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政治课改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t2d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育改革 高中政治教学 思考
  1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把脉时代发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2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2.1 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
  2.2 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2 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在教师主导作用、轻在学生主体作用,重在知识灌输、轻在养成教育,重在群体教育、轻在个体教育,重在课堂教育、轻在社会实践,重在学校教育、轻在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①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②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③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④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政治教学体会对新课改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些思考。新课改的大船已启航,广大政治教师们,你能否在这一轮课改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这不仅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下政治学科能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然面对新课程改革下政治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广大政治教师要善于思考,用新理念新办法来加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乃是一种“苦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学生爱学、会学、乐学会促进知识的增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培养情感,唤起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的学习有“催化剂”作用,它是和一
期刊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心灵的美化和陶冶,同样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时,需要有一定的策略,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的孩子,因此,我们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使课堂教学优化、科学一些。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1 课堂教学的方式要与时代相结合  现在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且逐渐普及的时代,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
期刊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只要听到老师布置写作文,他们就头疼。即使愿意写作文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很简单。那么,教师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要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活动化作文教学法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活动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思想,主要通过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表达的宽松环境,从而使学生有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陈旧的教学思想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抛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方式。做好课堂教学的提问工作,不仅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还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做好提问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有效的,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加有效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做一些阐述。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课堂提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促使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学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教”的过程,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悟”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应以优化,达到最佳的课堂效率。本文就将进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作以初步探究。  【关键词】高中教学 思想政治 教学优化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因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创新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高效 教学模式  1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
期刊
所谓的思想方法,是指在处理物理问题中所用到的具有条理性、抽象性、解析性、技巧性的思维方法与技巧。思想方法本身,是主观的,能反应人的思维质量和思维技巧,带有很大的个性倾向,与个人的风格和思维习惯相关,可以个人独创。但一些好的思想方法,被多数人认可,可以共享。所谓的物理哲学,是指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深刻性而打造出的人的思考问题的观念和逻辑定式,甚至是看待问题的情感、态度。通俗的讲,其实就是指人所信奉的某
期刊
学习文言文从文字语言,文学欣赏和感情陶冶等方面去丰文言文,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以提高他们的文字修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入选教科书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情文并茂的名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内容丰富多彩。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期刊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对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是成功者。考上高中的学生应该说基础是好的,然而进入高中后,由于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有一部分学生由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有的难以提高,直至在高考中再次体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