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SD-OCT)探讨光学放大效应对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7年9—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行近视矫正术的近视患者及体检的健康人85例,每个受试者任意选择其中一眼进行分析。所有受试者按屈光度分为正视组20例、低度近视组21例、中度近视组20例和高度近视组24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检眼镜检查、眼压及眼轴测量、SD-OCT检查和视野检查。在矫正光学放大效应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平均RNFL及各象限的RNFL厚度差异以及与眼轴长度、屈光度的相关性。
结果矫正前平均、上方、下方、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95、-0.493、-0.639、-0.500,均P=0.000),均与屈光度呈正相关(r=0.005、0.565、0.600、0.464,均P=0.000),颞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683,P=0.000),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730,P<0.05)。矫正后平均、上方、下方和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颞侧象限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840,P=0.000),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855,P=0.000)。矫正前正视组的平均、上方、下方和鼻侧象限RNFL厚度明显厚于其余3组,颞侧象限RNFL厚度明显薄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近视组的平均、上方、下方和鼻侧象限RNFL的厚度较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明显变薄,颞侧象限RNFL厚度明显厚于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各象限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矫正后4个组的平均、上方、下方、鼻侧象限RNFL厚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颞侧象限RNFL厚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313,P=0.000)。
结论SD-OCT测量近视眼RNFL厚度时,眼轴越长,光学放大效应越明显。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颞侧象限RNFL厚度逐渐增加,当近视患者颞侧象限RNFL厚度下降时应警惕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