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创新整合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bsh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必要性 优化 对象 问题
  信息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媒介,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及传输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的技术。信息融入教学的意义,即是教师教学时配合授课内容与教学策略之所需要,应用多媒体网络的特性,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学工具,也就是教学使用计算机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发展出信息融入教学的教材与教法,经由教学方式的调整,创新知识传授的途径,扩展学生学习领域,并增加语文能力,已成重要的趋势。因此,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一、信息技术是优化语文教学的必要前提
  现代语文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是传统的应试人才,而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共同发展的人才。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所以语文学科必须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适应时代的需要。
  首先,形象生动的视听结合技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学生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渠道。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紫藤萝》一课,一篇优秀的借物抒情的散文。由于学生对于紫藤萝很陌生,只有考想象描绘。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穿插紫藤萝美丽的图片,配上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培养更好的审美观念。此外,提供了一些网址,指导學生课外到相关网站去浏览有关紫藤萝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对景物特点的形象化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其次,创设的情景与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在教学时播放有关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的录像,让学生面对着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次,广泛的知识接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而在信息时代,学生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学生能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自主合作,资源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传统的语文教学大都由老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这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一致的,即现代语文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方式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已越来越一体化,若能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语文教学跨越式发展,突破非网络时代的封闭、狭窄、枯燥、低效等缺陷;可以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目标。但若滥用,则易喧宾夺主,淡化语文味,横生枝节,影响教学本体目标的实现。
  (一)学会优选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学生们可以自由获得和教师等同的信息,但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展开阅读,也缺乏在众多信息中及时捕捉主流信息的能力。因此,这份提前阅读、合理筛选、优质供给的任务,便成了教师备课的必做功课。利用网络资源备课,教师不能做超大容器,只转运知识,而要负起首席引领人的责任,精心选择,精心重构。
  (二)学会优化教学过程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大的动力。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情境,能辅助教学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例如学习《阿Q正传》时配合其拍摄的电影,电影创设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了储备,对探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化难为易,再现课文情境。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进行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学习《骆驼祥子》过程中,由于年代久远关系,学生很难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祥子的悲惨遭遇也只是通过老师的口述了解一些,电影中张丰毅主演的祥子形象鲜明,人物生动,真实的再现了清末民初民不聊生的生活状态,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师生双向互动,因材施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鲁迅先生的《药》是一篇思想深邃,针砭时弊的优秀文章。幽默滑稽的人物言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在老师提醒下,很快挖掘出文章背后的内涵,基础稍微薄弱一点的学生,必须借助电脑获得提示,逐渐掌握其深邃的思想,明白当时国人麻木不仁的心态。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了不同形式的指导,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难易适度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从网上下载一些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课件,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基础选择练习内容,自主学习,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双向交流。这种交互对话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而改变学习内容,因而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既可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又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全面负责学生在学校内的生活和学习,是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导师和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引导者,往往班主任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从事班主任工作时要付出十二分的责任心,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本人负责的高度来对待班主任工作,但是班主任工作非常的琐碎、繁杂、辛苦,特别难做,尤其是西藏农牧区的初中班主任工作。因为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学生
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而我们现在的生物课堂,仍然存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原始状态。那么,如何优化我们的生物课堂呢?下面,我就初中的生物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有效备课,深挖教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是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族团结一家亲》中的内容。本主题主要围绕着少数民族的节日展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些节日的意义。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傣族传统的新年节日泼水节,哈尼族等民族的火把节,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大會三个节日,内容看起来比较明朗,但实际所需要收集的资料却很多。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我们常过的汉族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想学生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促进学
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结合黑龙江旅游行业,分析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并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模式.
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扼守渤海湾口,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与日本、韩国一衣带水,处于东北亚国际经济圈核心地带,是中国沿海南北大通道(同江至三亚)的重要枢纽和贯通日韩至
期刊
作为城市绿化中的最为关键项目的园林工程,关系着城市人群生活环境质量的高低,也受到人们的注意以及注重.本文从园林项目投标的前期工作、制订施工方案与预算编制工作等方面
目前海上油田以高渗为主,对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发研究较少,注水开发是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W油田为例,分别对1×10-3μm2、5×10-3μm2和10×10-3μm2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