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妙阳光天地,伴随儿童"一路唱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音乐需要以情感投入为基础,用心灵感受旋律,以感情赢得和鸣,努力获取来自于作品旋律之间的强烈互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是坚持以音乐教学为手段,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兴趣、增进鉴赏和陶冶情操的同时,营造和谐愉悦的成长环境,更好地开启智力、激发创造力,为提升他们的专业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打造奠基工程。
  【关 键 词】小学音乐 新课程理念 快乐教学 实践与探讨
  在学校音乐教育过程中,由于长期采用俗套的"教唱式"课堂教学方法,致使音乐本身所蕴含的魅力难以得到释放和展示,学生对音乐的激情、欲望和满足感同样受到了程度不等的抑制,课堂教学一直无法真正地活跃起来,这种手段单一、信息量少、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僵化已久,犹如令人生厌的"八股文",把音乐固有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消失殆尽,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育事业的深层次发展。以上所说,自然就成为新课标理念下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攻击点。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小学音乐教改创新的实践与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期求商榷指正,以作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儿童在教学中享受音乐之美
  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课程,其魅力不仅表现在作品内涵之美、音律悦耳之美和表演形式之美,还深深地体现在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和升华品德等方面,能够无可比拟地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掘和释放音乐作品魅力及其教学魅力,创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境氛围,让学生在自觉参与音乐学习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感悟音乐之美,努力满足他们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各种需要,真正实现"以美激趣""以美激活"的最佳学教状态。例如,在教学"春天的歌"内容时,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地演示了与《滴哩嘀哩》相应的美妙情境,让学生在花红草绿、山清水秀和黄鹂对歌中身临其境地欣赏到春天的旎旖风光。接着,在MTV中让学生一边充分感受音律之美,一边"追逐春天"。从学生的眉色体态上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绪在音形像的综合作用下得到了逐步感染。有了先声夺人和引人入胜来铺垫心底,不难想象,成功地教唱一首完整歌曲自然会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二、引导实践互动,让儿童在教学中感悟音乐之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意思是说学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孩子们着想,教化和鼓励他们成为有一定专业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促使他们能够从音乐中享受乐趣、得到启迪、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快乐教育"的原则,努力放大教学效应,在努力实现師生互动的同时,还要让孩子们的人和心与音律互动起来,与作品的丰富内涵互动起来,从中享受乐趣、获得美感。例如在教学《我也骑马巡逻去》内容时,虽然小学生学唱得很快,但是发觉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唱得缺情少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一步激发他们:"小朋友们有谁去过大草原呢?你们当中谁骑过马呢?或者谁对大草原比较熟悉的?谁能说一说骑马的感受?"虽说没有一个人去过真正的大草原,也有许多小朋友没有骑过真马,但是此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笔者再趁势"再烧一把猛火":小朋友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唱着歌儿"骑马"闯进"大草原"吧!课堂上顿时群情兴奋起来。于是一群小"游客"在"导游"的指挥下,骑着各自的"大马"在"大草原"上"巡逻驰骋",那歌声充满了热烈的情感,洋溢着无比的美妙和欢乐。
  三、发挥社会功能,让儿童在教学中体会成功之美
  除了丰富的表现力之外,社会化功能也是音乐艺术学科的显著特征。在今年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掀起了"红歌大家唱"的庆祝热潮。作为专业音乐教师,在这次长达近两个月的"红唱"活动中,我既是校内两个年级组的"执行导演",又是校级队的"总导演"。在校内活动中,相对而言是比较顺利的,本人负责的各个中队都获得了较好成绩。可是在组建校级队进行练唱过程中,按照学校领导要求,着实花费了相当的精力。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两天后参加全县大赛的关键时刻,有3名小学生被抽调到舞蹈队参加表演。无奈之下,我只好另觅人员进补校级队。因为没有经过同样强度的训练,3名候补难以紧跟上来,他们因心理负担而态度消极起来。为此,我一方面"开小灶"补习,一方面竭尽激励手段为他们释放思想上的压力。最后,我校以《红星照我去战斗》一举夺得小学组红歌大赛一等奖。成功的唱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许多学生从此疯狂地爱上了唱歌,校园内外可谓歌声不绝于耳,如今的音乐教学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历史上有"歌曲振奋民族精神"之说,我校也因"唱歌促进校风"而赢得社会上的良好赞誉。
  四、坚持爱心施教,让儿童在音乐中增强人性之美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整天面对的是一群群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儿童,那纯真可爱的样子,总是显得非常地生动活泼。他们的童心充满着热切向往,就像是一张崭新洁净的白纸,等待我们去认真描绘;又像是一直羽翼未成的小鸟,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无论其学习态度如何、学习成绩怎样,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成长环境,这就要求各科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爱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课程教学中投入真情实感,努力用自己的拳拳爱心,促使学生从中能够发现、感受和增强许多美好的东西。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善意的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等等,都是爱意在流动。有一次,在教学《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课堂上,笔者一边范唱一边用手去向学生传递爱心,在不经意间轻轻捋着一个女学生的发辫时,她竟然肩头啜动起来,我这才意识到她妈妈几年前因交通事故丧生的事情。就在短暂沉寂的那一刻,班级里竟然产生了"多米诺效应",许多女孩因为她的不幸遭遇而流泪低泣。接着,老师被感动了,男孩被感动了,全班所有人都被感动了。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个女孩得到大家的热心帮助。那一件半新的连衣裙、一双普通的鞋子、几个贴心的粽子,不都是人性美的最好展现吗?
其他文献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在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和生物教学实践中,课题小组成员尝试着把“从做中学”作为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小组讨论、班级汇总的一般步骤,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让学生“从做中学”,能让教师更好地指导着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小组之
摘要: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从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中所获得的跨文化知识也较少,英美文化专业课程,跨文化知识的欠缺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对英语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需求日益提高。针对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讨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对策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学习和探索。美术课堂中教师通过愉快教学创设快乐课堂,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  一、愉快教学的涵义和作用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早在古代教育家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主要通过教学中用生活化的例子导入,教学,练习给数学课堂增添生活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例子 学习兴趣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现实生活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数学教学应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 要】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之大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来说,初三这一年就决定了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人生幸福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初三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承担着更重要的实质性责任。那么如何进行初三班级文化建设呢?我觉得应该将“激励”作为初三班级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初三有效的激励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增强信心,让学习弱势的学生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三 激
风雨十六载,几度夕阳红。悠悠作文路,尽在笑谈中。  在“读”“说”中教会学生“写”作文,这是我的想法和做法,学生因此而受益。  ——前言  时光匆匆而过,回首十六载的语文教学工作,疑问、感慨多多。“学贵有疑”,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更需要在疑问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求出路。在先指导后写作的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近几年又出现了过程式作文教学,更多的注重了学生作文的实践体验和实践收获。注重了过程的动作、语言、
Helen Keller is known as American blind and deafwriter, educator, philanthropist and social worker,who also masters five foreign languages and is famous for her indomitable willpower. That was what I
主题内涵  气象学家洛伦兹曾提出蝴蝶翅膀偶尔的一次扇动就有可能引发一场风暴的袭来,即所谓的蝴蝶效应。而我想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能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火花,用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来激活我们的课堂,让教学内容以生命状态呈现,那必将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提升主动探究的愿望,由此带来的将是学生思想上的一次“革命”。  背景:思想舞台熠熠生辉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给学生
【摘 要】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教育的方式本质上是多渠道、多元化的。但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上看,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对语文教育影响重大。因此,本文将对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分别是:新鲜感、轻松感、愉悦感、成就感、平等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关于有效教学  做语文教师已有几年,在一线工
一直以来,从事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历史之趣、历史之美。历史的宏大、深邃和源源流长,促使我在教学工作中总想找到一种方式,把这种感受通过课堂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进历史古巷、感悟时代变迁、学会以史鉴今,增加他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深思,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把沉寂的历史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