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in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职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中面临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然而,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在生理成熟而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心理方面的发展却相对落后的前提下,中职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但现实中职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因此,如何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中职毕业生调适就业心态,克服内外障碍,便他们能够主动愉快、健康地走向工作岗位,使之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则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Shallow talk to strengthen medium job student mental state health education
  Tang Guan-mi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 gradually establishment and reform open of further deep turn, medium job the student is in the study and the employment face gradually vehemence of occupation competition with day by day enlargement of employment pressure.However, medium job student is one is opposite to say more special student's community, under the premise that physiology mature but at rational, mental states such as emotion, morals and social intercourse etc. of development but opposite fall behind, medium job student easy creation mental state problem and mental state obstacle.But the job teaching in the reality in widespread existence“heavy technical ability education, light mental state education” of phenomenon.Therefore, how strengthen medium job student mental state health education, overall lift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a student mental state character and mental state bear ability, help medium job graduate student adjustment employment mindset, overcome inside outside obstacle, then they can active delectation, healthily alignment work post, make it have better mental state character and society competition ability, then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the work need the problem for solve.
  【Key words】 Medium job student;Mental state health;Education
  
  1. 当前中职学习心理健康的状况 虽然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面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从提高基本素质入手,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同年的7月5日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都做了明确规定。
  但近几年来,随着中职教育出现的诸多变化,招生就业形势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以及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等因素,不少在校的中职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近两年,笔者在对二年级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卷,以及对我校部分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思想感情与学校、社会要求不一致,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甚至许多在校技能知识均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或就业都存在不少的心理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学习、工作和生活。
  2. 中职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2.1 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生理年龄在16-18岁,正值青春期,学生正处在从动荡不安青春期中期走向成熟的时期,而心理的发展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因为心理的成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与个体的知识、阅历、参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密切相关。大多数中职学生刚步入社会,在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对待社会问题的认识方面往往是不成熟的,但必需面对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
  2.2 教育方面的缺失。现实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有的学校只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一门《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家长也是重点关心孩子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较少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部分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等特点,硬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俗的心理,这对于中职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2.3 中职学生自卑心理过重。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产生于中考失利;初中时的学习成绩长期不佳,致使有部分教师对他们的不理睬,又在“普高热”的影响下,读职业学校往往被看成是学习成绩差,没有前途、无可奈何的选择,加上对自己的长处认识不足,总觉得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特别是当看到已毕业的学兄学姐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处境时,会使他们更无所适从,紧张不安,长此下去精神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并发症就会相继出现。
  如果没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疏导,不仅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1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每周都应开设1-2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1.1 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挫折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发泄,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根据这一特点,应当引导学生对不良情绪进行合理的发泄。比如教育学生遇上情绪低落、极度苦闷时,可以找朋友、老师或者同学尽情倾诉,这样能有效的缓解矛盾和压力;或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3.1.2 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主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复杂,文化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进校后学习的动力不足,追求进步的热情不高,同时也抑制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应特别注意帮助其形成自主能力,侧重于引导,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3.1.3 注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施加的压力不要过大,否则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3.1.4 引导学生认清社会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就业压力和报道,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对策,要引导学生所焦虑的事情是否有依据,特别是要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基层和中层的劳动者大都来自职校生,这就为职校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各地高薪招聘紧缺技术人才就是一个明证。与此同时,职校生也应该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
  3.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学科特点,以活动课为主。心理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宜多样化、灵活化。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特点组织相应的活动, 注重活动与体验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提高心理素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参与制订计划,参与设计活动,参与自由讨论,充分开放自己的心灵,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助、他助活动中实现学生心理互助的目的。
  此外,要注重问题与经验相结合,一方面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以经验为中介,另一方面经验又是学生个体发现问题,正确评估自身心理状况的“凭借物”,所以活动课程应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将这种经验与自己面临的问题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做学生平等的朋友热心的参与者,忠实的旁听者,不妄加评价,不草率否定等,但也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最后要注意把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活动课程网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总之,活动课程就是一种让学生产生感受——感知——感悟的模式,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及解决办法,最后仍要“系铃人”自己来做“解铃人”。
  3.3 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时代特色,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条新的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局限,它的灵活性和即时性不仅使师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性得以保证,而且能够及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网络具有匿名性,学生因此不必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也是网上心理辅导的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网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教育,可设“聊天室”、“悄悄话”、“电子信箱”等服务栏目,进行在线交流与讨论,进行双向沟通,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网上心理咨询的兴趣,把学校的心理网站建设成为学生可信赖的网站。有助于端正学生的上网动机,健全学生的人格倾向,尽量避免出现网络成瘾。
  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锁定素质教育目标,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的局面,充分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 伍新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姜连荣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04-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围绕“什么是‘有味’的中职语文课堂”和“怎样创建‘有味’的中职语文课堂”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创建“有味”中职语文课堂的观点:一是 借助多媒体,刺激学生多看;二是 调动学生情感,指导学生多读;三是开启学生智慧,帮助学生多悟;四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自有所得。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味  The medium job l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迅速膨胀的时代,随着各种文化的涌现,面对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冲击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心理学中称为“非智力因素”)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我们低年纪教学中当孩子取得了某方面的成功或有一定的进步时,我们往往会采用奖励五角星、小苹果(用吹塑纸剪的)等,本来这种激励的方式针对低年纪儿童应当是很适用的,但是在我却发现孩子们对此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后来我通
期刊
【摘要】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关键词】情商;愉悦;师生关系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代教学论公认:课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工作存在着个别学校领导不重视、管理体制不完善、专业教师严重缺编、教学方法单一守旧、教具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使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能健康快速地发展,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思考  Push village primary school art
期刊
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结合科技与艺术的专业,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专业。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通过五年来一线教育的实践,结合本校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经验,本文对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及方法、内容作一些探讨。  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从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罗兰德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对话操作系统开始,已有50多年
期刊
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不同班级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他们几乎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或信心,其中特别是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打好,加上高中课程难度较大,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难以在高中英语快节奏、高密度的课堂上与教师或同班同学保持步调一致,从而给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对学生、对知识、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求证,
期刊
1. 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中国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文明发源地。在远古时代,中国文化就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古时代,中国文化则屹立东方,与西方希腊罗马文化交相辉映;欧洲自中古以后,进入历史上所称的黑暗时代,而中国文化却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到了近代,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中不免落后,但中国文明形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结构,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并未消失。
期刊
近年,我市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综合性学习。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
期刊
【摘要】20世纪60年代末期,科德(Corder)提出了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理论和研究方法,其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替代了对比分析,成为了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错误分析理论以学习者为研究中心,通过分析学习者的错误来发现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为教师制定完善的外语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错误分析;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法  The English T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和开展,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动,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谐发展,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思想政治课  Shallow talk new lesson mark to descend thought political the classro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