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传承从神话故事开始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sk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新增加了一个神话故事单元,包括三篇中国神话,一篇外国神话。对于神话课文的教学,因其题材的特殊性,显然不能同于普通课文的讲授。下面,笔者就如何讲授神话类课文,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了解神话,理解神话的要义
  神话是文化的母体,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学神话时,一定得强调这一点。在人类文明居于蒙昧时期,神话就是早期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意愿的直接体现。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正是这种想像能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在后世,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率先在艺术特别是油画方面,在对神话人物的描绘创作时而引发的。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文艺作品和建筑艺术中对神话人物和故事的引用,都是不可脱离的,它们是构成当地文化基础的重要部分。比如,中国的《山海经》,外国的《荷马史诗》等,由此衍生的当代影视作品,多不胜举,让学生对神话有基本的认知和理解,才能让他们接受和喜爱并传承神话。
  二、概括神话人物事迹
  神话人物的事迹,是神话人物形象得以确立的基础。特别是中国古代神话,最早期的几个神话人物名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耳闻目睹,但这些神话人物的具体事迹,学生只知道大概。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环节:
  (一)你知道哪些神话人物,能通过故事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天辟地,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课件出示 )
  2.他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课件出示)
  3.她变成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课件出示)
  4.她创造人类,补了天。——女娲(课件出示)
  (二)你能把课文里女娲为人类所做的事概括出来吗?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从几个神话人物着手,再到概括女娲的事迹,让学生熟悉神话人物及相应的简单事迹。
  三、从想像开始,理解神话的神奇
  神话是古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想像,里面充满了古人的思维和智慧。理解这一点,对古人的想像能力就有进一步的理解。而现代学生,习惯了用科学去解释万物之间的关系,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最大的智慧,用古人天马行空的想像,或许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自然万物关系的再理解。
  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神话的“神奇”,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神话人物神奇能力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小组交流,总结出课文的“神奇”之处。
  所谓神奇,就是超越人类能力范畴的东西和表现,课文里对于这些描述很多,如,题目中的“补天”,水神和火神“从天上一直打到了人间”,共工撞撑天柱,天崩地裂,女娲补天过程等等。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到相应句子即可。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寻找,然后小组互相交流印证,统一看法,从而理解神话的神奇之处,也进一步了解古人“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四、口口相传,做神话的传承人
  复述神话故事内容,是教学神话故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神话能够先于文字在古代流传下来,靠的也是口口相傳。在民间,它们有广大的市场,也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教学《女娲补天》一文时,笔者这样设置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补好天后,女娲还做了什么?除了课文内容,你还了解了女娲的什么信息?你能把女娲的故事说给别人听吗?
  设置了问题后,笔者通过小组学生互述,互相补充,让学生基本掌握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并通过作业“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再进一步熟练叙述故事。
  至于其它神话故事,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但不过分强调细节,只需要达到复述的能力要求即可。
  五、表演、改编神话,让学生进入神奇意境
  熟悉神话内容,能够复述神话,还只是从“外围”进入故事。要想进入故事的内核,进一步了解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的精神品质,更大地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可以通过“表演、改编”神话的形式,引领学生进入神话的神奇意境。
  还是以《女娲补天》为例,笔者这样引导设置这个环节:
  神话故事给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但神话故事只是古人的想像,是不讲究细节的。要是我们能把一些细节补充完整和具体,那我们也可拍出自己的大片。请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分为三个情节:两神相争,共工撞山;女娲补天;女娲杀死黑龙,天地恢复平静。教师相机引导各组选择本组要表演的的故事情节,并且编排作品,表演作品。
  这个故事表现环节也可以提前安排,让学生根据大主题,自己编排扩展内容,各人分配角色,大家商量语言和动作、神态,通常神话人物只是默不作声地无私贡献自己,一些台词需要学生根据角色的心理,然后合理编排,排练成熟后,再在班里表演。因为一个四人小组编排一个情节,内容并不多,每个人都可以安排到相应角色。再由几个相连故事情节的小组按顺序演出,故事就完整了。
  这样,基本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大家对故事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就更深入了。同样的做法,也可应用在本单元的其它神话故事中。如《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因情节简单,故事性不强,学生的改编空间不大,可安排个人表演。《精卫填海》一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却有两个主情节:精卫溺水,精卫填海。学生就有了表演空间。至于《普罗米修斯》就更适合表演了,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生动,编写剧本难度不大,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表演,也可让小组学生分演和合演。
  要想表演和改编好神话故事,就得深入研究神话人物的心理和品质,从而编排出形神具备的人物形象,这样就产生二次创作,既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也在创作中提高了学生们对神话的再理解。
  六、文本拓展,让中外神话进入视角
  课文只是引子,它们更大的作用是引发学生对同类作品的兴趣和关注。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笔者也同时对神话文本进行拓展,开展神话故事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由42个神话故事组成,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兴趣阅读。如跟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共工撞裂天柱》就可以先进行阅读,再趁着学生兴趣正浓,阅读其余故事。第二本书就是阅读《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开端,熟悉古希腊神话人物,对日后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有极大的帮助。
  最后进行《世界神话传说》的阅读。这本书收集了各国神话故事,有了前两本神话故事的基础,相信学生对神话的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应的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这样就可以凭着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行自主式阅读。
  七、制作读书卡,理清神话人物图谱
  小学生处在知识积累期,也可以尝试着由浅层阅读进入深层阅读。制作读书卡,是深层阅读的一种手段。学生利用得好,可迅速积累搭建自己的知识城。
  制作读书卡,对于神话故事,可首先制作神话人物谱,如中国古代神话,可先列名,再列其事迹。如女娲,可以这样列:女娲,人首蛇身,造人,补天。对于古希腊神话人物,在以上基础上,还可标明他们的身份,以及相互的关系。因为古希腊神话人物比较多,并且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可以列表记录。至于世界各国神话人物,基本了解他们的国度和事迹就可以了。
  神话故事看似简单,但基本都是各民族文化的开端,由此衍生的文化艺术数不胜数。由单篇课文阅读到群文阅读,由群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神话故事体系,了解并积累更多的神话人物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像能力。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论文学与艺术(上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的推行要求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调整教学策略主要是要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命课堂。文章运用课堂教学的“三环六步”进行设计和开展化学教学工作,以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及其时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生命课堂;三环六步教学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3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6-0084-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6.043    对比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对比是辨别异同,区分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物质普遍存在的个性与共性,是我们进行对比的客观基础,对物质进行对比,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对比实验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引入、
【摘要】一年级新生入学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在步入一年级这个重要阶段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素质教育、道德品质等方面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点阶段,减轻学生对学校的畏惧感,让新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并养成
摘要:由于传统琼脂盐桥的制作过程步骤多,耗时较长,试图从减少琼脂用量和寻找简单盐桥“支持物”入手,介绍了盐桥装置的改进。  关键词:盐桥;创新;效果明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0-009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原电池装置,以(Zn│CuSO4(aq)│Cu)为例,负极材料Zn直接与CuSO4溶液接触,导致Zn片表面会覆盖上红色的
【摘要】初中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初中数学精準教学难以有效实施和开展。因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为研究发展方向,就“智慧学伴”平台的“单元微测”功能对如何有效促进精准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智慧学伴;单元微测;初中数学;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是基
【摘要】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不强是少先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阅读报刊等实证研究发现,规范少先队仪式教育是增强队员光荣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少先队仪式教育增强队员光荣感可以从规范少先队的常规仪式、加强队前教育、让少先队员认识少先队礼仪、拓展少先队仪式教育的领域等方面探索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途径。  【关键词】仪式教育;少先队员;光荣感  一、当前少先队员光荣感缺失的现状分析  1
【摘要】语文是一门考验学生抽象思维和情景结合能力的课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快速理解教学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具有提高了教学效率、拓宽知识传播途径、丰富形象思维等优点。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为有效的指导策略,期望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
摘要:针对“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进行实验探讨,得出有别于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和广大教师中普遍的结论。  关键词:氧气流;稳定;制取氧气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7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
一、考查it用作形式主语的用法    当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用作主语时,为避免头重脚轻,通常在句首使用形式主语it,而把真正的主语放在句子末尾。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摘要:分析了查看随藏文件夹和设置文件夹属性的方法。并在VB中得到了实现。  关键词:VB DIR函数 SetAttr函数 文件夹属性  中图分类号:TP31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108-02 本文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