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当堂训练”方法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7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指先让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开始自学,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出示相关题目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然后让学生“兵”教“兵”,互相指正。在全体学生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再由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讲完之后留一半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校引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已近四年,虽没有强行要求教师平时授课必须都“一刀切”按照“一二一”(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将一节课分为“学习目标”、“定向自学”、“精讲精练”、“当堂检测”四个教学步骤),但是从校内外各层次的公开课、研讨会来看,“当堂训练”早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各位教师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课堂上)的必备环节。
  从当堂训练的目的来看,当堂训练要求训练直接针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训练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实现全体学生素养的共同提高。
  从实施情况来看,教师们当堂训练的意识已经养成。但是从训练内容的难度和题量上来看,往往把握得不够好,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尤其对于语文来说,训练的题型有时跟教学目标的确定关联不大。比如以散文《背影》为例,教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阅读全文,学生能读写文章中的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把握文章的线索领悟文章的语言美、亲情美;3.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这篇文章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课堂主体部分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压缩在30分钟内草草收场,然后开始一个关于家庭温馨时刻的描写小练笔,从内容上来看,通过动笔回忆家庭生活细节,加深对亲情的理解,但是从目标的实现上来看,并没有对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得到更明确的训练。
  张淑萍老师“在上《出师表》(第一课时)时感触颇深:刚一开始,我按这种教学模式出示教学目标:1.疏通文义;2.领会诸葛亮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朗读),对照注释小组内疏通文义,接下来对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最后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做讲解,再做检测。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还不错,但是缺少了一种语言、意象、意蕴等综合性的艺术美。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美,就是由感性到理性的美未挖掘出来,对诸葛亮那种声泪俱下,撕心裂肺的赤胆忠心未领悟透彻,因而感悟不到文学鉴赏的魅力。上完课后,我感觉到这不是一堂成功的课!我想,这样的课时间长了,学生会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吗?”(引自张淑萍《语文教学中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几点思考》)这是很多语文老师授课时的共同的困扰。在一些不得不训练的公开课上,有的教师往往用非常简单的语文字词或课文词句的填空题等对于教学目标没有任何意义的题目敷衍了事。
  我校校长明确指出,语文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实际灵活选择训练内容和训练次数,可以一课时一次,也可以一课上完再训练。
  训练是不可不为的,总不能只管自己上完而不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但是针对语文课堂,不同的语文课型甚至不同的文体应该设置怎样的训练题目呢?经过近一年的思考与探索,我将常用的也较有效的语文当堂训练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写作类训练
  阅读教学应该何去何从?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阅读课上,教师先通过阅读教学最终落实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改写|续写|扩写|缩写类
  改写一般被用于文体或改变叙述视角,用于加深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角色性格的揣摩。比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为加深对人物性格和主题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改写任务,让学生尝试从于勒的角度叙述故事,学生从于勒的两封简短的家信中推测出物的性格,然后据此推测出于勒虽然不擅理财,但重视亲情的性格特点,与“我”的父母的重财而轻义的性格形成对比,深化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这样的改写,学生要领悟原文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才能心中有数。
  续写不仅有改写的效果,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同是《我的叔叔于勒》的当堂训练,我在另一个班进行了续写尝试。我请学生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再想想这样设计的理由。学生的表现十分让人惊喜。有的认为可以设计“于勒”其实是一个在和船长唱双簧的富豪,用后来的大白真相加深对父母的讽刺。有的认为可以写我的父母后来多年以来因为没有与于勒相认而心怀愧疚直到死去,表现父母亲情未泯却又迫于现实而无可奈何。有的认为写我后来也变成一个像父母那样的人,表现家庭教育的影响,等等。
  再比如《羚羊木雕》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请学生思考后写出“怪谁”,使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扬弃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扩写主要在记叙文或散文中被作者刻意省略的环节或细节,比如《羚羊木雕》中写到万方与“我”换裤子,我请学生扩写文中的“我”与万芳此刻的心理活动。扩写还主要用于文言文或诗歌教学中。教学温庭筠《望江南》时,我请学生对词作内容进行扩充,通过想象将人物形象、内心思想演绎得更加深入。
  缩写往往用于浏览课文后的概括和复述,对于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和精练语言很有好处。
  在现实课堂训练中,以上四种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比如《望江南》,我还请一组学生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对扩写作文进行人称改写,深入理解人物心理。再比如復述式的缩写也可以同时要求改变人称。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概括时要求学生从父母的角度对故事进行概括等。
  2.仿写类
  仿写适用于语言精美的课文,类型如仿句式:《散步》一文中对称句式的仿写;仿修辞:《春》中比喻的仿写,《济南的冬天》中拟人的仿写;仿文体:《陋室铭》中对“铭”的仿写;仿选材、仿思路结构、仿手法……
  3.自我小结类
  课堂内容完成后一般教师都会对课堂要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记忆。但当堂训练中,这一环节完全可以交由学生完成。比如《隆中对》第一课时学生通过读发现的生字词或难句均由各组板书在黑板上,讨论完成后自行笔记,到了当堂训练环节可以由学生对黑板上的各类重点进行小结。再比如《与朱元思书》完成教学内容后,在当堂训练中由学生以书信的形式(“炳烛挚友话美文”)谈谈刚学习这篇课文,既是复习书信的形式,又是记忆课文内容。
  4.口头作文类(选材类、思路整理类、)
  有时课堂教学任务较多,教师没有太多实际时间交由学生动笔写,口头作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当堂训练的方法。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构想要通过口头语言表现出来,既考査了口语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作文能力。通常再由学生在课下对课上思路整理细化、再创作后呈现在书面上。
  二、表演类
  对于人物形象特点鲜明的写人叙事类的文章而言,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情节及人物性格的揣摩兴趣,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研讨课文。
  1.再现表演类:包括表情朗读和脱文本表演。教学《散步》时对于生活化细节入文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学生很不理解,我表演“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袋”,请学生看表演谈理解,学生很快理解母亲对孙儿的慈爱。再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关于阿长“切切察察”的细节,学生表演了阿长的手势后,一致认为这是一个爱说人是非的妇人,鲁迅当时很不喜欢她。
  2.理解表演类。有时课文中人物语言不多,或受叙述视角的限制,无法完全叙述,这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揣摩人物后通过想象编写台词再表演。比如《孙权劝学》时请学生将课文改写成两幕剧后表演,深入体会孙权善劝。
  3.背诵表演类。表演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能激发兴趣的活动方式。学生通过小组配合的方式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加深后,有利于后续的记忆与背诵。比如《核舟记》,我请“导演”选角,根据课文内容陈述了选择这一同学的理由;演员根据自己的角色要求进行扮演;观众对所有演员的表演进行修正和点评。最终全班一起看着眼前活生生的“核舟”齐背课文,效果非常好。
  三、文体训练类(复习课)
  以上各类当堂训练的方式都比较活泼,形式多样,选择和组合都可以十分灵活自由。只是在复习课时,当堂训练才稍微严肃一些。针对各知识点、各类文体的复习,往往讲解分析整理归纳之后就要以练习巩固以上方法,这一方法最普遍,在此不再赘述。
  曾有教师在施行高效课堂时,以为当堂训练太过枯燥,使整节课学生都过于沉闷,虽然自主,但未必高效。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一些较活泼的训练方法,与诸君共勉。
其他文献
摘 要: 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成熟,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对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程 形成 发展 成熟  一、形成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起义运动结束后,他特别强调要重视文化工作,
摘 要: 乐思作为音乐的灵魂,尤其是在小提琴演奏中显得尤为明显,它表达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整个小提琴的演奏效果的优劣。在小提琴演奏中,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以纯音乐的呈现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为主,因此对演奏者的乐思表达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实际的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仍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小提琴演奏为出发点,探讨乐思表达在这其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
摘 要: 在中国早期的几个封建王朝衰亡之际,随着土崩瓦解之声,高悬于一座座巍峨宫殿上的一枚枚瓦当,像一朵朵艳丽的艺术奇葩,在秋风摇撼中,纷纷陨落尘土,沉淀于华夏古老文明土壤深层之中。今天这一枚枚沉睡地下千年的瓦当,其艺术价值并不因时间的久远而逊色,其历史价值并不因封建王朝的离析而湮灭。相反,这一枚枚瓦当就像一面面镜子,透过这一面面镜子,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的万象。这面镜,汇聚了中国古代的各方面文明成果
摘 要: 翻译在体现原作风格的基础上要发挥译者主体性已成为译界共识。这种发挥如何体现才美?结合翻译理论,对照日语原文,具体比较《挪威的森林》两个中译本,可以看出译者性别及个人风格对主体性发挥的影响。林译本在尽量采取顺译、有意模仿原作的基础上,注意巧妙利用自己深厚的语言功底,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形与神。赖译本通过加译人称代词,突出单音节动作动词等,给原文增添了一些个人气质、女性气息。  关键词: 译者
摘 要: 大学语文是目前多数高校都要求开设的一门人文类必修课,目的是提高高校学生,尤其是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但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往往沦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翻版,将区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发扬区域文化作出一定的贡献,可见将区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区域文化 素质教育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是目前国内高校除汉语言
摘 要: 高中语文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有效运用更是教师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一直是我国教育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深化高中语文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