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在病变部表皮下见有补体C3沉积的寻常性天疱疮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告1例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表皮细胞间均有IgG沉积、表皮下层有C3沉积的39岁女性的寻常性天疱疮。总结过去10年日本报告的天疱疮病例的结果,寻常性天疱疮患者43例中有28例(65%)有C3沉积,有报告C3沉积率更高。在28例中C3沉积在表皮下层有11例(39%),而象本例一样C3沉积在表皮下层,IgG在表皮细胞间均有的病例有9例(32%),IgG单独沉积的表皮上中层朱发生棘层松解,而IgG、C3沉积的表皮下层则发生了棘层松解由此推测补体与寻常性天疱疮的病变发生部位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两例女性患者,于接受乳房癌切除术及放疗后发生硬化萎缩性苔藓(LSA),皮损均发生于受照射部位。例1,54岁,5年前右侧乳房因高分化乳腺管癌行部分切除术。右侧乳房和右腋放疗,两年后右乳房处和左乳房内侧出现硬的、象牙白色的丘疹和斑块,有毛细血管扩张,伴有萎缩、起皱,某些丘疹上有毛囊栓。临床、病理均符合LSA。例2,59岁,9年前切除右侧乳房浸润性乳腺管癌,两个月后接受放疗,8年后右胸照射部位上
期刊
自1929年Montpellier等报告第1例以来,作者收集到文献中已报告者37例。本文报告一例男性,49岁,因肾病综合征而应用皮质类固醇(1mg/kg/d),经3个月治疗后出现关节痛(膝、髋、右肘、右踝),二膝关节积液,穿刺为粘液性,细菌培养(-),未作真菌培养。
期刊
作者用局部8-MOP加UVA治疗斑秃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平均35岁(10~70岁);患病时间平均4.5年(2月~50年)均为大范幽秃发(18例脱发范围超过50%或全秃)或治疗抵抗者。用0.1%8-MOP乙醇溶液涂于斑秃处,45分钟后,用UVA照射。开始每周2次,当75%治疗区的毛发生长良好后,逐渐减少治疗次数。UVA的开始照射量为每次1/4J/cm2,如能耐受则每次增加1/4~1/2Jc
期刊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已引起很大关注,并已知道它和免疫缺陷、条件致病菌感染和Kaposi肉瘤有关联。但许多病人在最初表现为轻微的、无关痛痒的皮肤病。作者对172名同性恋男性的皮肤病发病情况作了研究,其中包括9名AIDS病人,15名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病人和4名对AIDS病有高度危险的同性恋者,并与144名无症状同性恋者作了对照。
苔藓样组织反应的特征是表皮基底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死亡和(或)空泡化改变.这种表皮细胞死亡常累及单个基底细胞,细胞皱缩,胞浆嗜伊红,常含有一个或多个核碎片.在电镜下这些皱缩的细胞(Civatte小体)显示原位坏死(apoptosis)的特征.
期刊
银屑病有许多血管的改变及免疫异常。关于免疫反应和血管生成的关系已有实验室发现:在免疫反应过程中,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血管生成淋巴因子或单核因子,直接地或间接地刺激其他细胞影响新的血管形成;另外,血管生成的现象出现在发生由具有免疫活性、不相容的淋巴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皮肤部位。由此基础上产生的LIA(淋巴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检测便成了一个很理想的实验模型,其能在活体上同时研究淋巴样细胞的免疫
作者报道了在人体使用六种商品半通透性敷料(Duoderm、Vigilon、Tegaderm,Opsite,Bioclusive及Ensure―It)对于常居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绿脓杆菌)及创伤(按Frosch和Kligman方法用氢氧化氨溶液来形成水疤或以搔抓形成表浅创伤再接种前述细菌)上皮再生的实验结果,以塑料薄膜对照。
期刊
本文报道一例恶性贫血患者伴全身皮肤和甲色素沉着及白发。患者系东方男性,43岁。入院前一年发现手足出现较多色素沉着斑,后累及鼻面部,自觉无力。诊为贫血,予叶酸治疗。入院前一月全身皮肤色素沉着,指趾甲全呈蓝黑色,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发变白。
作者在1965年12月至1972年3月观察了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35例,长期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后所发生的皮肤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情况为:在即将接受肾脏移植手术前静脉输入含有氢化可的松500毫克及环磷酰胺200毫克的葡萄糖溶液。术后第一周每天给以500毫克氢化可的松,之后,再逐渐减量并改为口服强的松,其每日用量递减至第三个月末时为30毫克,进一步减量以后再考虑。
本文报告了一例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LPP)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荧光所见,并讨论了该病的发病机理和疾病分类学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