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来说存在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尤其是学生英语成绩偏低的问题。当面对生源英语成绩差、教学困难多这一实际问题时,作为一名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在面对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时,除了系统的讲授英语知识与技能外更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知难而进的人格品质,进而实现学生想学英语、爱学英语、享受掌握一门外语后的快乐与自信,最终实现国家教育部开设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职英语教学;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的定义、特征及我国情感教育的现状
1.情感教育的定义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的劳动者。
2.情感教育的特征
①兴趣性。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总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要指出的是,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并不是说教育要迎合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而只有那些与学习任务、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兴趣才是应被尊重、培养和发展的。
②成功性。情感教育的成功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都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③审美性。审美性是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这个过程都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而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作品。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
④创造性。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指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3.我国情感教育的现状
①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情境教学经历了片断语言训练阶段、提供作文题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整体发展四个阶段。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
②愉快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具体目标的个性化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在课程设置上,变化课程设置,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评价上,注重激励性评价。
二、情感教育的作用
1.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本身就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以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之更灵活地选择适合学科特点及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体会其精神实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经过高考洗礼的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已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采取一些灵活的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由被动的知识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3.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心理条件,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使之进行创造思维,开展创造性学习。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学生积极的情感,还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使良好学习行为定型化,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格化的学习习惯。教师应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师生在知、情、意、讲方面浑然一体,开展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总之,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上下一番功夫,才能使学生好学、乐学,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职英语教学;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的定义、特征及我国情感教育的现状
1.情感教育的定义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的劳动者。
2.情感教育的特征
①兴趣性。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总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要指出的是,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并不是说教育要迎合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而只有那些与学习任务、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兴趣才是应被尊重、培养和发展的。
②成功性。情感教育的成功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都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③审美性。审美性是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这个过程都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而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作品。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
④创造性。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指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3.我国情感教育的现状
①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情境教学经历了片断语言训练阶段、提供作文题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整体发展四个阶段。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
②愉快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具体目标的个性化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在课程设置上,变化课程设置,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评价上,注重激励性评价。
二、情感教育的作用
1.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本身就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以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之更灵活地选择适合学科特点及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体会其精神实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经过高考洗礼的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已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采取一些灵活的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由被动的知识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3.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心理条件,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使之进行创造思维,开展创造性学习。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学生积极的情感,还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使良好学习行为定型化,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格化的学习习惯。教师应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师生在知、情、意、讲方面浑然一体,开展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总之,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上下一番功夫,才能使学生好学、乐学,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高技能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