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1961-2012年湖北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对52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进行了计算,并结合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湖北省大气环
【机 构】
: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候中心
【基金项目】
:
湖北省气象局重点项目(2017Z03),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7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61-2012年湖北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对52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进行了计算,并结合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湖北省大气环境容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省大气稳定度以中性类居多,达45.3%,稳定类其次,不稳定类最少,分别为29.2%和25.5%;中性类频率有极其显著的下降趋势,而不稳定和稳定类则有极其显著的上升趋势;不稳定类在冬季出现频率较低,春、夏两季相对较高,而稳定类冬季频率最高。中性类稳定度频率日变化幅度较小,其余两类变化幅度较大。年平均混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治疗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的经验,以提高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 7例中31例临床治愈;6例自动出院;3例转院;7例死亡.死亡率14.9%.结论中毒后就
利用2014年12月2017年2月上海地区冬季11个气象观测站逐小时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徐家汇、浦东和崇明3个站逐小时PM2.5浓度资料,采用了相关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湖北地形资料及NCEP、ECMWF再分析资料,针对一次数值模式漏报的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前,低层切变线北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逐日均一化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均一化处理前后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序列的线性趋势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1)对河南省55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Sm^3+掺杂YPO4纳米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等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