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A和mtrR基因突变在体外诱导淋球菌对头孢曲松耐药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enA、mtrR基因突变在淋球菌对头孢曲松耐药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选取淋球菌标准菌株(ATCC-49226)、临床头孢曲松敏感菌株(2012-4052、2012-15361)及低敏菌株(2012-5616),体外次抑菌浓度诱导对头孢曲松耐药,提取诱导前原代菌株及诱导后子代耐药菌株的DNA,对penA和mtrR基因进行扩增与测序。

结果

菌株2012-5616和ATCC-49226分别在诱导至第26和28代时获得最低抑菌浓度(MIC)≥ 1 mg/L的耐药菌株,菌株2012-4052和2012-15361分别在诱导至第22和36代时获得MIC ≥ 0.5 mg/L的耐药菌株。pe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ATCC-49226菌株诱导后出现A501T和G542S突变位点,另3株菌诱导前后penA基因均未出现新的突变位点;4株突变菌株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基因序列型都为ⅩⅧ,未检测到penA镶嵌状结构模式。mtrR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012-5616和ATCC-49226菌株在诱导前后均发生A39T突变,2012-4052菌株诱导后在mtrR编码区发生A39T突变。

结论

penA基因中的A501T和G542S突变与mtrR基因发生的A39T突变可能在头孢曲松耐药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羟考酮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组(A组)和羟考酮组(O组)。A组和O组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8 mg/kg制备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S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O组于注射LPS前1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2 mg/kg,S组和A组分别注射等容量
目的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容量治疗的价值。方法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85例,按是否采用PiCCO监测指导容量治疗,分为PiCCO组(n=37)和常规组(n=48)。记录容量治疗6和24 h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液体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肾功能情况及ICU病死情况、28 d病死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PiCCO组容量治疗24 h时复苏液体量、容量治疗6和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5岁,体重45~80 kg, 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常规组(R组)。D组于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h-1至术毕,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3 d内采用谵妄分级量表法评估谵妄的发生情况;于麻
目的采用肺电阻抗成像法评价肺复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肺通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肺复张组(R组)。R组在气腹建立后5 min和气腹结束时进行手法肺复张,复张压力30 mmHg,持续30 s。于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拔管后实施肺电阻抗成像监测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趋化因子配体(CXC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BMEC分为4组,分别加入用细胞培养液稀释的有活性的梅毒螺旋体、灭活的梅毒螺旋体、脂多糖和细胞培养液(梅毒螺旋体组、灭活梅毒螺旋体组、脂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刺激6、12、24 h,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细胞中CXCL6、CXCL8和CXCL10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Trans
目的分离培养广东地区梅毒螺旋体(Tp)临床株(GD1)并探讨其与Nichols标准株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sSNPs)的差异。方法从广东地区1例硬下疳患者皮损中分离出GD1,在兔睾丸中连续传代培养。暗视野显微镜、TP0548基因PCR、测序和基因分型多重验证传代情况。泛影葡胺梯度离心法分离兔组织并浓缩GD1。测序验证TP0443和TP0584基因nsSNPs位点。结果本研究分离培养出的GD1株为
目的评估Burnet研究所自制的IgA快速检测试剂(POC)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性能。方法利用性病中心参比实验室库存的455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IgA-POC应用性评估,标本根据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gM-ELISA)结果分为未感染组、既往感染组和早期现症组。对3组标本进行IgA-POC盲样检测,评估其对现症梅毒的诊断能力。结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Tp)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特征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自雄兔睾丸分离Tp。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后,分为实验组(Tp刺激)和对照组(不用Tp刺激),12 h后继续培养48 h,收集巨噬细胞外泌体悬液,利用差速离心法和膜亲和试剂盒提取外泌体,运用透射电镜、Western印迹鉴定外泌体,Nanoparticle trac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