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聊天才是正经事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d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可,1978年生于四川,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现工作并生活于北京。早期的创作风格清新、可爱,作品侧重个人情绪表达,被认为是“新卡通一代”的代表。她的个展包括“梦 露”“密林”“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群展包括:“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
  2010 年之后,作品脱离个人的生活经历,转向对文化名人的图像研究。在对黑塞、塞尚、卓别林等文学家、艺术家、演员的研究中,陈可在阅读“他者”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的情感力量和灵感来源。

  这组作品缘起于我和父亲聊天的愿望,因为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好好聊过天了。
  我是一个工作狂,总是把自己陷在工作室里,和家人见面都在晚饭时间,聊起来也只限于天气、物价等生活的皮毛;父亲本就沉默寡言,当他会使用微信之后,话就更少了,在家也总是抱着手机。我们都不善社交,骨子里又很敏感,越是面对在乎的人越不敢直抒胸臆,不经意就与周遭的世界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就这样,尽管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我和父亲却用日常生活代替了沟通,知道对方关心自己就够了,然而却总觉得有什么横亘在我们之间,不可逾越。
  从事多年艺术创作,我常思考艺术对于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却也在无形中成为我逃避沟通的一个借口。我意识到,无论多么伟大的艺术都无法代替人与人心灵的碰撞,它不应成为隔阂的理由,而应是交流的手段。对我而言,高呼为艺术而艺术过于空泛,我也不希望把艺术钉死在纯理性的思辨中,艺术与人、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更希望它成为个体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信使。

  这次的展览正是一个契机,它使我以突破所谓的忙碌与情怯,为我和父亲预留出专属的时间,跳脱出彼此熟悉的生活模式,直面沟通“易”或“难”。我与父亲聊天、为他作肖像,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线索,却发现艺术始终贯穿在我与父亲的生活中。
  我的父亲画国画,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小时候我常看他作画,也被教导背唐诗、练书法,但他并没有教我“简笔国画”,也没有透露出要我继承衣钵的意思。后来我考了美院的油画系,接触到西方的当代艺术,立刻沉迷其中,似乎与父亲背道而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快要进入不惑之年时,却逐渐对古代艺术以及蕴含在作品中的“道”产生了更多的认同和体悟,由此我开始进一步思考自己作为“中国艺术家”有别于西方的部分,而这也许是我童年经验的另一种映射。我意识到,我与父亲的对话也许从未中断过,艺术就是我最好的沟通方式,它帮助我理解父亲,也帮助我理解我自己。因为,我们是那么的相像。
  这组作品是我与父亲对话的成果,我将生活的碎片拼贴、嵌入了创作中,通过文字、现成品、绘画等各种形成去阐释我对青春、个性、家庭、衰老的感受与思考。它们作为一种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容器,承载了我对一个生命体近距离的观察与体会,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自身的觉知。我也希望借此筑起一个巨大“空白”的场,使观众在这个场域中触发自身的想象,获得自己的体悟。

我的日记


  《脸》
  小时候的记忆中,爸爸的脸是不苟言笑、威严的脸。随着我逐渐长大,角色反转,我似乎成了家庭的中心,穿梭于各个成员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女儿、妻子、母亲,好像只有在工作室独自一人时,才又回到“本来的我”,但这个“我”也许并不存在,也是自己虚设的角色。
  或许是因为身体的原因,爸爸脸上常浮现出一种忧心忡忡的神情,这让我莫名紧张,平时它一闪而过,我可以逃避去直视它,今天却需要直接面對,这种压力让我升起了一种无名的烦躁。
  不知怎的,话题落到家里的琐事上,我突然加快了语速,以一种教导的口吻絮叨着吃剩菜的危害,爸爸在此期间一言不发,偶尔为自己辩解几句,等我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问题时,已时近中午。送走爸爸,瘫坐在沙发上,我不由为自己上午的态度而羞愧,这哪是陪爸爸聊天,让他不舒服地僵坐在那儿,还要承受我的语言暴力。
  (2018年7月7日)
  《连接》
  时代轰隆隆向前,一切太快,常常觉得自己跟不上速度。和爸爸一样的内向也让我不太适应新的社交媒介,作品似乎是连接自我与外部世界最方便也最适合的通道了。每个人都在寻找这种连接,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
  (2018年9月19日)
  编辑:沈海晨
其他文献
我和张明远靠在沙发上,他困了,眼晴有点睁不开。   我突然问,你喜欢我吗?他想了想,头枕在胳膊里,很小孩的姿势,看着我的眼睛,说,喜欢。他接着问,你喜欢我吗?我说,喜欢。他不肯罢休,问,有多喜欢?我说,从这里到月亮那么多。反问他,你呢。他又想了想,说,那我喜欢你,是从这里到月亮,再回来。   我笑,摸着他的头发,他睡着了。我点支烟,半靠着,另一只手仍在抚摸他。他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好皮肤,
小说《红楼梦》里出现了不少洋玩意,是中西交流的见证。  贾母经常在看戏时拿出眼镜望一望,这眼镜在当时可不是寻常之物。世界上最早的眼镜诞生在13世纪的意大利,后来在欧洲贵族之间广为流传。眼镜一般都是用玻璃制作,而玻璃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贾母生日时,连皇帝和娘娘的御赐品也觉得平常,却唯独对粤海将军送来的一套玻璃炕屏视若珍宝,可见玻璃的珍贵。玻璃尽管稀有,在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却已司空见惯。书中描写了
性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地在性生活中尝试新的“花招”才有可能让彼此间的性爱更加和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专家推荐的性爱9式吧。   第一招:取悦自己和取悦对方一样重要   有时候,女性因为害怕对方无法获得满足,因此尽力配合对方的需要。但是性爱其实是双方的施与受,如果一味满足对方,到头来女性会变得憎恨“那档子事”。女性应该直截了当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需要,不需要有罪恶感或不好意思,因为
飞机的安全检查工作特别重要,因为飞机在天上飞是没有多少依靠的,罪犯对飞机或驾驶员的小伤害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大案件。因此,近年来恐怖分子常常在飞机上作案。由于机场安全检查部门对普通炸弹的识别已经十分娴熟,恐怖分子开始选用一些伪装的难以检测的液体炸弹。为此,各国机场开始堵截那些可能流向飞机的恐怖液体。  我国民航总局规定,从2007年5月1日起,我国各机场开始执行《关于限制携带液态物品乘坐民航班机的
进取的人生像太阳,但我只想做个月亮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这是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结尾,孙少平出院后,独自一人悄然地离开省城,回到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去拥抱他那“平凡的世界”。  我和学生共读《平凡的世界》后,学生对这个结尾提出质疑:孙少平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应该选
领导干部讲话场合不一定是事先设计好的,有时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与事件,此时如能及时应对与化解,可提升领导的形象与风采,反之损伤也极大。在突然而至的问题面前能否言到位,反映的是一个领导内在的智慧与对群众的情感。
第一次主动想起来给母亲充话费是在去年,看到QQ红包里的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攒够了10元,就顺手给母亲充进了手机。没想到几分钟后收到母亲的信息:“闺女,刚刚突然收到10元话费,肯定是哪个人粗心充错了号码,嘿嘿!”母亲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喜悦,好像是捡了大便宜。我突然发觉自己不是一个心细的人,从来没有主动给过父母什么,以至于我给她充的话费,她竟然误以为是陌生人充错了。  几天之后,我又给她充了一次,不出所料,
一  李小全和小兄弟张群喝完酒已经是夜里11点了,回家只见5岁的儿子李晓和衣睡在床上,没有老婆韩红的身影,尽管他早料到了,心里还是十分气愤,借着酒劲一脚把椅子踢翻了。儿子被惊醒后,只睁眼看看,又睡着了。  李小全是区园林局的一名职工,而他的老婆是这个园林局的副局长。他们的婚姻还是园林局茶余饭后的“话题”呢。  李小全今年刚满30岁,而他的老婆韩红已经38岁了。李小全因为是园林工人,日晒雨淋皮肤是黑
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塔尖倒塌的那一刻,太心痛了!”然而,在大火尚未扑灭之际,国内大量不堪的评论和声音就蜂拥而来,有的以百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做对比,称这次文明之殇是圆明园的轮回,叫嚣“烧得好”,对这场灾难拍手称快;有的觉得因西方文明被毁而难过的人在瞎操心,炫耀着自己的轻率和无知。原来,灵魂的堕落是比火灾更悲伤的事。  虽然这场灾难过后,两座被视为巴黎圣母院门面的钟楼
琴棋书画,柴米油盐,大雅大俗。人活着不易,要活出一番境界来更是难上加难。  格调意味着超拔、不羁于凡俗,如竹节临渊,或削为笛或截为箫,或激越或凄清,人间能得几回闻?平常心是道,是脚踏实地所攀缘获得的梯阶,是小憩时兴之所至的点化,俗中求雅,胜若登山后的豁然开朗,一抹柳暗花明装饰了意外的风景。每每遭遇此等奇人美事,过目不忘,音犹在耳,总要一遍遍地赞叹于人心高深。总要在独居返照之际品一品,以对待隐去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