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实情 注重方法创新 加强和改进中学家校合作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面临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是时代要求。因此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实情,注重方法创新,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问题、新规律、新机制、新方式,努力构建真诚合作、民主和谐的家校合作新机制,促进家校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教育合力。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詞:内涵;创新;合作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的家长,已经在基础素养、教育期待、教育意识与能力、教育权利与责任方面出现了质变。他们有着参与学校教育的强烈意愿,也同样期待着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其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影响。
  家校合作是创造未来的智慧——新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的学生发展生态,将在家校合作中诞生。对于学校来说,家校合作就是学校教育得以重生的力量;对于家庭来说,家校合作就是家庭生活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前提。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那么如何去创造性地开展家校合作呢?笔者简单地概括为“一学二查三合作四评价”的家校合作途径。“学习内涵”、“调查研究”、“拓展合作”、“评价反馈”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是创新性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
  一、领会内涵,帮助家校“真”合作
  每一所学校都可能认为,自己开展了大量的家校合作。在教育实践中,有教师和家长非常熟悉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教师家访等等。那么,哪些是真合作?家校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家校合作的效应如何观察和评估?这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家校合作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学习了解家校合作的内涵。
  首先是家校合作的意蕴。笔者认为家校合作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当教师向家长单向地传递信息,而没有获得家长的反馈时,这不是合作,而只是“通报”、“告知”。当家长对于学校、教师的认识、理解、感受、期待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则离“合作”依旧遥远。合作一定是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共事,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双方的奉献,更是生成与发展。
  其次从家校合作的价值来讲,它能让孩子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能以另一种方式促成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新力量。
  二、创新方式,实现家校“真”合作
  在调查的基础上,家校合作可以从学生活动、学校决策、教师家访、环境建设等领域开展,但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这两个场域是创造性地开展家校合作研究的拓展部分,内容涉及学校场域中的家校合作和家庭场域中的家校合作。
  (一)“拓展合作”的核心——联合教研,教学相长
  教学质量、教师发展等是学校办学品质的集中体现之一。而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领域的家校合作,能够综合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拓展学校对家长群体的整体影响,进而在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形成开放、进取的新形象,促成学校品牌的形成。依照以下几个阶段,开展教学领域的家校合作。
  前期教学准备:
  首先是选材。家校联合研讨不同于一般性的研讨课,毕竟有家长参与的因素,所以学校要考虑到怎样让这堂课的价值实现最大。但是基于教学进度,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有家长的参与,所以选材时要有家庭教育方法的渗透。
  其次是备课。家校联合教研课中有家长参与环节,所以也要请部分家长参与备课。
  接着是确定时间。学校一般应在开学初,做好全校、全学期的总体的时间安排。在下发邀请信方面,下发时间不宜过早,否则家长容易遗忘;也不宜太晚,否则学生家长很可能来不及安排时间。一般是提前一周左右时间为宜。邀请信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事由、注意事项等内容。
  最后是条件准备。上课地点:可以在原班级教室。但考虑到家长及其他教师参与,人数众多,可以安排较大的场所,如阶梯教室。座位安排:需专人负责安排,提前摆好板凳。研讨地点:可以就近安排在刚刚上课的地方,也可以安排在会议室等场所。家长在参与研讨时,最好有较为轻松的环境,所有的座位可以排成圆形,便于每个人发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来了解更多家长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活动的评估和完善。
  (二)“拓展合作”的添加剂——多重资源,共生融合
  在家校合作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了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只有学校课程的极大丰富,才能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因此,依据学生的生源特点,和家长一起开发校本课程,即丰富了校本课程建设,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是对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那么在创设家长参与的特色校本课程时,应从“摸清家底”开始,通过前期调查生源户籍、家长职业、家长文化层次、家庭教育理念等,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契机。
  三、有效评价,维持家校“真”合作
  最后要重视体验,重构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要实现家长的持续、高质量参与,需要把重点放在创造吸引家长关注学校发展的途径上,建立多元课程评价的机制,使他们有信心、有兴趣、有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课程评价。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引导,使家长意识到参与课程评价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在评价过程中受个人感情、好恶、利益的支配,产生趋利避害的倾向。同时可以对家长进行如何实施课程评价的培训,指导他们进行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只要我们教师做家校联系的有心人,开拓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和沟通交流渠道,积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确立家长是教师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新观念,那么家长将不会为教子无方而苦恼,我们教师也必将从家校合作中尝到教育的甜头。
  参考文献
  [1]龙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校合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2]马忠虎.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在路上,江西省家校合作试点学校工作案例选编.
  [4]教育合作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最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预习的机会,着重增强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授课之前,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新课内容,促使学生积极预习课程内容,主动发挥出积极性,逐渐学会自主整理知识点。同时,在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升预习能力,便可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而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体现出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摘 要: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促进朗读教学成效的提升,必须在教学中注重问题的分析和反思,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意识到其重要性,导致学生的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末端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例IPF的肺活检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P53、Fas抗原和Fas配体(Fas/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IPF肺组织的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率(12/12)明显高于对照组(0/10),IPF组肺泡上皮细胞中Fas、FasL、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
摘 要:学习共同体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互相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日常布置的任务的良好载体,通过学习共同体,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改进的关系,并在课堂内外营造一个轻松的、创造性的学习文化氛围,最终让老师和学生能过相互提高,相互进步。本论文首先对学习共同体进行了概述,继而重点就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共同学习;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