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地面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夏季旱、涝年各类云的云量变化,并用ERA再分析资料探究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雨层云、层积云、层云和积云云量在旱、涝年的变化趋势
【基金项目】
:
财政部/科技部公益类行业专项(编号:201306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475069), 国家留学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地面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夏季旱、涝年各类云的云量变化,并用ERA再分析资料探究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雨层云、层积云、层云和积云云量在旱、涝年的变化趋势相反,除高层云外其余各类云在涝年的降水概率大于旱年。华北夏季旱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呈现纬向型的鞍形场,华北地区和东部海域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距平环流形势。850 hPa风场在贝加尔湖以南为反气旋性异常中心,西太平洋地区为气旋式距平环流。华北地区受控于脊前的偏北距平气流,不利于暖湿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高层为散度负距平,低层为散度正距平,不
其他文献
对18种大气科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各期刊均建有自主网站,各项功能模块较齐全,较重视“在线投稿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然而,多数
利用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ECMWFERA资料和NCEPFNL资料,通过对强降雨时刻的多种物理量场诊断,分析了2015年梅雨期发生在江苏省沿江地区的6月16-17日和27-29日两次大暴雨的形成
使用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00—2012年武汉地区梅雨期(6—7月)暴雨的气候特征,并建立了暴雨天气预报方程。结果表明,6—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时空分辨率TBB资料以及NCEP/FNL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4—15日江西省北部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分析。同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此次梅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