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和谐 诠释经典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8日,由中国合唱协会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和谐的天空——田晓宝合唱指挥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从其与众不同的名称上我们不难看出,音乐会着意突出了“合唱”和“指挥”两个主题。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作为我国合唱界为数不多获得博士学位的指挥家田晓宝将这场音乐会视作展示自己三年博士研修成果的一场汇报演出。
  作为近年来中国合唱领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指挥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田晓宝曾先后获得“第五届中国合唱节演唱金奖”(2000年)、“第十八届国际舒伯特合唱比赛特别大奖”(2001年,奥地利)、“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银奖”(2004、德国)、“中国音乐‘金钟奖’最佳合唱指挥奖”(2007年)等国内外的重大赛事的奖项。虽然有众多荣誉在手,已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的田晓宝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为了使自己的合唱指挥在技术和艺术层面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提升,2003年,他又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合唱指挥大师严良堃先生(指挥专业导师)和邱紫华教授(美学理论导师)攻读博士,并于2007年并取得了博士学位。此次头顶“博士帽”的田晓宝率领近300人的庞大队伍进京演出,立即引起了京城音乐界特别是合唱领域的广泛关注,演出当晚,很多专家、学者都到场观看了音乐会。
  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本次音乐会相较于一般的合唱音乐会多了一层学术的意味。在选曲方面,上半场全部为外国曲目,这些作品用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演唱,从风格上更是涉及了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古典主义乃至现代等多个时期。下半场则是包括合唱团保留曲目在内的中国合唱音乐经典。如此的曲目安排,使得整场音乐会像是一部精炼的中外合唱艺术发展简史,同时更考验着作为指挥的田晓宝对于多种语言、合唱技巧以及艺术风格的驾驭能力。
  音乐会的开场曲目《爱在何方》就给人的感觉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这是法国管风琴家兼作曲家杜吕弗雷于1960年根据格里高利圣咏创作的一首合唱。作品将原来格里高利圣咏的单声部旋律配以现代的和声手法重新加工,并以混声合唱的形式呈现,使作品在保留了原来庄严、肃穆的气氛的同时,又创造出了纵向丰富多彩和声变化以及人声音色的和谐与对比。田晓宝对这部作品的处理细腻、精致,合唱团员们对指挥的意图表现得也相当到位,演唱音量不大,但又具有相当的穿透力,特别是各个声部作为一个整体,音色统一、配合默契,演化出清亮、透彻的和声音响,很快就使现场听众的心随之沉静下来,并随着台上美妙的歌声进入了宗教音乐所特有的圣洁、超脱的氛围之中。第一个作品就发挥出色,让听众对后面的作品充满期待。,美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首作品是《银色天鹅》和《爱的使者》。前一首是英国早期作曲家奥兰多·吉本斯所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英国牧歌,后者则是匈牙利作曲家科达伊根据意大利14世纪的诗文,运用16世纪的作曲技法创作的一首意大利牧歌。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世俗声乐体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欧洲腹地的德法等国的牧歌创作中复调技术已经高度成熟,而地处欧洲外缘的英国、意大利等国的牧歌却更多的保留了世俗音乐的清新和朴素,以旋律优美而见长。田晓宝内敛、细致的指挥风格似乎十分适合演绎此类室内型的合唱作品,通过这两首文艺复兴风格的合唱作品,他再次向听众展示了自己在音色控制、色彩调配方面出色的控制力。
  选自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的唱段“为圣婴降临”和莫扎特的《安魂曲》选段“眼泪”“主耶稣基督”是上半场的两个重头作品。同为宗教题材的作品,经过了新教运动洗礼的巴洛克之后的作曲家此时的宗教情感更加真挚、自由,他们在作品中往往融入更多的个人情感。这两首作品分别作为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宗教题材合唱的代表作,音乐风格也更加富于激情、更加人性化,充满了戏剧性的情感表达。乐团在这两个作品的表现上,在音量和风格把握上都显得“温和”,如果能够再放开一些,相信会产生更动人心魄的效果。此外,对于作品中的复调段落,乐团在声部的衔接和音色的对比上也稍显粗糙。
  接下来的根据日本传统民谣改编的合唱《樱花》(若松正司编曲),以及美国黑人灵歌风格的《到我要你们去的地方》(保罗·卡德威厄、辛·依沃里编曲)、《不能坐下》(格温尼丝·沃克作曲)等由当代作曲家编创的现代风格的作品,向人们展示的是合唱团对于多种音乐风格的驾驭能力。上半场最后一个曲目——由年轻的美国作曲家艾立克·怀特克雷创作的《倾盆大雨》,这部作品虽然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但是旋律清新、自然,特别是演唱中合唱队员以响指模仿雨滴,以铝箔的晃动和鼓声模仿雷雨的音响,使作品充满了想象的乐趣,一改以往现代作品艰深、晦涩的印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半场的作品全部为中国作品。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改编作品:湖南民歌《马桑树》(陈朝汉、田晓宝编曲)、东蒙民歌《牧歌》(瞿希贤编曲)、甘肃民歌《夜夜里晚夕里梦见》(黎英海编曲)、哈萨克民歌《嘎哦丽泰》(杜鸣心编曲)等。这类作品在创作上,都是以现代作曲技法将合唱的多声思维与中国民歌的优美旋律完美融合,试图用合唱展现传统民歌特有的风格意蕴。另一类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的创作歌曲,《山在虚无缥缈间》(韦翰章词、黄自曲)、《黄河大合唱》选段“怒吼吧!黄河”(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大漠之夜》(邵永强词、尚德义曲)、《葡萄园夜曲》(吴国平词、陆在易曲)、《雨后彩虹》(于之词、陆在易曲)、《工尺谱游戏》(黄汛舫词曲)等。这些作品大多以抒情、柔美为基调,配合田晓宝对音色细腻的处理,将作品中所蕴含的动人、恬静表现得十分传神。在下半场的众多曲目中,尤以《工尺谱游戏》和《大漠之夜》给人印象最深。《工尺谱游戏》是由武汉音乐学院黄汛舫教授创作的一部充满民族情趣的合唱。作品用工尺谱唱名: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代替西洋的首调唱名,并以工尺谱唱名为虚拟化歌词与对应的曲调相结合,音乐上采用调式交替、调式转换和民族和声等技术,着意凸现汉字的“音响”魅力。音乐加入念白的部分,使作品更有音乐情趣。这一作品一直是华中师大Tian Kong女声合唱团的保留曲目,她们的演唱轻松、俏皮,咬字清晰,在众多抒情风格的作品中演出显得独树一帜、十分出彩。《大漠之夜》是西北作曲家尚德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近年合唱舞台上演出率极高的一部佳作,众多知名指挥和优秀合唱团对这部作品都有过出色的演绎。作为最早演出这部作品的团体,2000年田晓宝曾指挥华中师范大学合唱团演唱此作品,并获得了中国合唱节金奖和作品奖。时隔多年,他对这个作品的处理显示出一种独到的理解和感悟。田晓宝版本的《大漠之夜》,挖掘出了作品中蕴含的不同层次的内涵,在优美、朴素的旋律下,使作品散发出大西北音乐中特有的悠远、苍凉的内在张力。让人略感遗憾的是,在中国作品的部分,新作品不多,只有《越调·小桃红》(杨果词、曹冠玉曲)一首为首演。
  当晚的音乐会上,共有华中师大Tian Kong女声合唱团、武汉Tian Kong混声合唱团、中国广播之友合唱团和北京日报社合唱团四支乐团参与了演出,并表现出了上佳的水准。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华中师大tian kong 女声合唱团,这支由华中师大各院系学生组成的合唱团自成立之初即由田晓宝负责训练指导。虽然由于学生的流动性,团员时有更替,但乐团在田晓宝悉心的指导下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准。田晓宝也正是率领着这支队伍,南征北战,在近年的一些国内外的一些大赛中斩获多个奖项。从音乐会现场的表现来看,经过长期的磨合,团员与指挥之间展现出一种特有的默契,对于指挥所要表达的意图合唱团都能够精准、轻松的传达给观众。此外,武汉Tian kong混声合唱团也值得一说,这支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9月,团员多来自武汉市大中小学教师、学生以及音乐爱好者。虽然成立仅仅3个月,可是对于多种风格的作品的演绎、对于声音的控制都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虽然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稍显粗糙,但也少有新团的青涩。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指挥田晓宝在合唱技术训练方面的高质量、高效率。
  我曾多次看过田晓宝的演出,他的指挥幅度不大,动作简洁、规范,点到为止,在指挥风格上看应属于“冷静型”,多少带有一些理性的“学究气”。我以为,评价一个指挥的风格,一个是看对作品的处理,另一个则是舞台上的临场表现和即兴发挥。前者要的是指挥家全面的艺术修养和对合唱技术的准确把握,是台下的“慢工細活”;而后者则是要求指挥家时刻保持音乐的敏感和求新求变的热情,往往是演出现场的“灵光一现”,就带给观众意外的惊喜和难以忘怀的享受。像严良堃、杨鸿年等艺术大师的现场指挥,音乐出色之外,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人魅力,看他们指挥本身就会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如果能在这个方面加以改进,已经在学术上登上一个新的高度的田晓宝,应该可以在追赶前辈大师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张萌 《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6级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杜鸣心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杜先生80华诞之际,中央音乐学院于2007年10月20日举办了“杜鸣心先生从事音乐创作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上,诸多专家、学者对杜鸣心先生50年来音乐创作、音乐教学生涯中多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我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拿国家的工资,当然应该很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让同学们在我的课中有更多的收获,这
承与发展这个课题是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细胞的永恒主题,传承与发展也是国家软实力建设中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这个问题体现在中国二胡演奏艺术,涉及演奏、教学、创作、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乐器改革、普及教育、市场运行、媒体宣传等各个方面。处在社会转型期之中的中国二胡演奏艺术,面对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文化的百花齐放、新思维与传统理念的对抗、欧洲传统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互诉,呈现了良莠
由中国音乐学院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共同主办、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7日至9日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音乐期刊编辑部等75家单位的16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广州大学邓成明副校长、中国音乐学院宋飞副院长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研讨会收到论文133篇,分设“主旨发言”与“专题研讨”。冯明洋
一、传统的含义及二胡传统作品的  基本属性  传统是什么?根据本人的理解,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特定社会人群,在其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传承、沿袭下来,具某种特定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胡是一种民族器乐表演艺术,传沿下来的二胡传统作品是历代二胡人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体现,其文化属性离不开“中华民族母语”这个基本特征。首先,它体现了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如重视旋律美的线性思维等;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藏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已硕果累累。本文所评述的王华著《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①,是近年来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之一。它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深入、系统地对西藏热巴艺术活动进行的专题性研究。综观该著有如下特点:  一、运用历史文献学与口述文本,对热巴的历史源流与形成问题给予深度梳理与考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有
新疆古称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地,是古代连通阿拉伯、波斯、印度、蒙古及中国之间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信仰聚集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普遍。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各区域、各国不同文化在此交流、融汇。从而使新疆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融合等特点,形成众多文化交相辉映的奇观。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是如此,
萧友梅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过程中资历最老、学识最丰富的第一代音乐家的代表。他曾是北洋政府国歌的作曲者,又是当时北京3所国立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办人、实际工作的领导人,也是当时中国音乐界最重要的一位活动家。这样的身份,以及他所处的时代,使他经常要通过“讲话”、“作文”等形式向社会发表他对音乐的见解。而且,他的这些见解无疑对当时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起了较深的客观影响,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音乐教
一  唱歌时如何做到吐字清楚、准确、自然,如何处理好声音与吐字的关系做到字正腔圆,以及如何做到语言既富有美感又具有感情色彩和韵味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学习声乐的人。在实践中我经常听到有些学习美声唱法的人说,外国语言有利于歌唱,而中国语言(汉语)的吐字很难,甚至认为中国语言不太适合歌唱。因此,有些人不太愿意演唱中国作品。  为了解决歌唱的吐字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有专门的论述,尤其是有关中国语言(
何有些音乐得以隽永流芳?为何有些音乐常为过眼云烟?众多音乐作品因何产生高山流水和下里巴人的区别?人们通常想到的答案是关乎于“深度”,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人们已经默认了,音乐可以深刻。“深度”不代表伟大,却在一般评论性的语境中成为美与伟大的代名词,当音乐作品被贴上“有深度”的标签时,就已然被作为伯乐们赋予了厚重的意义。“深度”让音乐在时间的冲刷与实践检验的过程里磨砺出金子般的光泽,并在艺术发展的历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音乐生活日益丰富,演出市场空前繁荣,与之密切相关的音乐评论事业亦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亟待反思与改善。有鉴于此,“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主委会主办了“2014上海·音乐评论与中国当前演出业态发展前沿论坛”,于2014年5月18日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南厅举行。论坛针对当前中国音乐演出和评论状况,特邀众多相关专家学者、业界经营者和媒体人士,共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