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低磷玉米自交系苗期总根长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耐低磷玉米自交系T(P1)和低磷敏感玉米自交系S(P2)及其杂交和回交世代F1、F2、B1、B2等6个世代苗期总根长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总根长受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B1世代选择效率最高;对于B1、B2和F2世代,其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8.99%、52.65%和45.51%;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平均为55.72%,环境变异占表型变异平均为44.28%。可见,环境对玉米总根长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依据辽宁省2007~2010年14个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通过主成份分析获取能全面衡量农业现代化的进展程度的新指标,并将其应用于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综合评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快速鉴别小麦的产地,可为小麦流通监管、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保护和国际贸易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来自中国不同地域的202份小麦样品为例,在已知样品组
高效的离体再生是遗传转化成功的基础.以苹果属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 Rehd.)实生种子为试材,建立八棱海棠试管苗无性系,并筛选具有高离体再生能力的无性系,从而为八棱海棠
观察蛋氨酸脑啡肽(MENK)对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蛋氨酸脑啡肽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体
广州市区北部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名为象岗。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政府基建部门在此兴建公寓。1983年6月9日上午,就在开挖墙基时,工人们发现了排列整齐的大石板,从石缝中窥视,下面是空的,像一座地下石室。连考古学家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南越王墓……丝缕玉衣  将近半年后的1983年11月11日,新华社向世界公布了这一惊人的考古发现:“广州市越秀公园西边的象岗发现一座西汉南越王墓,墓中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