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化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思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brad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電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体现了“互联网+”环境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全新要求,构建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图书馆档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逐渐形成新型的档案管理方法体系。下文简述电子信息化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思路,旨在尽快构建新型的图书档案管理模式。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图书档案管理;思路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图书馆作为大众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场所,建设与管理工作都面临创新与转变的新要求,图书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当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建立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的损耗减少,且档案资料的存储、形成和共享等环节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弥补了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缺陷。
  1.完善电子信息化图书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图书档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及时引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对纸质与电子文件的使用与保存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内容,提高对纸质档案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效率,规范电子档案录入和存档的流程,建立电子档案资源共享机制。由于纸质档案在管理和使用中容易被人为破坏、违规复制,因此无法保障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电子介质相对来说易于保存、不易丢失,但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尤为注意的就是网络安全问题[1]。要求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设置安全密码、管理权限和访问权限,保证电子档案资源安全,避免发生非法入侵现象。
  2.推动档案资源共享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面对信息时代背景,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摆脱传统封闭性的管理模式限制,依托新理念、新技术建立开放式管理模式[2]。电子信息化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后,系统可以储存海量的信息资源,且系统能够对资源进行智能归类,便于检索、查询和获取档案资源,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目标。为更好地推进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图书馆应该着手建立具有特色性和专业性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另一方面建立多样化、人性化的读者服务机制,在依托大数据分析读者需求的基础上,给读者提供精准的分类馆藏资源,提升读者满意度和数字化馆藏资源利用率,推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发展。
  3.加速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
  现代化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数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模式形成之后,可以扩大档案资源共享范围,加速建成数字化图书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据预先制定的改革方案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发展,强化对数字化管理工作的监管;其二,完善数字化档案文件目录,提高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效率;其三,建立系统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各部门在图书资源方面能够实现共享、共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中软件、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管理,为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后,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树立数字化管理理念,转变以往的档案管理观念,在更新理念的同时积极学习数字化管理技术,保证管理工作理念和方法同步更新[3]。具体来说,首先,各部门明确划分管理责任,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度,领导者负责统筹全局、统一指挥,其余工作者听从统一调度指令,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档案管理任务,最后,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对档案资料实施统一归类。完成基本的组织建设任务后,还需要强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由于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开始发生转变,伴随这些条件变化,那么对应的岗位工作对于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要求也会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对新的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求单位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围绕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培训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操作技术,并且强化人员考核,激发岗位工作者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
  讨论:
  综上所述,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理念与方法不断创新、变革,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是必然,这符合信息化时代背景,也是提高图书档案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环境已经悄然发生转变,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作为岗位工作者,需要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理念,高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扩展档案管理范围、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建立高质量的电子档案资源库,以高效的档案资源管理工作推动读者服务模式完善发展。上文具体结合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实况,分析了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思路,希望笔者提出的建议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邢舟.信息化下的图书档案管理策略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9(05):112.
  [2]杨志菊.新时期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0):173-174.
  [3]朱朝晖.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图书档案管理的研究[J].才智,2017(24):23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大数据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量大且工作流程较为繁琐,而面对大量的档案数据信息,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各类档案信息进行高效分析与处理,储存海量信息数据也越来越便捷。因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利用信息技术可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档
摘要: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针对经常出现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提升安全意识,提升施工安全的效率,保证整个施工项目安全施工。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展开论述,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1
期刊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躅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研究越来越多,再造拇指功能、外观口趋理想.移植术对供足功能的影响一直足手外科及显微外科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第二趾移植术后供足生物力学改变已有报道[1],对(足母)趾末节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后供足的生物力学改变尤其是足底动态生物力学改变的文献报道甚少.足底动态牛物力学分析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足底触地区域压应力、冲量、重心等动态变化,对认识供
期刊
背景:单房性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各不相同。据报道术后早期疗效较好,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成功率常有所改变。我们介绍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方法:1994年2月至2008年4月,共有40例单房性骨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四种治疗方法中的一种:1组连续经皮类固醇激素和自体骨髓注射治疗共9例;2组切开刮除,单纯硫酸钙骨粒填充,不放其他内植入物共12例;3组在2组基础上行内固
期刊
肘关节是较难处理的关节,因不同疾病的病理、检查、治疗差别细微。患者经历复发性肘关节不稳的后遗症后会丢失较多的患肢功能。肘关节不稳包括很多疾病,从投掷运动员的肘外翻不稳到创伤性复发性肘关节旋转不稳到医原性损伤。本文目的是提供给读者一些信息,指导他们用系统的方法来治疗各种肘关节不稳的问题。我们首先讨论肘关节的生物力学及不稳定肘关节的生物力学改变。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国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在规划自然资源档案管理中,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弊端逐渐突显,档案管理效率低下,档案内容准确性难以保证,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在信息化时代下,可将信息技术与规划自然资源的档案管理工作相融合,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档案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也有助于缓解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保证档案内容的科学性。当
中国医师协会定于2009年9月7至15日召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就骨关节、关节镜、脊柱、骨创伤、骨神经、小儿骨科、骨外固定、中医正骨、医疗纠纷等九个方面邀请全国知名院士及30余位专家授课。
期刊
期刊
背景: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两种主要选择。最优选择仍存在争议。我们利用挪威髋部骨折记录,比较治疗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股骨头置换和螺钉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对4335例年龄超过70岁的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进行比较,其中1823例行内固定、2512例行股骨头置换,随访周期至少12个月。分别分析1年死亡率、再次手术例数以及第4和12个月患者疼痛、满意率和生活质量自我评估。另外,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