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f281124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7年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对关中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微团聚体分布以及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旋耕、秸秆覆盖深松处理提高了特征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而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和免耕处理对特征微团聚组成比例的影响较小。与传统耕作比较,旋耕、深松处理均能提高较大粒级微团聚体中(0.050~.25 mm和0.010~.05 mm)有机碳及全氮含量,而免耕使0.010~.05 mm微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所降低;旋耕、深松和免耕对小粒级微
其他文献
14年的时间,不经意间,高远成了一个民企标本。其极具生命力,兼具超前思维和实用主义特质;通晓中国公路养护市场的规律,也了解政策和市场的契合点;明晰时代背景下,何者能为,何
本文讨论了铁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布点、采样、测试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 ,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水平
本文从阿拉善地区实际出发 ,以搞清生态破坏与恢复状况及变化趋势 ,为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心 ,以实现生态监测的合理化 ,管理的科学化 ,技术的现代化为目标
对环境监测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从测试系统、测试环境、分析方法及仪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