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水墨华滋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ngzh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坤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在无锡,自幼热爱绘画,对山水画尤感兴趣,十几岁时即和无锡另一位山水画大家秦古柳一起拜吴观岱为师学习绘画。
  顾坤伯,字景峰。曾名顾乙,号二泉居士,早年在苏州工专艺徒班学建筑,得著名画家陈迦庵赏识和指授,毕业后在上海工务局工作。由于酷爱中国画,民国12年(1923年)考取上海美专,在名师潘天寿的教导下刻苦学习,民国14年(192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至1949年先后任上海新华艺专和上海美专教授,1927年在刘海粟、王一亭、高剑父、马公愚、朱屺瞻等前辈和校董的支持下,与无锡书家张天奇创办奇峰国画函授学校,学生遍布各地。1957年应潘天寿院长之聘进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主持创立山水画专业,先后与潘韵、朱恒、陆俨少、黄宾虹一起进行山水画教学十多年,精心耕耘,成就卓著,把毕生经历献给了教学事业。
  顾坤伯擅长山水,青绿设色独具风格,传统功底扎实。早期广泛涉猎宋元明清诸家,尤对元、明诸家及清初四僧有深入研究。顾坤伯先生早期的画,以王鉴、王原祁的格调为多,苍浑中有清润,沉着中有洒脱,浅绛、小青为其所长,对沈石田的苍郁圆劲和龚半干的重墨重水,华滋嫣湿,尤多倾力。
  据他的早年学生丁翔华说:“梁溪画家顾坤伯先生字景峰,吾师也。书法似北海(李邕),山水迈石谷(王翠),人物山阴(任伯年),花卉南田(恽寿平),淡逸醇厚,艺林翕服。”
  中年,遍游祖国大好山河,对内蒙古、兴安岭、雁荡山、黄山、天台山、太湖、富春江等名山大川实地写生,他的写生作品,中西互用,融古通今,自出新意。表现出高超的写生技巧,对山川之美,通过画笔,经意或不经意地表现,将唐宋金碧山水的浓艳和元明浅绛山水的清淡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尤其他画的雁荡山,如《雁荡天柱峰》画得极为自然,笔墨线条刚中有柔,山石用小斧劈皴擦。不但见神韵,而且魅力无穷,气势不凡。龚贤在《画诀》中云: “皴法名甚多,惟披麻、豆辩、小斧劈为正经。”可知顾先生外师造化,既承吴门画派正脉又传龚半干之文脉而得心源。顾坤伯的晚年,独创新风,他的笔线坚实有力,犹如“锥画沙、屋漏痕”,这种剐柔并济的笔线,同他的书法相耀映。顾先生创焦墨法作画,以淡墨衬,使画面显示出强烈的黑白对比。而积墨、破墨的创造性使用,使作品更具现代感的新的视觉境界。
  
  顾先生晚年的创作,以浑厚的传统作铺垫,同时离不开青年时期的积累和他不拘旧法、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中年时期外师造化,接触自然,融入自然,并吸收西洋绘画技法而逐渐形成的心灵的升华,笔端表现出雄浑、华滋、清新爽利为一体的独特面貌,风格清雅俊逸,远离俗尘。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顾坤伯绘事益精,其章法随意生发,变化自如,笔墨更富信手点染之趣,随意点染即变化无穷,超然物外,意境高远。正如程十发在《顾坤伯的山水画艺术》一文中说: “顾老师的作品能独创新风,笔墨淋漓酣畅,构图的随意生发,把清雅俊逸之韵与雄奇浑厚之概融为体,真是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在高超的笔墨技法之外,使人感到 种美的崇高意境,意味无穷。”
  1970年顾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逝世,他的艺术人生是短暂的,但他的工笔写意及兼工带写等形式的绘画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新中国的山水画大家和新中国的美术教育家,他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他们当中有程十发、孔仲起、童中焘、曾密、姜宝林、徐家槐、金家骥、曹文驰、邵洛羊等等。正是桃李满天下,对先生油然而生仰慕之情。
其他文献
袁长新 别署一纬居,江西上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陶博吾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西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侨联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南昌市书协常务理事。现供职于《江西教育》杂志社。书法篆刻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中国书协、西岭印社、江西省书协等主办的全国性书法篆刻大赛。先后结业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临创班、江西省书协首届高研班、西冷印社篆刻研修班、清华美院中国书画名家洪亮
如同奶油的香味总是从烤面包中散发出来一样,声音一直都被视为视觉的陪伴,似阴影一般被视觉所仆役。录音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常规”,把声音与视觉分开,使声音得以获得一种独立的物质性,而时间线软件扩展了这一“自由”,使得原始录音的速度、次序、音色可以随意改变,并与各种影像巧妙组合。这种重新组合最开始应用于电影拟音当中以“还原”现实的声音,后来被应用于影像空间的扩展,主要得益于电影较之其他艺术媒介更为灵活的跨
作为灾难片的一种重要亚类型影片。瘟疫题材电影一直受到西方电影界的重视。无论是追求极致的戏剧情境,还是追求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之于这类题材,导演们通常有着比较大的发挥空间。一般而言,观众们并不经常刻意将瘟疫电影从灾难片中区隔出来,甚至往往会因为战争、科幻、爱情等元素忽略了影片所描绘的病毒侵犯的“病态”世界。但今天,当新冠病毒以水银泻地般的速度肆虐全球时,宅居家中的人们也许会将影视观赏的注意力真正集聚
《辛普森:美国制造》(2016)也许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单片最长的纪录片,它不仅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而且还获得了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等多项重要奖项,由此可见其在美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当辛普森这个特殊人物的特别故事再次因为一部纪录片获奖而赢得美国和世界更多人关注思考的时候,笔者感受到特别有启迪意义的,不仅在于它在美国法律文化与种族历史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深度纠缠
1950年6月25日,多方蓄谋已久的朝鲜战争终在中国的东北边境附近打响。基于相应的意识形态布局、国际社会形势和地缘政治因素的考量,初生不久的新中国政权随即深度介入到这场两极争霸的“代理人/直接对抗”之中。由此,“抗美援朝”的大陆志愿军在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直接支持下,随即展开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也加入其内)惨烈的军事斗争,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草签方止。这
2017年3月,好莱坞科幻大片《金刚:骷髅岛》在中国内地上映,这是自1933年首部《金刚》问世以来好莱坞第四次将“金刚故事”搬上银幕。对金刚题材的一再发掘,一方面显示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对于打造“银幕怪兽”、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持续兴趣;另一方面,金刚形象的演变也昭示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电影艺术中“主体”与“他者”关系的镜像符号纠结,蕴含了政治隐喻、伦理构建、性别冲突的复杂话语。  一、“兽面”与“人心”
张良勋先生从安徽省书协邮送我本《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个案研究·张良勋专辑》和《安徽经济报·书画家周刊》,以及《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名家书法作品特刊-张良勋篇》。笔者收悉后,倍感亲切。  翻开专辑,张良勋书法作品魏书横披晋王右军《兰亭序》、隶书横披《唐杜工部五言》、魏行书横披《晋陶元亮古风》、草书四条屏《宋苏东坡无出中山》、隶书中堂《唐孟浩然五言句》等等,一展现在眼前,我的眼睛顿时一亮。就像在个幽
无论哪种造型艺术,都具有同其内容和表象相通的精神内核,而这就是它所呈现的造型艺术之美。差别仅在于——“因其各自独特的审美追求而呈现出别样的风采。”[1]电影美术亦是如此。电影是一种动态的影像与声音合二为一的艺术,实现了“声画与时空的复合”。在银幕影像世界之中,无论是画、声,还是时、空,都与人类所创造和发展的各种造型艺术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联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而,对于电影的主创之一——电影美术还
泰国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使得泰国电影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成为亚洲电影一道独特的风景。泰国电影娴熟地运用商业电影类型化策略,给世界电影贡献出了独具泰国特色的恐怖片、青春爱情片、史诗片、动作片四大类型影片,涌现出了《鬼夫》《教师日记》《纳瑞宣国王》《拳霸》等一系列非常成功的电影作品。尤其是动作片,以凶狠凌厉的泰拳、浪漫的异域风光、拳脚了得的功夫明星、奇幻的民族文化、流畅的视听语言支撑起来的视觉奇观极大地满足
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各种类型片纷纷登上舞台一展风采,争奇斗艳,可谓是迎来了国产电影的黄金时代。此时,具有几十年历史底蕴的主旋律电影该如何应对新的市场形势,开拓出既具有波澜壮阔的时代主题又不失真善美的艺术水准的创作新路径,这无疑是主旋律电影在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考验。《红海行动》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36亿票房的优异成绩和绝佳口碑异军突起,再次印证了主旋律影片向新主流方向发展的市场化转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