频域OCT测量不同程度近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光学放大效应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SD-OCT)探讨光学放大效应对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7年9—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近视矫正术的近视患者及体检的健康人85例,每个受试者任意选择其中一眼进行分析。所有受试者按屈光度分为正视组20例、低度近视组21例、中度近视组20例和高度近视组24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检眼镜检查、眼压及眼轴测量、SD-OCT检查和视野检查。在矫正光学放大效应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平均RNFL及各象限的RNFL厚度差异以及与眼轴长度、屈光度的相关性。

结果

矫正前平均、上方、下方、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95、-0.493、-0.639、-0.500,均P=0.000),均与屈光度呈正相关(r=0.005、0.565、0.600、0.464,均P=0.000),颞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683,P=0.000),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730,P<0.05)。矫正后平均、上方、下方和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颞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840,P=0.000),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855,P=0.000)。矫正前正视组的平均、上方、下方和鼻侧象限RNFL厚度明显厚于其余3组,颞侧象限RNFL厚度明显薄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近视组的平均、上方、下方和鼻侧象限RNFL的厚度较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明显变薄,颞侧象限RNFL厚度明显厚于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各象限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矫正后4个组的平均、上方、下方、鼻侧象限RNFL厚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颞侧象限RNFL厚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313,P=0.000)。

结论

SD-OCT测量近视眼RNFL厚度时,眼轴越长,光学放大效应越明显。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颞侧象限RNFL厚度逐渐增加,当近视患者颞侧象限RNFL厚度下降时应警惕青光眼。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研究单次高剂量和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的成模情况及其病理表现的异同。方法正常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60 mg/kg STZ连续腹腔内注射5次)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150 mg/kg STZ腹腔内注射1次),每组20只。比较各模型组小鼠成活率、糖尿病成模率、平均体质量、糖化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它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与教师形成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不可取代性,主要体现在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化学实验教学上。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物质,既包含肉眼能够看到的物质,又包含肉眼甚至电子显微镜也看不到的微观粒子,像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等。对
钙片白吃了?要想把钙补到骨骼里需要同时服用维生素K2  人体骨骼处于不断地更新中,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下,它不断地被破坏和重建,骨量一直处于流失和形成的循环之中。骨量流失,是人不可避免的衰老过程。一般在30岁左右,人体会达到一生中的骨量峰值。但30岁后,成骨细胞的活性逐渐被削弱,骨流失速度超越了骨形成速度,骨质逐渐减少。2018年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
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协作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全面推进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的基本
目的探讨槲皮素体外、体内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及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研究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内研究采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动物模型及激光诱导的CNV动物模型。细胞学研究中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处理组和VEGF-165+槲皮素处理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及Transwell法检测HUVECs的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