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近5年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并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头颅MRI评估其急性期脑功能。
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原学培养结果分为无乳链球菌组(14例)、大肠埃希菌组(10例)、其他阳性菌组(11例)及培养阴性组(25例),通过aEEG、BAEP及头颅MRI检查对4组患儿进行急性期脑功能比较研究。
结果60例患儿中29例(48.3%)血培养阳性;14例(23.3%)脑脊液培养阳性,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引起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病原。对其中57例患儿进行急性期脑功能评估,结果显示:aEEG总异常率为61.4%,大肠埃希菌组异常率80.0%,且以中重度损害为主,大肠埃希菌组与培养阴性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P=0.047);BAEP异常48例,总异常率84.2%,大肠埃希菌及无乳链球菌所致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重度听力损伤比例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组与培养阴性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9,P=0.036),且大肠埃希菌组所致听力损伤较其他细菌组严重;57例患儿中MRI总异常率为77.2%,其中脑积水为最常见并发症,44例异常患儿中有16例并脑积水,其中大肠埃希菌占6例,其次为硬膜下积液,另有5例患儿合并脑软化,大肠埃希菌占3例。
结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所致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急性期脑功能损伤较其他病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