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创新,创新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最佳的环境。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世纪。要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当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华罗庚教授说:“如果没有独创精神,不去探索新的道路,只有跟着别人的脚印走,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超赶别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李政道博士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最前沿、最根本的研究领域。
  一、创新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驱使学生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要有相应的环境,只有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得到发挥。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让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好老师角色定位问题。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老师要转换其角色,教师在教学中要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讨论中,要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一起探索,一起体验,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创造潜能才回得到有效的开发。其次,教师要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托尔斯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因此,教师要用经常的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的鼓励和赞美来激励“谁有更好的解法?”“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等等,给学生创设一种心情愉悦的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说错的学生,我会说:“是这样吗?再想想。”这样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上自尊心。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即使回答错了的学生,我也不会给予批评,鼓励学生重新思考和回答。让鼓励和赞美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
  二、鼓励探索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测定创造力的和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立性、多向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有一次在课堂上出一道题:实验室里有一块条形磁铁,由于经常使用,N极、S极的标记已经模糊不清,请你想出办法辨别出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有一名学生很快作出回答:用条形磁铁的其中一端靠近小磁针,若与小磁针N极相吸引,则该端为S极,若与小磁针S极相吸引,则该端为N极。这时我不及时表态,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们思考片刻,又有一名学生回答:将条形磁铁从中央水平悬挂起来,静止下来时指南的一端为S极,指北的一端为N极,可以吗?听完之后,我大大加以赞赏。第二种方法利用条形磁铁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来判断,有新意。这种求异思维得到尊重、鼓励表扬,以后他们就会努力去尝试、求异,而且其他同学也会收到感染去效仿。
  三、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中,实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实验过程的探究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优化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课堂实验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把实验过程突出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例如:降到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器材和步骤,再进行实验,最后组织评估、交流。在实验步骤上,多数学生都先称空烧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求出盐水的体积。实验用这种方法测量出的盐水密度时明显偏大。我表扬了全体学生积极投入探究,并组织学生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的,但在实际操作上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这种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经历科学探究后得到培养。其次,课堂实验教学要挖掘实验教学中的新内容,在原有的实验上设计探索新的实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给你一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风,一个开关、一个电池组和若干导线,要测出一个未知的定值电阻Ro,一个开关、一个电池组和若干导线,要测出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怎样测?若将电压表换为电流表,又该怎样测?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通过开放性实验设计,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如“纸盒烧开水”、“孔明灯”、“直流电动机”、“潜望镜”、“照相机”等小实验、小制作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很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通过这些实验制作,能诱发学生创新动机,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徑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会同找到多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我们物理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创新教育的新途径,为培养21世纪的发展性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中学数学教学,要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  一、利用数学史进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为影响其教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推进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必须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
期刊
摘 要:英语对于一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相对较难的一大学科。我们都知道这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就要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互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好语文的基础,阅读训练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做重点和难点来抓。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共享。精心设计课前导语,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物理实验技能等部分组成,这些内容和物理实验都是密不可分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当前新课改下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引导学生“人格的形成”,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探索和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
犯罪情节测试法(简称GKT测试法)是以犯罪人对犯罪事实情节的记忆和识别为基础的一种测试方法.它的理论根据在于,犯罪实施者对犯罪过程留有记忆,当再现犯罪过程中的某些情节时
期刊
当前高职高专学生“个性化”、“主体化”意识鲜活的特点,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政管理工作模式越来越难以让学生接受。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政工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受众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长,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平台,凭借其便捷性、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和应用。但是,随着就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