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堂应通过更新观念,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德育。
[关键词]体育 课堂 德育
一、 更新观念,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开展教与学的共同活动的。要坚定不移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变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和内容方法,全面落实学校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思想为方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基础的新理念教育,从教育方针、教学途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入手,努力开拓学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把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运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本身的性别、年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客观造成学生知识和智能水平的差别。这就决定了教师教学必须从愉悦、宽松、奋进的心理氛围中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调动和态度体验的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使人精神振奋,活力剧增,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师生之间协调、适应和沟通,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融和接近,便于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二、突出教师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完成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教育与技能教学,增强学生体质是统一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是教学任务,又是完成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保证。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育人先育已,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感染学生,如体育教师终日在户外上课,不论是严寒酷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就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情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良好的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等发展阶段,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的语言,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使教育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组织上,教师要力求创设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要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以情感为纽带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整个教学组织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主张严格的课堂常规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采取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学习领域目标,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和运动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学习的乐趣。
三、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提高育人水平
体育教材内容繁多,有的教材本身思想性就强,有的则不明显,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少年儿童活泼好动,通过与人、物、事的接触,学生的不同思想,情感观念、意志道德和性格很容易在体育活动中表露无遗。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好动调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甚至能把班风、学风带坏。这部分学生共同的特点都是好动不好静,对体育运动都感兴趣,自然就会对体育教师接触比较多。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听其言观其行,抓住苗头,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和教材特点,寓教育于体育之中 。球类的教材可着重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去争取胜利的集体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具体情况实施教育,如利用严格的课堂常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师提前到达场地,上课时学生互相问好,下课时互致再见。要求学生们做到“令行禁止”等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四、注重道德需要,发展学生道德信念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的认识,而忽视了道德的需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道德需要。小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品德问题多半是由于不善于判断是非和分析问题而造成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注意从小道理讲起,逐步分清是非,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水平,使正确的道德的观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经过正确认识的积累,达到道德认识上质的飞跃。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在言行一致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道德信念容易形成。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最主要的条件是取决教学实践而获得道德经验或体验。使他们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光依靠个人的经验是不够的,只有使整个学生集体获得有关经验,才能使个别学生更加信赖自已的经验,使整个集体认识到某种道德要求的意义、不遵守它的危害性,个人也加深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增强了道德信念。如老师告诉学生,不遵守课堂常规会妨碍自已和别人的学习、活动、安全。还要借助集体的教育作用,引起群体的舆论来遣责个别错误的行为,使个别学生获得与道德要求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使道德认识变成个人的行为信念。
总之,正确的利用体育教学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他所组织的课内外活动,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需要做长期细致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 课堂 德育
一、 更新观念,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开展教与学的共同活动的。要坚定不移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变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和内容方法,全面落实学校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思想为方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基础的新理念教育,从教育方针、教学途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入手,努力开拓学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把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运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本身的性别、年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客观造成学生知识和智能水平的差别。这就决定了教师教学必须从愉悦、宽松、奋进的心理氛围中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调动和态度体验的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使人精神振奋,活力剧增,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师生之间协调、适应和沟通,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融和接近,便于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二、突出教师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完成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教育与技能教学,增强学生体质是统一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是教学任务,又是完成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保证。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育人先育已,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感染学生,如体育教师终日在户外上课,不论是严寒酷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就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情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良好的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等发展阶段,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的语言,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使教育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组织上,教师要力求创设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要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以情感为纽带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整个教学组织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主张严格的课堂常规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采取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学习领域目标,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和运动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学习的乐趣。
三、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提高育人水平
体育教材内容繁多,有的教材本身思想性就强,有的则不明显,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少年儿童活泼好动,通过与人、物、事的接触,学生的不同思想,情感观念、意志道德和性格很容易在体育活动中表露无遗。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好动调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甚至能把班风、学风带坏。这部分学生共同的特点都是好动不好静,对体育运动都感兴趣,自然就会对体育教师接触比较多。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听其言观其行,抓住苗头,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和教材特点,寓教育于体育之中 。球类的教材可着重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去争取胜利的集体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具体情况实施教育,如利用严格的课堂常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师提前到达场地,上课时学生互相问好,下课时互致再见。要求学生们做到“令行禁止”等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四、注重道德需要,发展学生道德信念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的认识,而忽视了道德的需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道德需要。小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品德问题多半是由于不善于判断是非和分析问题而造成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注意从小道理讲起,逐步分清是非,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水平,使正确的道德的观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经过正确认识的积累,达到道德认识上质的飞跃。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在言行一致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道德信念容易形成。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最主要的条件是取决教学实践而获得道德经验或体验。使他们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光依靠个人的经验是不够的,只有使整个学生集体获得有关经验,才能使个别学生更加信赖自已的经验,使整个集体认识到某种道德要求的意义、不遵守它的危害性,个人也加深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增强了道德信念。如老师告诉学生,不遵守课堂常规会妨碍自已和别人的学习、活动、安全。还要借助集体的教育作用,引起群体的舆论来遣责个别错误的行为,使个别学生获得与道德要求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使道德认识变成个人的行为信念。
总之,正确的利用体育教学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他所组织的课内外活动,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需要做长期细致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