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445个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探究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向纵深推进时的资源配置、区位选择等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1)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特征,从总体上看,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从省际尺度来看,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的分布较为集中,呈聚集型.2)绝大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侧,且呈现“单核独立,次中心多点环绕”的空间分布特征.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的空间分布是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经济发展条件、政策规制强度和城市化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区域,其作用方向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最后,应遵循试点区的地理空间差异格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实施与差异化管控,同时做好试点区建设的配套支持工作和成效评估工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正>春日的午后,走进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眼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连片的菜地里,大肉芥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绿叶下的辣椒藏也藏不住,在阳光下羞红了脸;规模壮观的塑料大棚里,西红柿已经泛红,果实累累,摘一个放到嘴里,清香和甜蜜瞬间弥漫开来……近年来,贵港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乡村振兴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为减少货运停车中不合理停车行为对交通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政府管理部门、货运停车经营企业和货运司机的决策行为进行动态分析,并利用数值实验对演化博弈过程及结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经营企业和货运司机的参与意愿均会对演化博弈的仿真结果造成影响.增强政府部门监管力度是治理货运司机停车不规范行为的有效方式.当监管力度不能发挥作用时,合理提高经营企业或货运司机的财政补贴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