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欧式几何建筑中光线与材料的表达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欧式几何建筑是十分常见,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空间形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一种空间形态,对于现代化的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也是有感情的,可以通过特有的建筑词汇表达出想要展现的情感,建筑词汇中,光线、材料以及体量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其合理的应用以及展现,才能将建筑的形态更好的展现出来。所以本文重点对欧式几何建筑中所要表达的光线以及材料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在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展现出建筑所具有的美感。
  关键词:欧式几何;材料;光线
  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建筑十分讲究坚固、实用以及美观这三方面的因素,并且上述三点因素在很早以前就应用在了建筑中,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前我们完全可以满足建筑坚固性的要求,并且不具备任何问题,但是在实用以及美观这两个方面却是让建筑设计师十分困惑的,要想在二者之中做出一个选择其实十分困难。在很多人眼中,更多的是关注建筑的环境,也就是美观性,对于实用性却是忽视的,现如今美观这一因素也远远高出了实用因素的地位,在所有的建筑空间形态中,欧式几何是人们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形态,很多建筑中都可以见到欧式几何的身影,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的实现经济、美观以及实用的特点,因此在很多场所中都随处可见。
  1、光线
  光线在一个建筑中往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展现出美轮美奂的光影效果,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需要通过光线对事物进行辨别,尤其是在建筑中,光线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通过光线的合理运用,可以进一步展现出建筑的美观性,展现出连续多变的特点,营造出微妙的空间效果,因此将光线应用在建筑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建筑空间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环境,一个是外环境,光线主要是通过门窗以及洞口等位置进入到建筑物中的,但是却不能穿过实体,因此在光产生反射的一面是比较明亮的,从而将建筑的外轮廓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在欧式几何建筑中,合理的应用光线,可以展现出建筑所具有的动态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将内部、外部以及第三空间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为建筑空间。
  最早的建筑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庇护场所,将人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过去我们并没有人工照明,所以很多采用的都是自然光线,而在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人工照明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光线在人们的眼中变得更具有美观性,很多现代建筑设计师都会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融入光线这一元素。欧式几何建筑在外观轮廓上十分清晰明了,并且立面具有均匀的对称性,对于展现光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建筑的第三空间设计中,通常都将其作为一种表现而存在。以对称矩形为例,将光线应用在这一类型的几何建筑中,可以让建筑显得更加具有生动性,并且在阳面与背面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将建筑所具有的体量感更加生动的展现出来。自然光线的运用也是如此,它可以透过很多的缝隙进入到建筑的各个楼层中,让人感受到好像是在与光影做游戏,与时间赛跑的感觉。旧金山艺术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光线倾泻的过程中,可以将整个建筑覆盖起来,这种简单的欧式几何图形就增添了新的生命,由此可见,光线在建筑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不可代替的,缺少了光线就无法形成形体,这在很多建筑中都具有明显的体现。在其最新建成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贝聿铭对形态的处理可谓是独具匠心,将八边形缩小叠加得到顶层的正方形,再有正方形渐变成近乎圆形正多边形穹顶,但是穹顶并未外露,只能从室内看到。几何形体的层层退台,让建筑在自然光线下更加生动,如同水面缓缓升起的伊斯兰清真寺。在博物馆内部,中庭上为通高的穹顶。一个精致的正十六边形不锈钢穹顶上的八边形天窗设计是整个中心空间的高潮,在建筑各个内表面投下不同花纹的光影。穹顶本身也如同博物馆的藏品一般,显得神秘且美轮美奂。
  2、材料与体量
  建筑表皮如同建筑外衣,先观者展示其第一面貌,塑造人们心中第一印象。现代建筑中表皮的构造手段主要分为两种:塑造和砌筑。粉末状或液态状的材料是塑造是原材料。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使其逐渐取代了粘土的地位。作为可塑性强的材料,它能够表达出的建筑师心中最为理想的形态。虽然混凝土拥质地坚硬、表面粗狂的,但建筑师喜欢追求混凝土精致、细腻的效果。安藤忠雄十分偏爱清水混凝土真实、细腻的质感。安腾的作品如老僧入定般的纯粹素净,带给悠游在他建筑里的人们一种诗意的感动。安藤的建筑几何空间向观者展现了混凝土的朦胧的透明性,而精确细腻的施工工艺将本来体量就不大的建筑一一消解。亲切与舒适是安藤建筑中几何空间常常带给人的第一感觉。
  而“砌筑”则适用于砖、砌块和其他可用于砌筑的材料。希腊人相信“人体可作为万物的度量。”因此在他们的观念中,要获得建筑物的美感,就必须使建筑物具备符合人体美的比例关系与和谐秩序。适宜的砌体砌筑可以将单调欧式几何形体装饰的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可以将超尺度的体量感消隐,使建筑更加亲切易于接触。博塔的作品对材料的选用上相当强调人的触感,所以在满足人的视觉感觉之外,在外墙选材上会选用如砖或者毛石等粗糙的材料,一方面能更好的和环境融合,另一方面也能满足置身于其中人的触觉感受。位于法国巴黎的艾维教堂,以基本几何形式的强烈象征蕴含着人们对上帝的崇拜。尺度适宜的“砖”将其与观者的距离拉近,使教堂更加亲切怡人。在入口的处理上,博塔通过对洞口周边采用类似叠涩的手法,具有明确指向性。建筑细部的精确处理,可以消除建筑巨大体量带给观众的压抑感。
  博塔建筑作品中的砖,有的是面砖,有的是刻画、裝饰建筑墙体的材料。其作品中,由单一的建筑材质装饰整个立面的情形非常多见,他试图在在单调中寻求变化,在简单中创造复杂。所以常用色彩和砌砖的变化来丰富立面,而不是用什么附加装饰来突出立面效果,这样就赋予建筑纯净、圣洁、稳固的特质,使建筑如同从大地生长出来一般,同时完美地诠释了建筑几何形体的结构逻辑,使建筑材料展现出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封闭的整体形象,单纯的几何体量,古典美的严谨建筑构图,统一的色彩与材质常使建筑作品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建筑作为环境中主导要素的地位。
  3、结语
  建筑是一种存在,一种人造环境存在,与自然环境融合,才富有内涵。光线塑造清晰的几何轮廓,表现出建筑令人向往的一面。材料能消隐建筑体量,增加冰冷建筑的活力和亲和力。欧式几何拥有简洁、明确的几何特征与抽象美感。作为建筑中最具表现力的因素,欧式几何、光线和材料的结合可以赋予建筑新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瑞士)彼得·加斯特著,马琴译.路易斯·I·康:秩序的理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支文军,朱广宇著.马里奥·博塔.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黄增军,宋昆.质料转义与建造手段.建筑师,2012(160):22-28
其他文献
美是具有共性的,釉色的美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奇迹。随着科技的发展,颜色釉种类越来越多,表现力也更加丰富。有类玉似冰的影青、温润如脂的汝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
2001年9月开学,一年级新生杨×,进校后整天坐在座位上,不说、不笑、不写、不动,不论谁问她什么,她都毫无表情,连头也不点一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中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就是将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参加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的高校武术运动队及运动员进行分析,解读当前参加比赛的江苏省高校武术运动队区域性特点
2012年12月6日,玻璃产业期盼已久的“节能梦”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政策“春风”——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
从2003年起,我开始尝试在绘画中引入传统艺术的元素,一开始是《艺术人生》中的戏曲俑,后来是《中国风景》系列中的宋元壁画,最后是《寂地》系列里对中国山水画从笔墨元素、构
为健康、有序、可持续的传承竞技武术套路技术,明确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传承的若干问题,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界定了竞技武术套
心理失衡是指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遭受挫折、经历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心理失衡是心理不健康的预兆,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轴对称图形”一节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熟悉的剪纸入手,通过学生剪出的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概括,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导入新课。我
节能玻璃鼓励进行节能补贴,我国节能汽车、家电下乡,已经有所尝试,为何不在能耗大户建材行业进行补贴?未来的结构性减税应该首先考虑向节能产品倾斜,为节能产品减掉一部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