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天地感动人间

来源 :时代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虎”傲啸英雄城的影响,在中国画界反响很大,马新华老师的华东虎王称号早有耳染,大凡有艺术成就的画家,总有一种公认的艺术形象作为自己的艺术王国的图腾象征,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黄胄的驴等等。
  淮北煤矿走出的马新华老师,则以“百兽之王”华东虎为自己作品的图腾标志,走遍了中国,冲出了世界,他以擅长画虎而著称,以传播虎的精神而得名;以一代宗师刘开渠的守墓人为荣,进入新闻媒体的视野也是一种必然。
  他在全国画展屡夺大奖,在10多个省市画展屡屡轰动,他的作品多次人选《世界当代名家作品集》、《中国美术家书法家作品大汇》、《中国艺术家作品大汇》等大型专业作品集,他的众多精品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朝鲜、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政要领导和众多首脑;他的作品已成为海内外收藏家聚焦的典范和目标,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的朋友就多次采访马新华老师均被他以“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为由而婉言谢绝。
  这次我却不能不写他了。
  因为,我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他的作品展示,亲自观摩了他的艺术气势和恢宏。让人最难忘的是2005年11月16日,江西省英雄城南昌省展览中心的那次展览,门前军乐齐鸣,鲜花如海;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力舟题词的“马新华中国画展”每个字都有两人多高。江西省政界、南昌市艺术界名流都汇聚开幕式。随着江西省、安徽省、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的政要人物大剪挥动,总想先睹为快的观众前簇后拥直奔展览大厅……
  当天,江西日报、南昌日报、江西都市报等十多家报纸、江西电视台的四个频道、南昌电视台的三个频道等众多媒体纷纷在黄金时段及头版头条首要版面做了重要报道:“‘华东虎王’马新华中国画展盛况空前史无前例……”,“马新华老师的百米巨幅《双百虎图》首次在南昌亮相……”
  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中国文博系统高级评委谢天锡在《百虎雄风》的撰文:“走进展厅,千百只老虎扑面而来,姿态动人,神情各异,宏伟的气势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弦。使人立即精神振奋,精神昂然,他的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马新华的艺术以人文精神赋予虎以真情性感,在威猛与柔静之间,整体气势与精微表现之间。达到了形神合一的最高艺术境界。他的‘虎’威中不失含蓄,猛中带着端庄,勇中带着智慧,谋中带着磊落,表现了人类所共有的奋发向上美精神与气度。”
  独竖中华大写意虎艺术旗帜的“百杰画家”之威风——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剑冲高度评价马新华老师的艺术作品,他说:“这是一次高水平的画展,以《百虎图》为主题,兼有人物、花鸟、特色鲜明,气韵生动,中西合璧,开创新意,表现出马新华独特的艺术风格,惟妙惟肖的艺术典范……”
  江西省原美协副主席、省文艺家协会会长胡敬修告诉记者说:“这次展览规格之高、场面之大、观众之多、影响之广,在江西美术界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这意味着马新华老师的艺术作品受到艺术界的最高肯定,证明他的艺术造诣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艺术风格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其实,对于马新华来说,这样的轰动效应已有多次,如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兰州、海口……哪一次展览都是赢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认同!当人们品味了他那绘画艺术盛宴时,都会赞叹不已,回味无穷。
  假如人们看到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军委委员王克、军委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国防大学校长邢治中等近百名将军为他的《百虎图》题词的诸多场面时,哪会是如此的惊诧呢?
  从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大师马新华老师创造的多次“轰动效应”中,人们看到了一个走向成熟的艺术家在艺术殿堂留下的坐标!
  
  多彩的艺术盛宴
  
  中国人从来就爱虎,因为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图腾,正是一部虎文化的延续过程。我也喜歡虎,所以,我一直想拜访马新华老师,却没有机会。第一次拜访马新华老师时,是一位报告文学作家张亚明老师陪同一起到马新华老师的家里,上午10点到的,我顾不上喝马老师的好茶,也没说几句话就迫不及待进了马新华老师的画室,他的画室墙上、地上都是活生生的虎,让人感觉一股虎气雄风迎面扑来。墙壁上挂着的:上山虎、下山虎、独虎、群虎、黑虎、白虎、斑虎、站虎、卧虎、笑虎、醉虎……千姿百态呼之欲出的猛虎,传递出一种浩然凌威的正气。昂扬的斗志、奋进的精神,给人一种豪放威武的美感。客厅里的地上几乎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虎图,那些千姿百态的虎好像是来聚会一样的热闹而兴奋。马老师和张作家连声地喊我喝茶,我嘴里答应着却挪不动脚步,我仍然一幅幅认真地欣赏。
  尤其那幅《群虎图》画出了虎神威。虎头、虎尾的虎斑处理得极为精到,最为突出的是那虎的眼睛、神情简直如活虎一般,栩栩如生;好像要从画面上走出来一样的神灵,虎深沉内敛,形神兼备,气贯韵永,雄秀并得。因此,每只虎活泼可爱,如活虎一般,真是威风八面生龙活虎啊;还有那几只赤虎、蓝虎、黄虎,犹如活虎再现,虎纹为什么这样形象而逼真?是因为马新华老师采用了传统的笔墨,和过渡的色调及化学的方法进行了处理,这是艺术技巧上的一种创新,我本人对此没有研究。
  马新华老师放笔直写,工写相兼,一气呵成,落笔大胆,雄秀并得,迅捷中见沉着,雄放中见精致,既有笔墨酣畅淋漓,又有苍润点线的组合,真是绝美雄力柔中情放!……
  说实话,我对绘画艺术是外行,我在他的百虎天地里,看来转去欣赏不够,恋恋不舍。在这里我看到了马新华历时数十年精心创作的百米长卷《双百虎图》。从这幅曾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的巨作中,我看到了人虎对话、人虎交流以及“山君”们丰富的感情世界。
  从古至今,画虎的画家虽然很多,但画出这样精气神的百虎图真是少见。何况在一幅画面上跑出198只形态各异火生生的老虎呢?
  据说,有照抄前人虎皮的,也有面目雷同的及形神流“俗”的人不少,像马新华老师的虎突破性很大,
  “惟妙惟肖”的虎相,虎态,虎神,真是少有:他将艺术触角渗透到虎骨、虎神当中真是难得;从虎的腾挪跑跳与人格化地表现出虎的情态真是甚少。
  马新华老师的《百虎图》就跨过了“画虎画皮难画骨”这道坎。他从虎的怒或静、或凶或亲、或行或卧等骨架、肌肉、线条等姿态变化准确精甚,活生生地表现了虎的“仁兽之风”。有的虎视眈眈,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神情傲然,有的沉思茫然,有的活泼戏耍,有的柔情相偎……既有傲啸山林的王者风范,又有母子相依的天伦之乐,既有伟岸丈夫的风吼雷鸣,又有含情脉脉的怜香惜玉……人心与虎心合一,善良与宽容的品质,高贵与自尊的气度,虎的神韵、虎的情感、 虎的灵性,都在马新华老师的诗化形象中得以再现;都在炎黄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对接中充分显现,从而,给人一种视觉的情趣和艺术的精湛美。
  他注重神韵和着重价值的追求与形象美的表达,从艺术的角度给“兽王”以旺盛的生命力和主观意识,达到“物我合一”、“形神合一”、精神境界和笔墨情趣的和谐统一,这就是马新华老师虎画的精神理念及走向成功的魅力所在!
  据谢天锡老师说,马先生的画,除了强调传统的笔情墨趣,他还运用了很多特殊的技法,使背景部分丰富多彩,烘托了气氛,也填补了许多空泛。你看这三只幼虎,黑、白、灰三色相互衬托,层次分明。但背景用的却是特殊技法,这就产生了令人捉摸不透的妙趣……画面中间那大面积黑色的乌云,这是国画处理中的一大难区,往往下笔就会成为一块僵硬的“黑板”,让人压抑憋闷;可马先生处理得却出人意料,他把空间色彩的浓度作了加强,把龙腾虎跃的激烈搏斗置于乌云密布的朦胧状态中,不仅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这种虚实相生、动中有静的神秘色彩,也使主题得到了强化,成为难得的巨幅佳作!
  马新华老师的写意作品中以传统和造化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神交,东西文化的融合,既是对意象造型的继承,又是对传统表现的超越。每次画展展出的墨虎,几乎运用泼墨写意来成功体现他的艺术典范。
  马新华大胆探索。凭胸逸气,道劲泼洒,时而笔锋跳跃,时而高低晕染,在潇洒中求严谨,在偶然中求必然,因此,现代意识的艺术风格也就包蕴在其中了。
  我看到那幅被著名青年虎画家林剑冲称道的“写意虎佳作”,他的评价说:“马新华老师通过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简洁点线的勾勒,使这幅《金睛王者威、竹林起雄风》的构图产生了既有空灵之洒脱、又有完整之气韵的效果,鲜明生动的虎态描写与自然环境的静态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人心的深邃美感,从虎的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过程中,人们看到了作者对瞬间客观图像的高度概括力和对含蓄神韵的表现力,应该是达到了艺术最高境界。”
  马新华老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思维敏捷而生动,认真观察客观事物,充分研究分析虎的神情和坐卧,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殊灵性,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独创开拓自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马新华老师为虎消得人憔悴那细致入微的洞察;创作欲望如痴如狂,下笔犹如泉涌,绽放出他智慧與艺术的灵光,每件作品都闪烁出马老师的独特艺术灵性和鲜活的艺术魅力。那是马新华老师所追求的艺术真实和艺术峰巅的标准。
其他文献
一些离异男女,离婚时力争孩子的抚养权,但大多只是为了打击对方,或将孩子视为“人质”,企图通过控制孩子来报复对方。在这种家庭,母亲或父亲或对孩子过于严厉,百般挑剔,动辄指责孩子,很少对孩子的幼小心灵加以慰藉,甚至将生活、工作的不顺都归罪于昔日的爱人和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获得积极的成长动力,也不可能正确看待和应对处境,甚至思想感情和道德认知产生严重缺陷。  另一种情况则是溺爱过分,什么事都
期刊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歌唱家刘欢的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曾几何时响彻神州大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人民警察,为了神州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平安,为了惩治邪恶,付出了青春、鲜血和生命,付出了人们难以了解的很多很多——浓浓夜色下,喧嚣的城市宁静了,劳
期刊
夜,渐渐地有些深了,白昼的喧嚣被细微地滤去。静谧让遐思的空间一点点厚实起来,滋出了一丝丝慵懒的思绪。无边无际的心事被茫茫地泅渡在时光的海面上,思念的轻舟飘泊如影,没有可以安然停靠的岸,只能用追忆的心情把它编织成网,打捞逝去的年华,一筐一篓,沉淀成月夜略带忧伤的记忆。  回望着记忆的星河,早已逝去了往日的波澜,不禁令人感慨良多。是谁的身影在灯火阑珊处徘徊不前?是谁遗忘了昨夜轻声滑落的梦呓?是谁敞开了
期刊
     
期刊
成都温江区天府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夏国良系很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用镜头记录时代,用一幅幅美丽的摄影作品讴歌改革开放的成就。  夏国良的摄影作品,既有表现实态美静物如绿荷白莲,通过表现自然美的形象,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没有任何矫柔造作,完全是事物真实自然的再现。也有真切美的手法,如国色天香灯火辉煌映照着的水柱;灯展上两个人物造型。表现烂漫、亲切动人,让人感到没有任何故意做作的痕迹,真实可
期刊
巍山地处西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巍山历史悠久,是云南省设治最早的郡县之一。据史籍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没邪龙县,元代没千户所,明代设蒙化晰,清代设直隶厅,民国时曾没行政专署,1956年成立巍彝山族回族自治县。巍山自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巍山从唐代开始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是滇西南政治、经济
期刊
核心提示:民革中央日前建议,全部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的专车,改为公务用车。虽然中国从1997年就已经启动了公车改革,但十多年来这项改革并没真正破题。据民革中央提案中的数据,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  民革中央对公车制度开了一帖猛药方:建议全部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的专车,改为公务用车,并提出以预算管理来实现公车的总量配置,将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系。  这是民革中
期刊
写网络与文字的灵魂对白,有感于文字与屏前。一样是宿命  风过,云散。  用文字注视自己,用文字析解自己。网海茫茫,红尘似梦。而我,就这样用文字与你紧紧揉搓成行。  读你,这么深,那么浅。  那么浅,浅得像你含蓄的笑,绽放的小小酒窝。柔软了我,带给我一丝心动。  这么深,深得看不到你的脸,像晨雾缠绵的花朵,诗一样的朦胧。  古往今来,戏里戏外,抵不住你的媚惑。你时而柔若无骨,时而行如浮云,时而言如流
期刊
亲爱的:  人海茫茫 芸芸众生 天那边飞舞的是你吗 是你在写海角和天涯的距离吧 亲爱的 还不知你在哪里 但我相信 不久的将来你会迈着沉稳步伐——穿过黑暗里的迷雾 绕过两个路口带着无限的关怀——向我走来我无法想象未来的你的是怎样的是在春暖花开的南方 还是住在温度适度的西方 不管你有怎样的沧桑 也不在意你的身高和体重 无论你是多么的普通 既然我选择了你 你选择了我 你在我的心中就是我停泊的港湾 满载着
期刊
和几个朋友相聚成都市中区一家环境幽雅的茶楼品茶时,王华手机响了,笑容满面接过电话后,有人笑问平时性格刚强的她,缘何语言如此温柔?追问她是否有新情况。她撇了一下嘴,不无自豪的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吧,今年8月15日,在南京世茂外滩新城水榭舞台,戴上“2009世界城市休闲小姐大赛总,决赛”季军桂冠的王玉榴,就是刚才给我来电话的人,她是我侄女”。哦!不要小看这个位居第三名的季军,要知道,和她站在同一个赛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