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l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要抓住我省作为全国唯一的美丽宜居城市试点省的契机,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城市更新则是实现新陈代谢、增强整体机能的调节机制。随着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用地规模的拓展逐步转向功能品质的提升,城市更新正在成为城镇化下半场的主旋律。作为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南京已进入增量存量并重、在存量空间中实现增量价值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南京古都的文化原点,老城南地区承载了极其丰厚的历史遗产,蕴含着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展示出独具特色的市井风貌,但也面临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多重压力。“小西湖”街区是老城南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集中区之一,以其为试点实施新一轮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旨在更加突出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让人民群众在老街区、老房子共享全面小康成果,使老城保护、民生改善和街区复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也为传统街区更新改造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标杆。
  增强民生改善的“温度”:注重功能优先、形象提升的整体更新。
  “小西湖”地块约4.69公顷,现有居民约1173户2700人、工企单位25家。区域内房屋产权分散,公房的建筑面积占25%、私房的占25.2%、代管房产的占1.6%、单位自管房产的占17.4%、其它房产的占30.8%。为在保留传统街区“烟火气”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更新方案以不改变居住的主要功能为前提,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住有宜居是美好生活的基石。此次“小西湖”地块更新坚持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根据现存老旧房屋的不同产权,实施分类改造提升。一方面,鼓励私房自我更新或腾迁。私房产权人可自愿选择货币补偿或保障房安置,也可根据规划方案对自有房屋进行修缮加固、翻建、改扩建。另一方面,实施公房腾退。将街区内的部分公房改造为设施齐全的“平移安置房”,公房承租人既可选择货币补偿或保障房安置,也可選择“平移安置房”就近安置,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针对公共设施“残、破、缺”问题,街区内部利用腾退的零散空间,适当增设社区服务、体育锻炼、街角绿地等便民配套,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水平。基于街巷空间保护的要求,创新采用“微型管廊”综合布线方式,将电力通讯、给排水、燃气、消防等市政管道集成入廊,既实现雨污分流、管线下地,又能化解积淹水、消防隐患等问题。
  增强文化彰显的“厚度”:注重传承历史、延续记忆的渐进更新
  “小西湖”地块位于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街区更新始终坚持文化为魂,强化各类历史资源的挖掘和传承,着力打造古今交融、更具魅力的精品街区。
  按照“全面保护、应保尽保”的原则,加强对街区内2处文物保护单位、7处历史建筑、7条历史街巷的保护。善待街区中的老建筑,通过局部拆建、保留修缮、修旧如旧等方式,保护和延续街巷、院落、民居的空间肌理和建筑标识,注重建筑风格与整体风貌的融合协调,以工匠之心、绣花功夫,精心塑造传统街区保护修复新样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通过历史信息展陈等方式,再现明清时期的市隐园、快园等私家园林艺术,展示地方民俗特色和街坊生活场景,凝炼街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延续“老城南记忆”,讲好“小西湖故事”,让街区处处散发人文之光、文化之美。
  将文化作为街区复兴的灵魂,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依托老房子、老院落布局美育学堂等现代文创项目,融合新风尚、展现新气象,让人们在获得精神滋养的同时传承人文情愫。
  增强新兴业态的“热度”:注重空间再造、活力再生的有机更新
  老城更新不只是留下记忆,也要孕育未来、激发活力。“小西湖”地块在保留原居住功能和部分原住民的前提下,加强新功能适度植入和公共空间重构,提出共享共融共生的更新路径,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功能复合活力街区。
  传统街区是可进入、可体验的市民共享空间,“小西湖”更新改造就是要为人际交往、亲子互动、社区公益创造更多高品质公共场所。一方面,挖掘潜在空间,整合利用零散地块和拆违后腾退用地,多元组合、灵活改造为街边公园、小广场等公共活动场地。另一方面,敞开封闭空间,探索“共享院落”营建模式,在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将私家院落打造为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为街坊、游客提供日常交流、休憩玩赏的“友好微空间”。
  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在街区更新过程中导入新产业、植入新消费、注入新经济,推动老城区逐渐焕发新活力,让街区居民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传统街区是承载人本精神的物质空间,“小西湖”街区更新充分体现人文情怀,针对腾退出的居住空间,以青年公寓、办公文创、体验式酒店或民宿等形式引入年轻白领和游客,与院落内的原住民在一片屋檐下为邻,同时订立院落公约,共同维护公共空间秩序环境。“后浪”与“前浪”的和谐共生,既推动了古都文化的传承传播,也为传统街区复兴增添了新动能。
  “小西湖”街区的改造实践,将城市有机更新同提升功能品质、加快创新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增进民生福祉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业态创新、文化复兴、民生改善协调并进的城市微更新之路。
  城市“微更新”要积极探索功能业态提档升级的路径。“小西湖”拥有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不可复制的烟火气息、无比优越的地理位置,此次微更新充分放大街区资源优势,以人居环境改善和功能品质提升为抓手,延续生活形态,融入新业态,活出新姿态,实现多元主体和体验场景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同时,通过老城南整体规划引导,加强“小西湖”与夫子庙、老门东、内秦淮河等区域联动,协同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为老城复兴找到了保持活力、增强动力、激发潜力的新钥匙。
  城市“微更新”要不断探索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径。从“拆改留”到“留改拆”,老城更新改造在实践中不断调适。保护理念进一步明晰,从单体保护拓展到整体保护,从大拆大建回归到有机更新;更新政策进一步完善,从惯性的“就地平衡”到新城反哺老城,从资金成本政府托底到产权人、使用人、政府按比例协商分担;实施方式进一步优化,从政府大包大揽到专家、居民、市场共同参与,从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到自下而上的自我发展。这些转变有助于统筹化解民生改善、历史保护和地区发展的现实矛盾,为老城区的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城市“微更新”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盘活存量资源。城市更新盘活了存量资源,挖掘出老街区、旧厂房等低效用地及建筑的潜在价值,在土地供应方式创新和“四新”行动等政策激励下,更多创新要素进入老街区、老建筑,现代科技、特色创意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塑造出“有故事、有情怀、有传承、有创新”的城市空间,为推动美丽古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新样板。
  (作者单位分别为:南京市委研究室、南京市规划资源局秦淮分局)
  责任编辑:包咏菲
其他文献
天然气井纵向上有多套气层共存时,实施封下采上投产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打开下部产层进行合采作业,此时需要一种既能配合冲砂、洗井循环等工序,又能暂堵上部低压气层的流体。为
工匠精神对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基于微观视角对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的实证研究十分有限。通过对302套主管—员工匹配问卷数据的检验发现,
继2003年全球公开招聘高管后.今年国资委全球招聘风暴再起。据悉,这项自5月已经开始启动预计9月底前结束的全球招聘计划,将组织25户国资委监管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红蛋白(Hb)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2101例60岁以上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臀围(H)和血压,检测 Hb、血脂、空腹
目的:研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性变化,为有效应对耐药菌制定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5年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初次髋、膝关节置换
生物技术专业是具有很强实践性和一定创造性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回顾了国内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现状,结合学校该专业的
2004年是《毁灭战士3》尽显风流的一年,id Software的天才们以超越时代的技艺震撼了整个游戏界,辉煌的成功注定了这款大作将后继有人。由Nerve Sofeware代工制作的首部资料片《
东南亚经济成功的策略是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训练有素的廉价劳动力,东南亚与开放的世界经济联系起来。东南亚国家拥有出色的经济管理能力,在外部市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监测水平,实现对空气中多参数的实时监测,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多参数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系统将ZigBee无线传感网与各传感器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实时采
<正>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后金融市场加速开放,国内商业银行都面临如何构建和提升竞争力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结合招商银行的实践,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