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探方法在火成岩区寻找地热资源的探讨——以山西省某地区地热勘查为例

来源 :矿产与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资源具有可观的开发利用价值.火成岩区地热资源通常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度较大,单一物探方法难以达到有效探测深度及空间定位要求.本文选择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为主、瞬变电磁法(TEM)和大地电场岩性探测为辅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较准确地确定深部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含水层的位置等,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也弥补了单一物探方法的不足,为进一步工程施工及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绿色办奥契合时代要求rn2022年1月8日,新华网发了一则短视频消息《厉害了!“水立方”这样变身“冰立方”》.消息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变身“冰立方”,在泳池上搭建可拆装的冰壶赛道,承接冰壶比赛项目.近6年来,从结构设计到智能监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多个科研团队,利用新结构、新材料、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先进技术,开展了专项研究.如今,该项目可在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并实现绿色、节能、可持续等效果,助力打造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新典范.
期刊
河南省平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的天然地热流体,其水化学特征及成生环境有较大差异.研究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可以了解地热流体来源、年龄、热储温度,同时推断补给、径流和排泄更新周期,对保持地热清洁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采用稳定同位素(D、18O)的组成变化判别地热流体的来源或补给源,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3C-14C)的衰变规律判断地热流体年龄及补给更新速率,进而得出:地热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主要补给区为西部低山丘陵区,平原区地热水年龄在1265 a~39 443 a之
随着课程思政协同效应的提出,语言学习不再是单向地仅对外语展开的独立于社会政治思想之外的教学活动,语言本身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不仅是对语言的掌握和外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应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课程思政引领下的英语思辨教学符合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促进实现育人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这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与思辨元素的教学技能、增强培养创新人才和全方位育人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新疆柯坪前陆盆地西克尔—三岔口一带发现了以喀拉勒克为代表的一系列萤石矿床,为了明确该萤石矿带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各萤石矿的相互关系,总结矿床成因,通过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矿床对比分析对喀拉勒克等萤石矿床进行了研究.目前喀拉勒克已圈出萤石矿体3条,矿体走向延伸114~223 m,倾向延伸107~170 m,平均厚度为1.84~3.12 m,矿体CaF2的平均品位为33.71%~34.85%.地球化学特征上,西克尔—山岔口一带萤石矿稀土配分曲线表现为平缓的右倾特征,δEu以正异常为主,δ
旗鼓岭矿区位于粤西阳春石菉—锡山矿集区内,其成矿条件与区内大型矿床—石菉铜钼矿床类似,目前已发现了多处找矿线索,但前期工作主要聚焦于200 m以浅.部署的少量深钻均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显示该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通过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钻探验证等方面综合分析,并与石菉矿区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成矿地层层位、控岩控矿构造以及岩浆岩等重要成矿条件上极为相似.综合分析认为,旗鼓岭矿区找矿潜力大,具有寻找破碎带(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及斑岩型铜钨钼多金属矿床的良好前景.
文章主要介绍了南召县石林沟铁锰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在该区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方法进行找矿并取得成功的经验.该测区铁锰矿床的成因与岩体和断层息息相关,为准确圈定测区内岩体的边界和断层的位置,利用高精度磁法获取的数据,进行化磁极、化极磁异常垂向一阶导数和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处理,根据对磁法数据的处理结合该区地质和矿产分布特征,推断出区内4处地质体边界和4条断层,并选取重点异常区磁测剖面进行2.5D人机交互反演,反演结果与钻孔验证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次选用的磁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地面高精度磁法在该区寻找铁锰矿
沉积型铝土矿沉积环境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科研问题之一.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从宏观地质沉积相的角度分析铝土矿的沉积环境,且一直存在“陆相”和“海相”的观点分歧.从微量元素分析法入手,选择对沉积环境反应敏感的特征元素,通过统计其含量与比值,并与特征评判值比较,推断分析平果地区不同类型的矿石在形成时间、沉积环境上的差异性,并从演化角度综合考虑各个矿区的沉积环境变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①NW向的断裂体系约束着研究区二叠纪时期沉积盆地的形成,NE向的下雷—灵马断裂体系则为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区内二
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热液的运移及含矿主岩中成矿元素的富集成矿,是热液型铀矿的主要控矿因素.根据近年来铀矿勘查成果,对研究区内断裂进行了梳理,从区域、宏观、露头(岩矿心)、微观尺度分析探讨了断裂与铀矿化的空间关系及成因联系,以期为研究区铀找矿工作提供理论借鉴.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断裂有NW、近EW、NE三个方向,其中近EW向的北金齐断裂和馒头山大断裂控制区内二叠纪火山岩及花岗岩类、铀矿化的空间展布,为导矿构造;近EW向断裂的近SN向、NE向、NW向次级断裂控制了构造蚀变铀异常带以及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闪长玢岩的空
热液矿床成因机制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热液矿床石英阴极发光环带特征及其与微量元素的相关关系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石英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为矿床成因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讨论了卡林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密西西比河谷型以及斑岩型矿床中石英阴极发光环带与微量元素的相关关系及其指示意义.结果显示,在斑岩型矿床中,利用石英中Ti与CL强度相关关系可以一定程度地衡量矿床中石英的结晶温度.另外,不同热液矿床中石英Al浓度也可以用于热液pH值、结晶温度及石英结晶速率的探讨.
科技创业型企业和孵化平台共生关系的形成,能够有效促进创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共生,但鲜有研究关注科技创业型企业入驻孵化平台所产生的共生契机.以Y Combinator、创新工场和概念证明中心(POCCS)为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拓展生态位宽度、降低生态位重叠是共生关系形成的内在驱动,平台的孵化参与度决定了共生基质,以资源网络化为目标的资源互动行为等共生界面,促成了一体化共生和资源互惠共生.研究结论揭示了科技创业型企业与孵化平台共生关系的形成机理,为双方构建稳定的共生关系提供理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