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33例患者采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单采术治疗后患者的WBC、RBC、Hb、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后患者的WBC、RBC、P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单采术后患者的WBC、Hb、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C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的TP、GLB、Ig 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ALB、Ig A、Ig M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对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采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血液指标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其他文献
<正>1875年12月,彼得堡音乐杂志《Нувеллист》的出版人波纳德(Н.М.Бернард)写信给柴可夫斯基,希望他以1年的每个月份作为题材,写12首钢琴小品,刊登在他的
<正> 一、问题的提出移情是一种根据经验或以往的类似情景去知觉或理解当前情景的心理现象,其中既有认知的成分,又有情绪的成分。即移情既要对他人的情感态度有所识别和接受,
近现代大学对传统文化教育不重视,大学生普遍漠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改革大学课程结构,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及充分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来致力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全
语言的整合性描写原则是莫斯科语义学派重要的语言学描写原则和理论基础。这一原则代表了当前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和宏观趋势。本文只对其中的"意义的句法制约性"原则做简要概括
该文依据微课程的理念,基于CPBL的教学模式对化学师范生演示技能教学进行微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过程设计、内容设计和设计反思三部分.其中过程设计部分详细叙述了微课程设计的"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井下油管和配套工具普遍存在的腐蚀现象以及所带来的问题,在对胜利油田近年来注水管柱腐蚀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注水管柱的腐蚀机理主要是溶
本文以《意义文本》模式理论为基础,对由词汇函数Conv构建的深层句法结构的迂喻法转换规则的形成和各部分关系进行更加系统、深入和确切的解析,并提出一些对转换规则独立的
针对突发事件下动态网络拓扑结构的评价问题,提出基于CI-TOPSIS模糊多准则群策略的应急物流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评估方法。首先,界定了突发事件下应急物流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且有高度传染性。临床以发热、流涕、结膜炎、咳嗽,麻疹黏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褪后麦麸状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为其特征。主要通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