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门:650年的开启闭合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最初的13座城门,到如今门开门废,南京城依然拥有20座左右的古今城门
  2016年9月5日,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在南京城墙的正南门——中华门举行。650名生日同为9月5日的南京市民,齐聚中国最大的瓮城——中华门瓮城之内,为650岁“寿星”——南京城墙庆贺生辰。
航拍中华门

  城墙年龄如何推算出来
  一座古老城墙的“出生年月”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南京明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透露,这个依据来自严谨的史料考证。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中记载,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丙午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也就是说,从那个时间点起,被称为“京城”的南京城垣开始大规模筑造。
  依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撰的《通用万年历》,换算为公历,“丙午八月庚戌”这一天,是公元1366年9月5日。
  650年的风雨沧桑过后,这座经历太多战火,看惯政权更替的庞大城池,依然守护着南京人。
  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由城砖、条石构建的南京城墙也骄傲地占有一席之地: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总长度为35.267公里,目前墙体留存有25.091公里,遗址部分为10.176公里。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的牵头城市,南京城墙正在与陕西西安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湖北荆州城墙、湖北襄阳城墙、安徽寿县城墙、辽宁兴城城墙、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一起向“世界文化遗产”发起冲击。
  2016年3月,有关部门已经正式提交联合申遗文本,申遗工作亦在稳步推进之中。
  城门“随形就势”开辟
  提及南京市区某一个地区,南京人往往不以街道来表述,而代之以城门。
  “你住在哪里啊?”
  “我住在光华门!”
  “你去哪儿啊?”
  “我要去中华门!”
  古老城墙的城门,早就深深渗入南京人的生活,变身为不可取代的地理坐标或文化符号。甚至于中华门、水西门这些最老的明代城门,已等同于彰显历史悠长的前缀,如南京城满大街的“水西门鸭子店”;又比如这两年成为南京旅游热点的“老门东历史街区”——“老门东”的“门”正是指中华门。
  一部南京城墙史,有相当多的篇幅是城门演变的历史。从最初的13座城门,到如今门开门废,南京城依然拥有20座左右的古今城门。
  《南京城墙志》指出,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开始,南京城墙的建造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最早的草创时期;1366~1369年的都城营建初期;1369~1375年的与明中都并建时期;1375~1390年的完成南京都城城墙“四圈格局”时期;1390~1398年的进一步完善南京城垣的规制,加高增厚的时期。
  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随着朱元璋的“龙驭宾天”,明城墙的建造宣布结束,在看到自己倾注大量心血的明城墙终于完工,这位“乞丐皇帝”满意地闭上了眼睛。
  建成后的南京明城墙共开有13个城门,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字。一般说来,各地城门的数字往往是双数,南京城墙却是特例。原因得从南京城墙奇特的外形说起。
  在很多人印象中,城墙是方方正正的,能够左右对称,或为正方形,或为矩形,也有少部分为长圆形,但南京城墙的外形极其“古怪”,难以用简洁的词语描述。学者、民间爱好者的争论始终在持续。主要观点包括,南京城墙是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粽子形、“宫扇形”或“葫芦形”。10年前,还有市民通过媒体提出大胆猜测,南京城墙外形像一张人脸,极有可能就是“朱元璋的脸”。
  在学界,主流的观点是:南京城墙的形状是仿效宇宙天象的投射,在平面上呈现“北斗星”和“南斗星”的聚合,同时兼顾丘陵、河湖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军事防御需要。
  因此,南京城墙的城门,往往随形就势地开辟,不求对称(由于南京城墙的奇特外形,根本无法对称),兼具城市布局和军事防御需求,与城内主要街道连接,使得城内外达到最为方便的沟通。
  吴敬梓用歌谣概括13个城门
  在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歌谣:“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这段歌谣高度浓缩了13个南京城门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其作者是吴敬梓,收录在《儒林外史》中。
  明朝礼部编纂的《洪武京城图志》记载,明初的13座城门是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
  13座城门形制近似,正面为一座门洞,高逾五米。大部分建有瓮城,可确认有瓮城的城门包括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神策门。
  除神策门外,其余城门瓮城均为内瓮城,其中,通济门、三山门、聚宝门(中华门)瓮城极其气派,前两者为独特的船形,聚宝门为矩形瓮城,尤以通济门瓮城的规模最为宏大。神策门则是明初城门中唯一的外瓮城。有老照片显示,南京城东的朝阳门也有外瓮城,但据史料记载,明代朝阳门本无瓮城,其外瓮城为清同治四年增建。
  明初南京京城城墙13座城门,城头上均建有大小不一的城楼,设有瓮城的城门还建有镝楼。城楼为木构建筑,留存不易,目前仅有神策门保存有重建于清末光绪年间重建的城楼(仿淮安府城楼建)。
  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13座城门的名字也几度更易,很多门最初的名字甚至被人们淡忘。如三山门,民间改叫水西门;聚宝门,民国时改名为中华门,由蒋介石题写“中华门”门额,保留至今,民间也习惯称之为“南门”;正阳门,民国时期改称为“光华门”,由于右任题额刻石;石城门,后来改名为汉西门、旱西门;神策门,因为清康熙年间,清军在此大败南明郑成功北伐军,一度改成得胜门,清末改回神策门,民国时期又改叫“和平门”,由胡汉民题写门额,今已恢复神策门原名。   13座明代老城门,每一座都有着各自的风雨沧桑。
  可惜的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京“拆城风潮”中,大部分明代城门未能幸存,目前仅有中华门(聚宝门)、清凉门、汉西门(石城门)、神策门留存,其中三座存有瓮城。
南京城墙布局图

  最高等级的四重城垣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在南京城墙的建造过程中,还开过金陵、幕府两门,但这两座城门不久又神秘消失,难寻踪迹。专家认为,金陵门、神策门当时虽然短暂开辟,但不久又因为某种原因被革除,也就是拆除或封堵,属昙花一现的城门。
  在鸡鸣寺附近的玄武湖段城墙上,还有一座规模很小的门,被称为“后湖小门”,其建造年代是明代还是清代,尚需进一步考证。
  需要指出的是,在南京还有一些早已经消失的“城门”,作为地名,依然经常被南京人提起。它们也是明代城门,但不是南京明城墙(明代京城城墙)的城门,而是明代南京外郭城的城门。
  在中国城墙发展演变史上,明代南京都城的布局堪称最高等级,从朱元璋的寝宫向外,分别是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道城墙,这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以及南京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
  明代南京外郭城,其长度超过60公里,开设18座城门(也有19座、16座等说法),分别是江东门、大驯象门、小驯象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双桥门。
  遗憾的是,这18座城门无一留存,但安德门、江东门、尧化门(姚坊门的讹称)、双桥门等作为模糊的概括性地名,依然被南京人频频使用。
  类似地,目前依然留存于南京城中的西安门(地铁站名称)、东华门、后宰门、午门等地名,也不是明代南京京城城墙的城门,而是皇城或者宫城的城门。而高楼门、卡子门等地名,虽然带有“门”字,却与城门无关,而是民间讹称的地名。
  拍总督马屁用籍贯命名城门
  明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成为留都,政治地位下降。清代后,南京更是沦为普通的州府,昔日的都城城墙,变成了江宁府城墙。南京的落寞,亦反映在城墙的日常维护和修缮上,明清两代史料中,能够找到不少大雨导致城墙塌方、雷电劈坏城楼,地方官却迟迟不予修缮的记载。
  有清一代,主要集中于清末,出于交通的需要,地方官府也开辟了数量不多的几座城门。清光绪三十四年,开辟草场门、小北门,这两座城门均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毁。
  宣统元年(1909),为了方便市民游览新建的玄武湖公园,在神策、太平两门之间开丰润门,经办此事的官员为了拍时任两江总督张人骏的马屁,以其籍贯——河北丰润命名。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至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重新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民国年代,也是南京城墙继明代之后,开辟、增建、改筑的又一个高潮期,新建的城门竟然多达九座。
  1914年,为了方便下关商埠与城内交通往来,在仪凤门以南建海陵门,以时任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籍贯海陵(泰州)命名。
  1928年,海陵门改建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挹江门,以适应城市道路交通之需要,这也是南京城墙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座三孔城门;1929年,为筹备孙中山奉安大典需要,又改建明代单孔城门朝阳门为三孔中山门,并拆除朝阳门外的瓮城;1934年,将清末开辟的单孔丰润门改为三孔券门的玄武门;以上三座城门改建完毕后,其名字,即挹江门、中山门、玄武门,分别由戴季陶、汪精卫、蔡元培题写,刻石制成门额。
  1927年,在城南正觉寺段城墙开武定门,此门1958年被拆,2007年复建;1933年,因汉中路西延至城墙,遂破墙开路,建汉中门,此门为西式门楼样式,与旧有城门毫不相同。
  同年,在神策门西侧建西式城门——中央门(西式城门),此门拆除于1957年,但地名沿用至今。
  1934年,在金川门西侧建新民门,同样也是西式城门,至今尚存。两年后,因南京市内“小铁路”向南延伸,与江南铁路连接,遂打破门东石观音庙段城墙,建雨花门,建铁轨供火车进入。雨花门1959年拆除,2009年复建。
  1931年,为了就解决中华门交通需要,在其两侧开辟中华东门、中华西门,城门高度达到12米,远远高过中华门门洞。中华东门、中华西门于1955年被拆,2007年复建。
民国时期的南京龙脖子段城墙

  古老城门已融入现代城市格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全国许多拥有古老城墙的城市一样,南京也掀起了一股“拆城风潮”,部分城墙墙体和一些老城门相继被拆,但在朱偰等学者的呼吁和努力下,总算有相当部分的城墙保留下来。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交通路网的发展,应运古代都城布局而生的南京城墙,日益不合时宜,城墙阻碍了主干道的延伸,因此需要在城墙上开辟更多的城门。
  1952年,在鸡鸣寺后东北侧的城墙上开解放门,以沟通城内外交通;1991年,新建的集庆路向西延伸,与城墙相接,在城墙上开“集庆门”。此门正式名称为“集庆通道”,共有四个门洞,其形式与以往任何一座南京城门都不相同。
  进入21世纪后,除了复建雨花门、武定门外,南京城墙上又开辟了长干门、华严岗门、标营门、光华东门通道、蓝旗街通道,复建了雨花门、武定门,太平门、仪凤门,此外,在南京城墙上还至少存在着五座“无名小门”,都是建国后由毗邻城墙的部队或者企业自行开辟的。
  据笔者统计,目前南京城墙上的城门至少还有20座左右,此外还有若干无名小门或城墙通道。
  近年来,南京复建的城门基本上都位于主干道,皆为三孔城门,部分恢复了城楼,三个门洞均高大宽阔,中门略大,两侧边门略小,快车道从门洞中直接通过,长干门更是能够同时通行地铁和机动车,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同时,也没有对城市交通造成影响。
  当飞驰电掣的地铁从地下钻出,通过长干门,跨过外秦淮河时,你会感到,这“650岁”的古老城墙并没有苍老,反而焕发出蓬勃生机,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成功融入了现代南京的城市规划格局中。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27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施工场而和满天繁星相映生辉  2016年7月3日,直径500米、迄今全球最大的“锅盖”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架设完成。  它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威力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它被称为“天眼”,用来倾听宇宙深处声音、观测宇宙奥秘。  分辨“雷声中的蝉鸣”  当老式电视收不到信号时,屏幕上不是一片空白,而是闪烁着密密
清晨6点,宁静的周窝村渐渐醒来。一头银发的张振峰老人把音响从工作室搬到户外,摆上乐谱,试了试琴弦,即兴用小提琴拉了一曲《春节序曲》。  穿着拖鞋、摇着蒲扇的大爷大妈从家中踱步出门,散步到张振峰的工作室外,在马路对面的台阶上席地而坐。  这些朴实的村民堪称张振峰的“知音”,他们中不少人是村里管弦乐队的成员,或者曾亲手在毗邻的金音乐器集团生产过萨克斯、单簧管。即兴用小提琴、萨克斯演奏一曲,对很多农忙时
能买下地造绞圈房子的人家,必然有不错的营生,能养活一大家子几十口人  年幼的万全林经常唱着歌跑过自家的三进院落,最后一进的最后一间是家里老祖宗的住所。倚墙高,庭院深,灯光稀,从临街的大门飞奔至最后一进的院子,对孩童来说,这是一段漫长的路程,他唱歌是为了壮胆。  70年回忆如梭,人去楼无。万全林原有的老宅在如今青浦区练塘镇,他幼时住的就是绞圈房子。  有这种建筑吗    2013年3月31日《新民晚
中国的高铁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出了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的宏大蓝图。  “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伴
从2003年前后至今的“黄金十年”间,中国房地产业创造了爆发式增长的奇迹。但是,坚持以绿色科技住宅作为竞争优势的开发商,规模、业绩都算不上出众。这与绿色建筑在中国房地产市场遭到的多年冷遇,有着某种关联。  2015年,情况开始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房地产业的表现为,2014年以来增速开始减弱,以前拼土地、拼资源,现在拼创新、转型。”当代置业集团总裁张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而购
拍摄于1888 年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期间场馆环境景观  在过去6年里,43岁的芬兰人伊恩·博拉奇养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每到年初,就得从春寒料峭的埃斯波飞到阳光明媚的巴塞罗那。这座西班牙城市吸引这位诺基亚电子工程师的,并不仅仅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好气候,更是因为这里举行的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以前的大会基本都是在2月开始,今年挪到了3月,我的同事说,这是因为今年中国春节比较晚,所以组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门店卖最新潮的产品和用户最喜欢的经典产品,而更多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售卖,这样就能形成长尾效应  2014年,在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发展到第八个年头的时候,董事长杨红春“有很强的危机意识”。  彼时良品铺子已经从单纯做线下门店转型全渠道布局,线上的“互联网 ”销售额几近突破5亿元,但对于一个从传统零售业发家的企业而言,杨红春觉得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需要重构思维体系。  在接触互联网之初,细细一算,杨红春发现,
合肥人挣回“面子”的故事,颇为传奇  合肥被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艳曾在公开场合问过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一个问题:“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合肥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吴存荣的回答是两个字:“创新。”  合肥大街小巷的广告标语和宣传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创新”二字。  告别昔日的“三国故地、包公故里”,合肥如今的城市新名片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挣
代驾属于经营性质的驾驶行为,对从事经营活动的驾驶员,对其身体素质及驾驶技能要求应高于普通驾驶员——可以参照出租汽车司机监管的相关办法来制定代驾司机监管办法,代驾司机的准入条件可参考出租汽车司机的准入条件。降低代驾司机风险是控制消费者风险的最主要路径之一。  除此之外,我赞同引入代驾险来保护消费者权益。如果代驾险成为代驾服务的“标配”“必备”,当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时,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