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 阔步向前走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描述: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想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他们是幸福的父子俩,而我要说的男孩可没有那么幸福快乐,他是一名二年级的小男孩儿,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和年迈的奶奶生活,所以孩子经常是衣服不整、脸也不洗就来学校。自律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课上小动作多,注意力非常不集中,随便说话,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不做作业。更让人发愁的是,一到课间他就蹿出教室,而且大呼小叫,他能带着一帮孩子捣乱、打架,他是全校挂名的淘气包,就连德育主任也把他请去谈过很多次话,但效果却是“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二、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
  首先,他太厉害,常用武力吓唬同学,七岁的孩子揪着同学的衣领耍横,老实的孩子都怕他,不敢招惹他。有的没有立场的孩子为他助威,所以他越发嚣张。我和孩子在聊天时发现:原来他的强大是给别人看的,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怕别人欺负自己,所以事事逞强,借此暗示别人要关注他,爱护他。
  其次,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自然费力,所以他对学习没有兴趣,在课堂上他属于一种“放空”的状态,依旧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扣扣手,撕撕纸,画几个小人便能玩上一节课,上课对他来说不过是换个地方玩罢了,他对学习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知。
  2.家庭因素
  通过家访,知道奶奶只管的孩子吃住,父母为生活奔波,爸爸一周只回来1次,妈妈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家里乱成一团,所以孩子衣服很少洗,半年能给孩子洗一次澡就不错了,脸和手就更不用说了,天天脏兮兮的就来学校了,家长陪孩子看书学习绝对不可能,他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
  3.社会因素
  孩子生活在农村,父母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能外出打工,父母认为他们为孩子在打拼,为了让孩子将来过得好些,只能现在割舍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自由发展,俗话说“树大自直吗。”正因为家长的生活的无奈和对教育的无知无识,使这么小的孩子就失去了接受家庭教育的权利。接班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不会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我要帮帮孩子!
  三、干预措施:
  1.用心沟通。
  我先后给孩子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联系,给孩子搞好卫生,可能是我的力度不够或是家长太忙,依然没有给孩子洗澡,更不用说手和脸,无奈之下,我天天肩负起给孩子洗手洗脸的任务。并把一双干干净净的小手拍下来发到群里,不知哪天,终于家长给孩子洗澡了,还给孩子买了护手霜。慢慢的,我和家长的沟通多了,我告诉家长“一个好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好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可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我和家长讲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劝家长要给孩子找一个有文化、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帮忙照看孩子,以便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把孩子完全交给没文化的老年人抚养,是对孩子极不负责的做法,也是很危险的。微信成了我们沟通的纽带,我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摆正工作与孩子的关系,认清童年经历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亲子关系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交给家长一些必要的教育知识,不要陷入“娃放羊挣钱成亲——娃再生娃放羊挣钱成亲”似的恶性循环,我和家长成了好朋友。
  2.悉心照顾。
  我时时关注孩子的进步,看到孩子的字写得工整了,我便给孩子发个小奖状;孩子天天打扫清洁区,我奖给孩子一支铅笔。孩子和我走的越来越近,发现孩子指甲长了我给他剪,我还为他准备了红领巾,哪天忘了就到班长那里借,下午还回来,如此这样,我们心里也越来越默契了。我还给孩子们买了长绳,天天由他看管并组织同学跳绳,现在他成了我们班的“大忙人”,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有了自信,学习劲头也就足了。
  3.关注学习。
  我利用休息時间为孩子补课,课堂上多关注他,还在班里给他找个小老师,这个小老师平时玩时带上他一起玩,时时提醒他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确变了,变得有礼貌、爱干净、肯动脑、爱学习了。记得我在讲《假如》一课时,我让孩子发挥想象,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帮助谁?他在文中写到: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给秃鹫脖子画上漂亮的羽毛,我会给乌龟画上一对能飞的翅膀,我会给蜗牛画上能走的脚。我看到了孩子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我在班上读了他的作文,大肆地表扬了他,他小脸绯红。
  四、效果与反思: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也能够融洽和谐,上课能专心听讲,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并且字也写得很工整了。他还积极承担班里的劳动,并组织活动。面对他的进步,一方面,我感觉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告诉他们的对与错,更应当在工作中改变以前对学生一成不变的看法,要从多个不同角度来看待他,欣赏他。另一方面,还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尤其是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家长有空多回家陪陪孩子,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作为班主任,我愿意大手拉小手,和孩子阔步向前走。
其他文献
摘要:山区寄宿制学校是教育改革后的新生事物也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山区寄宿制学校的产生既解决了山区学生上学不方便的难题,又有利于集中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在办学的过程中,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的管理相对于非寄宿制学校来说管理上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受到重视。本文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生活经验,结合寄宿制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山区小学寄宿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期刊
摘要:一、构画职业学业蓝图。 (一)引导学生具备职业规划意识。(二)开扩学生视野,寻找职业兴趣。(三)引导学生构画自己的职业学业蓝图,制定初中阶段的自我发展目标。二、落实自我发展规划细节。(一)积极向上的意识、行为的培养。(二)多种能力的培养。(三)在行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反馈调整。(四)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能量支持。三、我的感受。  关键词:职业学业规划;自我发展目标;能力培养;行动力;心理能量  “
期刊
摘要:近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当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人格,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及为学生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等特征,在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中发挥着积极的作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会使孩子在情绪方面产生焦虑,甚至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之感,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负担。为了改善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使小学生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引起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的重视和反思。  关键
期刊
摘要:思想教育是关键,落实纪律是保证,抓好学业是核心。细抓思想教育力求把学生思想与班主任工作思路统一, 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班主任长期的耐心细致、不急不躁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抓纪律一定要严格,因为班级纪律的管理是一切的基础;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目标,因此要坚持不懈抓到底。  关键词:细抓;思想;严抓;纪律;勤抓;学习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很辛苦繁杂,但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
期刊
摘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的作用极其重要,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会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而现在的班主任特别难当。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学生个性强,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班主任应该在了解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人性化管理,协调各方面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班集体的整体提高,协调好各方面教育资源,为学生服务。同时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然而学校成绩并不差;而有些学生从早学到晚,每天扎在书堆里,然而学习、生活却是一团糟。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什么“诀窍”?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要合理利用时间,善于管理时间。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时间管理概述  所谓时间管
期刊
上周五去医院看病,正在等待看诊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韩老师!”我转身看到了一个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医生,看着似曾相识,“我是小江呀!”这时我一下子想起了这个大男孩儿曾经是我校高中部的一名学生,当年的一幕幕往事也浮现在眼前。  2005年年底的一天,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外面下着小雪,我正在心理咨询室值班,一名高一的学生走了进来。这个人正是小江,他原本高大的身材显得有些萎缩,从他的脸上我读出了他内心的忧虑与不
期刊
摘要:用爱呵护, 用心培育,才能创建出良好的班集体。主要体现在用爱心呵护培育幼苗;用恒心创建良好集体;用耐心走向学生心灵;用诚心与家长同行;用爱心、恒心、耐心、诚心浇灌祖国花朵,才能把他们培育成祖国的栋梁。  关键词: 爱心;恒心;耐心;诚心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在教育这方热土上已经默默的耕耘25个年头。在三尺讲坛上,举起别人,奉献自己,积淀了我对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无悔追求。得到了领导
期刊
一、理论依据  据已有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自我接纳、人际关系等有显著相关。考试焦虑包括担忧性和情绪性两方面,而担忧性更多的表现为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评价,针对考试焦虑的不同成分,研究者也进行全面研究结果发现:认知疗法可以有效干预考试焦虑中的担忧成分,而行为疗法则针对考试焦虑中的情感成分更加有效,如Meichenbaum认为认知疗法可以有效降低个体的考试焦虑,这与江光荣观点一致;叶晓云(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