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与发展思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生产中小麦占据重要地位,掌握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促进小麦丰产增收,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文中全面分析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探讨以此为基础的基础创新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创新;发展思路
  我国民众食物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小麦,强化小麦栽培管理,充分满足我国粮食生产与需求。小麦栽培时要创新管理技术,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1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问题分析
  1.1  播种量选择不当
  小麦播种量过高、群体空间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播种量小则容易出现缺苗、断垄情况,影响到小麦产量。确定小麦播量时要因地制宜,构建群体结构,确定小麦播量,奠定丰产增收的基础。
  1.2  除草剂过量使用
  除草剂除草效果好,省时省力,小麦栽培管理时广泛使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出现药害,直接影响到小麦正常生长。如,部分地区小麦生产时盲目使用除草剂,造成小麦叶片出现黄斑、叶鞘枯烂等情况,影响产量。
  1.3  不利气候的影响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直接影响到小麦正常生长。如倒春寒等,不利于小麦健康成长。
  2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与发展分析
  2.1  地块选择与整地
  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小麦这种植物本身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在整体土壤疏松肥沃的条件下,都可以快速生长。另外,需要确保土壤本身具备一定的蓄水能力。地块选择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整地处理,整个过程中需要做好除杂、耙地、播撒基肥等工作。
  第一,除杂。除杂时,可以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喷洒一定量的除草剂,对地面的杂草进行处理,由于不同区域的杂草种类存在差异,因此农药的选择应该提高针对性。如果选择的地块存在一定量的小型灌木,可以采用二次喷洒的方式改善除草效果。
  第二,耙地。在除杂满足种植要求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耙地。具体需要对地块表层的土壤进行疏松处理,使用特定的农具,保证土壤的松软平整,并及时将除杂过程中形成的杂物耙出,从而保证地块的整洁,为之后的播种做好准备。
  2.2  水肥管理
  小麦栽植后需要做好施肥工作,这也是保证小麦产量与质量的关键。需要提前做好土壤肥力测验,并及时调节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科学补充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成分。在整地阶段,需要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改善土壤营养结构,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在小麦施肥过程中,需要分层次、分次施肥,避免一次性施肥。
  小麦长势的好坏与土壤的肥力有直接关系,因此,要达到壮苗目的,除了管理要跟上以外,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耕地最好施足农家肥,因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明顯的改善效果。一般在整地时施入,连同翻耕均匀混合到土壤中,施5~6 m?/667m2,有条件的可以补加50 kg腐熟饼肥。另外,在播种前3~5 d,要在净施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15~20 kg/667m2,硫酸铵30~40 kg/667m2,硫酸钾15~20 kg/667m2,硫酸锌2 kg/667m2。
  2.3  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从源头入手,研究抗病害能力较强的品种,采用轮作的方式,合理进行间作,从而减少病虫的基数,缩小病虫对小麦种植的影响。
  2.3.1 药物防治。如果当地冬季气温比较高,就会导致小麦锈病叶率增加到10%左右,会使小麦叶片发黄,整棵植株萎靡,无生机,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此时在进行防治时,需要选用70g含量15%的三锉酮可湿性粉剂,同时兑以45kg清水,由点及面,针对麦苗叶部进行喷洒。而小麦枯纹病的发病期为幼苗期至抽穗期,发病时间长,危害大,它会对麦苗根茎产生影响,导致根茎枯死,进而导致整个植株死亡,若不加以防治,就可能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降低,影响农民收入。针对此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为选用70g含量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同时兑以50kg清水,对小麦整颗植株进行喷洒即可。
  2.3.2 物理防治。待到春季气温回升后,农民可通过调整植株密度、及时灌溉、增肥等方式保证麦田排灌通畅,维持植株生长所需温湿度。同时对田内杂草进行及时清理,保证麦田长势良好,及时松土除草,避免旱涝,通过人力改变麦田小气候,构成一个小范围生态圈,达到物理层面的病虫害防治。也可在田间放置捕虫网、诱虫剂,对成虫、若虫等进行捕捉和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尽可能减少虫类繁殖。
  2.4  收获与贮藏
  对于小麦的收获,通常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在小麦蜡熟后进行,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收获。可以采用人工或者天然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另一方面,在收获的过程中需要对品种进行分类收获,并做好记录,对收获的时间、地块进行标记,做好种植年限、纯净度、发芽率、含水量以及种子等级等参数的记录工作。并做好相应的签名工作。
  保证资料的完善保存,对于下一年选择品种,合理进行调整种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贮藏过程中,需要做好防水、防鼠、防虫、通风等工作,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保证检查的频率,确保小麦品质。
  3  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变化,小麦种植范围渐渐扩大,小麦生产时高效栽培管理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小麦栽培管理进行技术创新,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大幅度提升小麦栽培管理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浩.小麦栽培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8(10):73-74.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矿山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在逐渐增多,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在增多。因此就要做好矿山的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科学监测、合理生产、系统
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固体矿产勘查加工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对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中,
加里·施奈德的《禅定荒野》和奥尔·利奥波德的《沙郡年记》是两部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品。《禅定荒野》阐述了人是生态群的一员的生态整体观思想和感恩惜福的生态良心
本文介绍了在铝电解槽中加入氟锆酸钾原位生产铝锆合金的研究分析与工业实践,并相应调整电解工艺技术条件,使电解生产过程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生产的铝锆合金应用于各种
摘要: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将水分和营养物质都视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外加物质,统一使用压力灌溉系统来实现适量给予,将水分和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本文从水肥一体化技术入手,分析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问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加强水污染防治尤为必要。论文主要以水质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作为切入点,进而从人、环境、实验器具以及药品等多方面因素对水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