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住院的4例ADE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情况进行随访。结果4例均为急性起病,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史,脑和脊髓损害的表现重叠出现,有脑脊液及脑、脊髓影像学检查的改变。4例均予甲泼尼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沈阳11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住院的4例ADE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情况进行随访。结果4例均为急性起病,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史,脑和脊髓损害的表现重叠出现,有脑脊液及脑、脊髓影像学检查的改变。4例均予甲泼尼龙及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疗效明显。4例随访6个月-1.5年,无复发,其中1例遗留膀胱少量残余尿。结论ADEM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为主,颅脑MRI有利于早期诊断,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儿童ADEM在治疗的早期及时给予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恢复。
其他文献
痉挛型半身瘫和双下肢瘫是临床常见的需要治疗的脑性瘫痪类型。该文对这两种类型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步态进行了分型,并根据分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通过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步态模式进行分型,根据患儿的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儿的步态和功能。
目的 探讨新生儿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44例诊断新生儿休克患儿资料,总结其原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144例新生儿休克中轻度28例,中度85例,重度31例.心源性休克71例,低血容量性休克22例,感染性休克51例.治愈100例(69.4%),未愈35例(24.3%),死亡9例(6.3%),死于感染性休克8例.动脉
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对白血病抑制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动物模型中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升高,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病变中更多的是神经保护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深入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气体信号分子NO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Science》杂志评为“20世纪90年代的明星分子”.气体信号分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开创了科学研究的新局面.NO是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调节物质,在心血管系统中,NO可调节血管张力,调节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NO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病理生理学意义。
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的全身免疫性小血管炎,而紫癜性肾炎是决定过敏性紫癜最重要因素之一.关于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基本一致,但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为了进一步规范紫癜性肾炎临床治疗,2012年6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紫癜性肾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该文就儿童紫癜性肾炎KDIGO指南进行解读,并对该指南存在的问题和与我国指南的区别等进行概述。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持续或频繁的心动过速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在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帮助下,各种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不断阐明,同时诊疗技术也突飞猛进的发展,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发生了重大变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应运而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热效能,毁损心律失常病灶或阻断折返途径或房室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儿童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彻底改变了药物治疗无法根治心律失常的
中心静脉导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用的静脉通道,而感染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严重的并发症,各国的新生儿中心都在积极研究各种预防措施,但其有效性仍有争议.研究表明,严格无菌操作、洗必泰皮肤消毒剂、周期性更换辅料及导管连接装置、限期拔管、感染后及时拔管、抗生素封闭导管等措施在降低感染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激源会使儿童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该文从流行病学、神经内分泌学、记忆特征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国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SLE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年即可出现血清学异常,这些自身抗体的存在既是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结果,又是引起组织病变的原因,因此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对于SLE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目前SLE与自身抗体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