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命之年的老总创业凄凉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jun0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一大痛苦:莫过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混越差!
  
  知命总裁不知命
  
  50岁、执行总裁,两个词加在一起,应是和阅历、资源、成功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本文这位50岁的执行总裁,在创业后却和失败、困境、凄凉联系在了一起。殊不知,职场中许多高级经理人的创业都是在逃离火海,而不是选择希望。悲剧由此注定。
  很多场合你都会听到那些演讲大师们在鼓噪:“创业不分年龄大小!”随即举出一到两位高龄创业成功的案例。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些成功者毕竟只是万分之一!有人戏称摸彩中大奖的概率,要比你走在街上遇见飞鸟拉屎到头上的概率还要低。那么我告诉你:当你50岁时去创业,成功的概率要比中大奖的概率更要低得多!因为50岁是知天命的年龄。然而偏偏有人不知命、不信邪,在这个年龄下海创业。最终,一败涂地……
  这不,年关一个寒夜,在一间冷清的茶社里,我面前端坐的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知天命之年去创业,18个月后铩羽而归。创业,不仅使他面相老了10岁,而且几乎消去了他所有的棱角--任何话几乎都能听得进去,好像到了耳顺之年。其实,岁月带走的不仅有青春和财富,还有更多……
  
  20年的职场精彩
  
  在聊天中我逐渐得知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创业动机和大致的创业过程。
  张先生1955年出生,1978年考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当过两年大学老师,后又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1986年进入一所比较有名气的大专院校当老师,1990年就做了副校长。可谓年轻有为,风华正茂。
  然而,随后他认识了一位著名的房地产老板,于是他的职业方向发生了偏移——两年后被老板说动,跳槽到这位老板的公司做了副总裁,并直接担任当时非常大而知名的项目做总经理。事实上他干得也不错。三四年后那位老板犯事进去了,他又跳槽到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总经理。随后又跳过两次槽,一直做总经理。2002年年底跳槽到一家地产集团做了执行总裁,干得也不错。
  20年的职场生涯可谓是持续精彩:在大学里仅用5年时间就走上了领导岗位;一下海就进入了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行业,做了高级经理人;50万年薪在同龄人里可谓万里挑一。
  
  50岁负气创业
  
  然而,2005年5月份,正值50岁的他却辞职创业,开了一间地产投资咨询公司。2006年10月企业关门破产。前后共18个月。
  为什么辞职创业?
  从聊天中得知,主要原因是:老板答应他:把一幢写字楼运作包装转卖后,其毛利部分提取2%奖励给他。他把写字楼运作了大概一年半,差价大概有6000万,但老板最初的承诺就是不兑现。老板的理由是还有2000万的尾款没有收回,等全部收回后再提。同时老板还说:写字楼的买进价3个亿,卖出价3.6亿,这3个亿的资金,一年半的时间成本是多少?言外之意,这个项目是赔了。“我给老板赚了6000万,不但不给兑现承诺,连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有,反而批评项目赔了。一生气,不干了”。
  张在叙述这段话时,语气非常平和,但估计在辞职时肺都要气炸了。
  
  18个月丧气关张
  
  在一年半的创业过程中,张也通过朋友联系了不少的房地产咨询项目,但多数都是免费咨询。因为这个行业不规范,签订的四五个项目,只是前期给了很少的一部分,而那区区几万元钱,连最基本的成本都不够。为了赚钱,张联系了山西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楼盘销售,组织了将近20人的销售团队,楼盘卖得也不错,合同佣金有300多万。然而迟迟结不回来款,前后总共也就结回了十多万元,连发员工工资都不够,还有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等。因而公司一直亏损。等200万家里老底都花光了,销售人员的卖房提成却还一直开不出来。
  员工不干了。他们说:“卖房子是我们的事,要账是您的事情。我们把房子卖完了您就得给我们提成。至于您怎么搞到钱那是您的事情。”
  张用尽了各种办法也结不回钱,也借不到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带着近20位销售人员集体到开发商那里去讨债。闹了几天,开发商老板出面说话了:“您问我要钱,我问谁要钱?我这个楼盘还差十个多亿,其他楼盘也都因没有资金停着呢!你要是能帮我搞到十多个亿,让我把项目立即启动起来,我就一分不少地立即全部给您!” 这无疑是不可能的。张的一位销售经理说:“要是不给我们告你去!”开发商老板一乐:“这话说得好,欢迎去告,我等着你,反正欠的钱多了,我等着被关起来,还有人管饭,省得目前这样被追债,烦死了!”
  无奈之下,张只得欠着员工百万以上的提成费,让企业破产关门。员工无奈散去,张也开始重新找工作。
  
  60天的无业困局
  
  但张在重找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之大,令他大吃一惊。
  他过去从未因找工作发过愁,都是企业、猎头公司追着自己。可眼前找了俩月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张已不再要求非总裁不干了,甚至项目公司副总都行;也不再追求过去的50万年薪,一个月有一万就可以;也不要求必须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行;也不像过去要求得是大公司……然而,两个月下来,一无所获。张自我慨叹道:“老了,没人要了。”
  张找工作困难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年龄太大。像他这样的“高龄高级经理人”目前在职场上已不是主力,在市场化企业里只起到插缺补漏的作用。
  二是做过老板。因为做过老板的人都比较有主见,比较自我,不符合企业老板的需要。
  三是健康不佳。张做过18个月的老板,尤其在50岁创业做老板,其体力透支相当严重。
  四是老板年轻。我曾和一位30多岁的地产老板聊天,他的公司几乎不用比自己年龄大的经理人。
  五是职业经历断层。假若张没有创业,一直做经理人,再找工作就比较主动。找得差不多了再提出辞呈,骑马找马,比下了马再找马,速度要快,成本要低,效果要好。
  看着他苍老的面容和体态,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
  如果他没有这次创业,继续做着他的老总,家里存着200来万现金,再每年挣几十万,几年后就退休,生活该是多么悠闲自得……而现在,家底花完了,年过半百还要四处奔波糊口养家,而找工作又是那样难。即使找到工作,年薪也只能是逐年递减,而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成本是逐年递增的,因而至少三五年不能想着退休,干不动了也得干……
  总之,50岁的创业者一旦创业失败后,不可能像二三十岁那样重新来过,也不可能像40岁人那样继续从容执业,还能挣几年高薪。50岁是创业的高危年龄,其风险是个人和家庭承担不起的。
  
  逃离型创业的性格基因
  
  张的职业路径,有两次重大转折:下海与创业。
  那为什么他的人生会有这两次重大的转折呢?大的来说是市场客观环境的转变。第一次,从高校领导岗位上跳槽到民企,那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的春风,吹得不甘按部就班的精英人士坐不住了,纷纷脱衣下海;第二次是世纪之交,因就业难,社会各个层面都在鼓动自主创业,很多人就被这股创业风吹进了创业大军。
  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个内因又是什么呢?就是人的性格和内在追求,外在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就是一个人想怎么活着。活得怎么样,似有宿命,一切逃不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每个人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具有统一性格,每个人的一生就像用同一主题写就的不同文章而已。没有人能超出自己的个性,是限定在上苍赋予他的狭窄天空里。”
  张的天性决定了他总是在他认为的狭窄天空内做到一定位置时逃离,而不是去拓展天空。因为他的视野就那么窄。其实职场中许多人的跳槽、创业都是在逃离火海,而不是选择希望,包括高级经理人在内。
  张这样的人士,两次职场的重要切换都是逃离:从高校领导到民企经理人,因为在他看来高校领导的职位是他人生的火海;当他从执行总裁的职位上辞职当小老板时,他同样是认为他所在的总裁之位是火海。
  
  对老板失信的换位思考
  
  于是,我们就那120万提成的老板承诺,也进行了深入交流。
  “您现在如何看两年前老板没有兑现那笔提成的承诺?能理解吗?”我问。
  张说:当然能够理解了,由于自己做了18个月的老板,亲身经历了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且为此销售团队还闹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兑现。可自己欠销售人员的那可是员工的活命钱,而老板欠自己的只是不影响小康的一笔提成。他说自己因老板失信而愤然辞职,而自己作为老板时对员工也没有兑现承诺,员工肯定也愤而离职,这时他才尝到了一份无奈。其实作为老板,几乎每天都面临着这种无奈,而更大的无奈还有更多……
  张回想起自己负气创业,觉得当时很幼稚,看问题太简单了。当时他想:自己为老板赚取的毛利有6000万,尽管还差2000万的尾款,但有合同在,事情毕竟做成了,老板就应该给提成奖励,至少应该先提已经收回的毛利4000万。怎么能一个子儿不给呢?现在做了老板才明白:老板不给有老板的道理。
  --收回的4000万毛利可能对公司来说是亏损的。老板凭什么在亏损的状态下还给提成奖励呢?当时老板只是提到了3个亿一年半的时间成本:如果按10%的借贷利率来计算的话,一年半3个亿的时间成本就是4500万元。只回了4000万,当然是亏损的。其实,作为运作这么大一个项目来说,一年半的时间内,时间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成本,还有更多的机会成本,更多在经理人层面根本看不见的成本。事实上,玩企业,有些事情就必须暗着做。
  企业内部就是生产和分配两件事:生产追求的是效率,分配追求的是公平。分配领域一旦信息对称了,企业就根本无法经营和管理了!因为组织成员内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组织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如此,谁还会卖力干?
  编辑 倚 天
  《商道》读者QQ群②群号:26396944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商业化的时代,满眼是市场,到处是商人,商战如云,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商人们越来越密切、平凡的进行着合作和竞争。但是,各地人有着不同的经商风俗、习惯和作风。然而,商战,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北京商人性格特征  带政治味,打政治牌  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浓厚的政治氛围使北京人对于政治情有独钟。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崇尚政治是没有职业之分的,即使是街头小
期刊
对于想创业的人,我对他们的提醒是:不要被成功企业所编写的创业故事所迷惑,因为那里讲的都是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最精彩的部分。    我鼓励大家创业,但鼓励大家创业不等于盲目创业。对于想创业的人,我对他们的提醒是:不要被成功企业所编写的创业故事所迷惑,因为那里讲的都是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最精彩的部分。你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学习。作为创业者,有5个很基本的做事方法必须遵循:
期刊
你的手机是否每天都收到很多莫名的短信,其中以垃圾短信居多,这让人心烦;然而,更可恶的是,一些诈骗信息居然明目张胆的四处流窜……    2008年10月1日,河南焦作。  邱国庆要将100万元的还款打到债主卡上。上午8时许,他接到了一个短信:卡号已换,请把钱存入建设银行,户名:张成,尽快。  100万元由此存入了这个账号。  5天后,债主责问邱为何言而无信,不如期还款,邱五雷轰顶,惊觉被骗。当地银行
期刊
李彦宏,1968年生,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99年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2011年,以94亿美元资产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95位,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期刊
不用再做大幅广告,只要提高用后的满意度,培养用户长期的习惯,就能够实现企业家们的梦想:永续经营,基业长青。    2011年新年,星巴克的店内又摆出了精美的台历——消费满80元赠送一本台历。这不仅是一个能够显示日期的台历,还是一个永续经营、基业长青的企业策略。    “运营商”商业模式    餐厅在给消费者结账的时候,顺便给60元代金券,下次用餐时可以当现金使用。超市也是如此,消费者出示会员卡不仅
期刊
美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是80%,美国的消费占GDP比重是70%,服务业里面最重要就是金融服务业。     4月9日,2011中国高成长企业及投行领导人峰会在山东济南召开。金融行家龚方雄认为,“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平均是9.8%,在未来10年,大家看到十二五把中国经济的目标稍微定低了一点,但是估计中国经济未来5年平均达到9%左右应该是问题不大,但是再到下一个五年可能会是8%左右。所以长远来
期刊
在第二届中国(重庆)创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上千个中小创业投资项目及专利展示中,作为一款最新专利产品,来自河北的富民家用快速磨刀器,以它科技创新、功能独特、设计新颖、产品神奇实用,一经展出就成为整个创博会的新亮点,格外引人注目,不但受到与会投资者的青睐,而且被当地电视台从上千个项目中精选而出进行了报道。富民磨刀器是唯一荣获此项殊荣的新奇特小产品。  富民磨刀器为何成为众多媒体和广大投资者公认的小本投
期刊
皇上让你放肆,那是对你的恩赐,你铭记在心就是。你要真的放肆,就是对皇上的大不敬。那是要倒霉的。    翻遍二十五史,一同打江山的副手大多是白忙活,最后不但没有好处,就连性命也难保。萧何能够当刘邦的副手,在官场上风光几十年。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当副手的高手。    做好后勤工作    萧何是一个人才。用现在的话说,是司法专家、民政专家、后勤专家。刘邦当平民、当无赖的时候,人家萧何已经在沛县当小吏,在政绩
期刊
很多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但心理上还保持着学生的状态,宁愿多做尝试,不肯坚守阵地。    (一)现实给耿敏上了一堂课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换了一种方式创业”。虽然离开了外贸城的创业市场,但耿敏说她最怀念的时光还是啃着馒头,两眼放光地向市民推销外贸袜子的那些日子。  如今的耿敏是国美电器的一名TCL厂家代表,靠着推销电视拿提成生活,这与她的社会管理专业离得很远。耿敏说,从师范学院教育专业毕业
期刊
就目前中国现状看,估计男的多,女的少,建议楼主别挑了,要不然过了30就麻烦了,现在深闺待嫁的女孩子越来越稀有了。再过几年,几年男孩抢一女孩就是常事了。    我是红尘一俗人    我今年28岁,男,父母在某省会城市上班,家里独子,目前在广州游荡,刚和某相亲女接触几个月分手,有点小郁闷,于是涂了点笔墨,与诸位读者共勉。  本人条件一般,但也不是最差的那种,套句流行语:"经济适用男"。  175C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