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foni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外半规管嵴帽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外半规管嵴帽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急性期眼震及残余症状是否对治疗敏感,能否降低其复发。方法纳入2017-09—2019-09安阳地区医院90例外半规管嵴帽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Gufoni手法复位,治疗组在Gufoni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比较2组眼震持续时间,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复发率及复位后当天、第7天、第30天的眩晕障碍量表(DHI)得分。结果治疗组眼震持续时间中位数为4 d,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2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评价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2018-01—2021-0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UIA患者82例,经过HR-VWI成像,观察动脉瘤位置、大小、SR值(最大瘤体瘤深与近端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及测量信号强度。结果UIA位于大脑前动脉5例,中动脉22例,后动脉1例,前交通20例,后交通6例,颅内颈内动脉33例,椎动脉2例;其中两处以上多发动脉瘤患者4例,病灶大小2~38(6±5.17)mm;45例存在动脉瘤壁强化的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大脑前动脉闭塞的疗效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6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7例急性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定义为在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血流分级(TICI)≥2b为血管再通,次要终点包括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和有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本组患者中7例中4例为原发性栓塞,3例继发于介入治疗;平均发病年龄55.9岁(34~70岁),发病时NIHSS评分13.4分(8~18分);5例(71.4%)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或对侧大脑前
高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常会导致严重的心律不齐、血压降低、甚至心跳骤停[1 ].选择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降钾药物,一直是临床医生追求的目标.聚苯乙烯磺酸钙在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