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至“五四”前后文化遗民的去向及活动述论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鼎革至五四运动前后,文化遗民除少部分居留京津外,大部分避走上海、青岛及海外等地。他们拘于传统观念,一方面忠于逊清,与民国为敌,不符合历史潮流;另一方面从事史学、刻书藏书等文化事业,致力于承继中华传统文化。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他们绝大多数几乎没有影响,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局限性;而文化遗民从事的文化事业对于保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先进技术回收利用炼厂干气中的高附加值碳二烃组分,对炼化企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分析了中国石化下属各企业副产碳二烃的资源特点,国内外干
乙烯装置中的控制室,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乙烯生产装置中,既要保证控制室内的仪表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又要保证人员的安全,是整个控制室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加或不加三苯氧胺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变化.[方法]将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EP方案(顺铂,足叶乙甙)加三苯氧胺或单
2019年8月23日,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启动,活动周围绕“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的主题,重点是教会农民手机直播、电商销售
民国时期城市与乡村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来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职业生活方面,城市教师更贴近现代教学专业人才;而乡村教师则必须是适应乡村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