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全国生物高考试卷共14套,近日进行了分类整理,认真研读试卷,并将之与前几年试卷作了比对分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平稳中创新,处处渗透和彰显着新课程的理念。
没有人会对你的快乐负责,不久你便会知道,快乐得你自己寻找。
由于我的无知,我对生存方式只有一个非常普通的信条——“不许后悔。”
一、稳——体现在两个“坚持”
1.坚持主干知识考查
综观今年生物试题可以发现,试题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其中选择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非选择题则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试题难易结合,有梯度,灵活性较强,考点来源于教材重要考点,各套试卷在必修内容知识点的考查仍集中在细胞结构、细胞代谢、调节、遗传变异和生态之上骨干知识,但具体考查知识点更细化,知识点间的联系也挖掘得更为深入。
如2012新课标卷全国理综生物选择题部分,对“核心概念”的考查体现得非常明显: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癌变、水盐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种群的特征等概念的立体考查。2012江苏卷非选择题部分,第26、27题重点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及生态环境的结合,第28题重点考查育识,第29题以动物调节为组题素材,第30题遗传系谱图的解读与计算,第31题植物激素调节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有机结合,第32题是近几年江苏卷的“保留节目”——基因工程,第33题考查植物代谢,这些均是高中课堂、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重点内容重点考”的命题思路。
2.坚持能力立意
总体上看,各套试卷都坚持了“知识为载体,重视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势,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各套新课程卷均从能力立意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立体考查。如2012四川卷,选择题第3题、第4题、非选择题第31题第Ⅰ部分第(3)小题等,都需要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选择题第5题、非选择题第30题第Ⅰ小题、第31题第Ⅰ小题,都需要对坐标曲线进行研读,在正确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非选择题第30题第Ⅱ小题,需要对代谢过程图进行分析才能回答相关问题。坚持能力立意,还体现在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12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3道简答题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出现,但都是平时学生练习比较多的常规实验,前两道题不出所料,一道是必修三植物激素实验,第二道是必修二遗传实验分析,而第三道实验则是以必修一的物质跨膜运输和蛋白质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审题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新——命题取材、设问更具新颖性
今年高考试题设计突出原创性和科学性的命题特点,同时兼顾平稳过渡与适度创新的基本原则。试卷“旧”中有“新”,充分体现能力立意,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强调对能力和方法的考核,注重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特别对图表的应用,注重新颖性和灵活性,试题设问和要求有跳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设置新情景。
1.设问新颖,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以广东卷第29题为例,所考查的酶及其活性研究是中学教学和备考重点内容,当将酶活性研究与工艺流程优化结合起来,设计一个相对开放的探究问题,则让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面对这一新的特定情境,都能有所思、思后有所答,为考生创造了展示实力的机会,但考生能将问题解决到哪种程度,就取决于各自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了。而且,通过“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小问,将对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考查融入其中,为解决采用文字表述研究思路过于繁杂的问题,做了初次尝试。从考生答卷来看,相当多的考生把思路局限在对酶保护剂最适浓度或者最适提取液pH单个因素的探索上而只得到部分分值。
2.素材新颖,综合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能力
以江苏卷分例,选择题第2题,以科学史料为素材,串联了与遗传物质漫长探索过程相关的经典实验,旨在让学生遵重史料,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及所涵含的科学价值;选择题第3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病症:下肢水肿、肌无力、过敏反应、腹泻为素材,灵活地考查“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又如,第26题弥漫着浓郁的高考地方气息,以江苏某小型湖泊中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为素材背景,通过表格中提供的鱼塘生态系统相关量的前后变化,考查群落、种间关系等内容,在能力上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第28题,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为背影材料,考查育种方案设计、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等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准确分析、推理。
3.关注学科前沿,创新命题情景
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焦点,并与高中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组题,是历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共性,但今年尤为突出。如2012年四川卷非选择题第30题第Ⅱ小题,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选择题第30题第Ⅰ小题,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对强光环境更加适应;2012江苏卷第25题以“糖耐量受损”为切入点,考查血糖调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和曲线,结合相关激素的作用进行分析,能力上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提取信息能力和分析能力;2012年广东卷第6题以重组酵母为素材,巧妙考查
变异、生物进化的实质等知识。这些材料都是近年来生物科学前沿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问题均体现了生命活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要求学生运用高中生物知识分析看似特殊甚至异常但实则正常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对生命活动的本质(主要是调节与适应)的理解更加深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高考一年又一年,只有紧扣课本,研读考纲,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提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 任占华
没有人会对你的快乐负责,不久你便会知道,快乐得你自己寻找。
由于我的无知,我对生存方式只有一个非常普通的信条——“不许后悔。”
一、稳——体现在两个“坚持”
1.坚持主干知识考查
综观今年生物试题可以发现,试题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其中选择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非选择题则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试题难易结合,有梯度,灵活性较强,考点来源于教材重要考点,各套试卷在必修内容知识点的考查仍集中在细胞结构、细胞代谢、调节、遗传变异和生态之上骨干知识,但具体考查知识点更细化,知识点间的联系也挖掘得更为深入。
如2012新课标卷全国理综生物选择题部分,对“核心概念”的考查体现得非常明显: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癌变、水盐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种群的特征等概念的立体考查。2012江苏卷非选择题部分,第26、27题重点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及生态环境的结合,第28题重点考查育识,第29题以动物调节为组题素材,第30题遗传系谱图的解读与计算,第31题植物激素调节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有机结合,第32题是近几年江苏卷的“保留节目”——基因工程,第33题考查植物代谢,这些均是高中课堂、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重点内容重点考”的命题思路。
2.坚持能力立意
总体上看,各套试卷都坚持了“知识为载体,重视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势,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各套新课程卷均从能力立意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立体考查。如2012四川卷,选择题第3题、第4题、非选择题第31题第Ⅰ部分第(3)小题等,都需要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选择题第5题、非选择题第30题第Ⅰ小题、第31题第Ⅰ小题,都需要对坐标曲线进行研读,在正确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非选择题第30题第Ⅱ小题,需要对代谢过程图进行分析才能回答相关问题。坚持能力立意,还体现在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12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3道简答题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出现,但都是平时学生练习比较多的常规实验,前两道题不出所料,一道是必修三植物激素实验,第二道是必修二遗传实验分析,而第三道实验则是以必修一的物质跨膜运输和蛋白质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审题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新——命题取材、设问更具新颖性
今年高考试题设计突出原创性和科学性的命题特点,同时兼顾平稳过渡与适度创新的基本原则。试卷“旧”中有“新”,充分体现能力立意,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强调对能力和方法的考核,注重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特别对图表的应用,注重新颖性和灵活性,试题设问和要求有跳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设置新情景。
1.设问新颖,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以广东卷第29题为例,所考查的酶及其活性研究是中学教学和备考重点内容,当将酶活性研究与工艺流程优化结合起来,设计一个相对开放的探究问题,则让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面对这一新的特定情境,都能有所思、思后有所答,为考生创造了展示实力的机会,但考生能将问题解决到哪种程度,就取决于各自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了。而且,通过“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小问,将对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考查融入其中,为解决采用文字表述研究思路过于繁杂的问题,做了初次尝试。从考生答卷来看,相当多的考生把思路局限在对酶保护剂最适浓度或者最适提取液pH单个因素的探索上而只得到部分分值。
2.素材新颖,综合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能力
以江苏卷分例,选择题第2题,以科学史料为素材,串联了与遗传物质漫长探索过程相关的经典实验,旨在让学生遵重史料,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及所涵含的科学价值;选择题第3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病症:下肢水肿、肌无力、过敏反应、腹泻为素材,灵活地考查“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又如,第26题弥漫着浓郁的高考地方气息,以江苏某小型湖泊中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为素材背景,通过表格中提供的鱼塘生态系统相关量的前后变化,考查群落、种间关系等内容,在能力上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第28题,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为背影材料,考查育种方案设计、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等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准确分析、推理。
3.关注学科前沿,创新命题情景
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焦点,并与高中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组题,是历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共性,但今年尤为突出。如2012年四川卷非选择题第30题第Ⅱ小题,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选择题第30题第Ⅰ小题,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对强光环境更加适应;2012江苏卷第25题以“糖耐量受损”为切入点,考查血糖调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和曲线,结合相关激素的作用进行分析,能力上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提取信息能力和分析能力;2012年广东卷第6题以重组酵母为素材,巧妙考查
变异、生物进化的实质等知识。这些材料都是近年来生物科学前沿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问题均体现了生命活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要求学生运用高中生物知识分析看似特殊甚至异常但实则正常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对生命活动的本质(主要是调节与适应)的理解更加深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高考一年又一年,只有紧扣课本,研读考纲,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提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 任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