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习惯于单首诗歌的欣赏,往往忽视了多首诗歌的比较鉴赏,这是因为比较鉴赏并非每年必考。其实,诗歌鉴赏是多维度的,比较鉴赏更是诗歌鉴赏的较高境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掌握了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再来进行单首诗歌的鉴赏,事半而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下面我们即以实例从三个方面加以解说。
一
比较鉴赏题的三大特点
1. 衔接教材,深化运用。诗歌比较鉴赏多为课内诗歌和课外诗歌之间的比较。如2018年浙江卷,拿一首我们较熟悉的课内诗歌《雨霖铃》和一首我们较陌生的诗歌《送王昌龄》进行比较:“(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使得考生更容易在对照中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全方位的立体的鉴赏结论。这种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好地衔接了教材和高考,沟通了课堂与课外,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让教和学变得更加有序化,更加梯度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对语文课堂不够重视的现象。
2. 课外比较,迁移运用。诗歌比较鉴赏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两首课外诗歌的比较鉴赏。如2016年浙江卷选用了刘克庄的两首同题诗《北来人》:“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无需看诗歌内容,只需看试题的比较,就可以看出试题在选材上的特点:即它们是按照诗歌的题材来选材的,或同是写景诗,或同是咏物诗,或同是送别诗,或同是怀古诗,或同是山水田园诗(一般情况下是这样选材的,个别情况例外)。而这些诗歌的类别在我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虽然考试的素材取材于课外,但我们是可以通过努力得法于课堂之内的。
3.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纵观高考的比较鉴赏试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大的比较角度:比较其同,比较其异和比较异同。
二
比较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诗歌鉴赏比较题,除了要运用单首诗歌的鉴赏方法如分析意象、概括形象、炼字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主旨寓意等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要通读试题所提供的两首或三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注释说明。
(2)仔细审题,要厘清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写作对象、诗词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技巧、意象运用、最有表现力的字词等。
(3)既然是比较鉴赏,命题人所给的诗歌素材中,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相同点,也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不同點,所以,答题时要先找相同点,再找相异点。
(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5)答题时一定要用鉴赏术语,不能说外行话,同时,答案不能“贴标签”,既有鉴赏术语,也有根据诗词句子所做的具体分析,所谓“有理有据”就是这个意思。
三
例析比较鉴赏题的四大题型
1. 比较鉴赏形象类。
例1
一
比较鉴赏题的三大特点
1. 衔接教材,深化运用。诗歌比较鉴赏多为课内诗歌和课外诗歌之间的比较。如2018年浙江卷,拿一首我们较熟悉的课内诗歌《雨霖铃》和一首我们较陌生的诗歌《送王昌龄》进行比较:“(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使得考生更容易在对照中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全方位的立体的鉴赏结论。这种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好地衔接了教材和高考,沟通了课堂与课外,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让教和学变得更加有序化,更加梯度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对语文课堂不够重视的现象。
2. 课外比较,迁移运用。诗歌比较鉴赏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两首课外诗歌的比较鉴赏。如2016年浙江卷选用了刘克庄的两首同题诗《北来人》:“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无需看诗歌内容,只需看试题的比较,就可以看出试题在选材上的特点:即它们是按照诗歌的题材来选材的,或同是写景诗,或同是咏物诗,或同是送别诗,或同是怀古诗,或同是山水田园诗(一般情况下是这样选材的,个别情况例外)。而这些诗歌的类别在我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虽然考试的素材取材于课外,但我们是可以通过努力得法于课堂之内的。
3.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纵观高考的比较鉴赏试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大的比较角度:比较其同,比较其异和比较异同。
二
比较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诗歌鉴赏比较题,除了要运用单首诗歌的鉴赏方法如分析意象、概括形象、炼字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主旨寓意等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要通读试题所提供的两首或三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注释说明。
(2)仔细审题,要厘清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写作对象、诗词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技巧、意象运用、最有表现力的字词等。
(3)既然是比较鉴赏,命题人所给的诗歌素材中,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相同点,也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不同點,所以,答题时要先找相同点,再找相异点。
(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5)答题时一定要用鉴赏术语,不能说外行话,同时,答案不能“贴标签”,既有鉴赏术语,也有根据诗词句子所做的具体分析,所谓“有理有据”就是这个意思。
三
例析比较鉴赏题的四大题型
1. 比较鉴赏形象类。
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