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河流蓝绿空间特征差异与协同规划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oy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区域河流蓝绿空间内在自然过程和空间功能紧密联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着多尺度支撑约束作用和多维度区域协调作用,其协同规划研究对探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最大效益地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文献与实证研究,归纳区域河流蓝绿空间转化的特征差异,即内在自然特征差异、外在建设发展诉求差异,以及区域整体空间转化特征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针对上述差异特征的规划思路。【结果】提出区域河流蓝绿空间在空间与功能上的协同规划管控途径,即划分整体空间、纵向空间和横向空间三级样条分区,并协调安排分区复合功能;依据样条分区功能目标,在“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河区、街区场地-河段”3个层面制定河流蓝绿空间的协同规划与管控措施。【结论】区域河流蓝绿空间协同规划既注重适应河岸生态系统的演进,又注重满足建设发展需求和邻近建设用地的环境影响,在保障河流蓝绿空间生态系统健康的同时提升了外部复合服务功能。
其他文献
<正>蓝绿空间系统反映了自然的演替和时空发展中人类对城市与自然的不断干预。蓝绿空间保证了把自然带到城市,这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无论身在何处,人都要与自然建立联系,确保生活质量,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奥姆斯特德(Olmsted)在波士顿的翡翠项链设计中,梳理了泥泞的河流系统,
期刊
目的:观察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外周血清神经肽Y(NPY)、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58例肥胖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28例)、西药组(30例),两组分别予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治疗、口服西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肥胖指标如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及外周血清NPY、ADP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WC及WH
老年友好城市和健康城市的建设需要明晰蓝绿空间对老年心理健康的效益。针对既有文献在指标选取和空间跨度方面的单维性,利用区分个体和邻域层级的分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从城市蓝绿空间的质量(内部环境特征、景观格局指数)与数量(可视性、可得性)维度系统比较对老年心理健康作用的差异,并从活动能力、环境感知和社会凝聚的中介路径,探寻造成差异的内在机制,同时在多空间尺度下检验结论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
某小区住宅楼建造于2012年,墙面采用面砖和涂料装饰,近几年小区各幢房屋外墙多处出现损伤和渗漏现象。为了解损伤和渗漏成因,保证房屋正常使用,对房屋外墙损伤和渗漏情况进行检测及成因分析,并提出房屋外墙损伤及渗漏的处理建议。
如何发挥城市蓝绿空间的生态作用是缓解热岛效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武汉市3个代表性的湖泊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遥感影像分布矢量数据,结合ArcGIS、ENVI、Fragstats、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蓝绿空间特征参数与地表温度的关联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降温幅度与离岸距离密切相关;2)样区水体与植被的降温能力随着缓冲带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有效降温距离为250~470 m
人本导向的动态蓝绿空间品质差异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城市居住分异视角切入,以南京市单位小区、传统社区、城中村、保障房和商品房小区的不同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居住地、工作地、其他日常活动地点以及主要活动路径上的蓝绿空间品质,交叉对比不同类型社区和不同收入群体获得的蓝绿空间品质差异,进而研究蓝绿空间质量对居民环境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基于活动空间测度的不同社区类型居民蓝绿空间品质差异明显,但
本文使用时间趋势外推法和国际比较法,对2025—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经费进行了预测。基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动趋势和经济增长趋势并结合国际经验,本文认为使用国际比较法的保守预测结果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经费的适宜目标,即: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分别达到63.4%、70.4%、77.4%,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分别达到4885万人、6292万人、6897万人
介绍了EPS软件垂直摄影三维测图模块的功能,探究了从测图到编绘数据处理的一般作业流程;以某项目为例,将事先准备好的DOM和DEM数据导入EPS软件生成垂直摄影模型,然后加载垂直摄影模型和超大影像图,以二维和三维视图窗口为参考完成了地形图要素的采集与数据检查。实验结果证明:基于EPS的垂直三维测编一体化测图作业方法能够实现裸眼测图,可以直接输出符合基础地理标准规范的地形图,并且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在一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安装中应用愈发广泛,借助其管理的科学性、流程的合理性,有效推动着装配式建筑安装工程提质增效。文章论述BIM技术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安装中的应用优势,从构件检测、场地布置、三维碰撞、施工模拟等过程出发,阐释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安装中的有效应用,以期推动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安装的融合发展,提升装配式建筑安装的整体设计水平。
<正>围绕“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根本职责,也是推动党的二十大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政治监督是具体的,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才能确保方向不偏、取得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温州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据企业总数的99%以上。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