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政策驱动下的油气企业上游甲烷减排行动

来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2019》[1]为《巴黎协定》1.5℃长期控温目标的实现蒙上阴影,实际减排力度与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要求各缔约国强化其自主贡献目标和行动.甲烷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20年升温潜势为二氧化碳的84倍,研究表明甲烷贡献了人为感知全球变暖的25%,因此大幅削减甲烷排放可以有效地延缓全球变暖速度,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赢得时间窗口.从全球范围来看,油气行业是能源部门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占人类活动导致甲烷排放的19%左右,达到了7210万吨,所以油气行业的甲烷减排行动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实现区域和国家气候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国家和地区积极的气候政策推动下,国际上主要的油气公司都发布了以甲烷为主要内容的气候目标,不过不同地区和类型的油气公司公布气候目标也有差别,本文将对比不同气候政策驱动下油气公司的气候目标特点,以分析甲油气公司的甲烷行动.
其他文献
2005年以来,碳市场政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兴起和发展。各国和地区在发展碳交易机制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也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地完善本国交易机制,形成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各国和地区发展碳市场的过程体现出了“边做边学”的特征,通过持续跟踪碳市场实施效果,不断优化改革碳市场相关制度,包括控排范围、核查机制、配额总量限制、配额分配方法、抵消机制、价格稳定机制、市场监管等。随着各国和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碳市场作为主要减排工具,全球碳市场正在强劲复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基于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优先的基本要求,亟须对国家公园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在实体权限的分配、程序上的合法规范行使展开深入剖析。分析表明,目前存在执法主体不统一、权限分配不明、综合执法队伍编制不统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在我国国家公园“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总体管理体制下,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应该统一由相应国家公园管理局内设综合执法大队行使,而不应当由所在市县综合执法大队派驻。资源环境综合执法职责的分配和规范行使,应当由各个国家公园所出台的具体细则作出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