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玉学理论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玉文化,将玉器和玉文化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玉学”应运而生.2020年11月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与故宫研究院玉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玉学理论构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赛特饭店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会长、故宫研究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徐琳主持,中国文物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黄元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故宫研究院副院长赵国英致辞,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做专题报告.
其他文献
元代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探索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的制作工艺、水平与特点,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与称重法,对元上都与元中
札萨克银印是清朝统治者赐予蒙古旗主的重要信物,也是旗主权力和地位合法性的凭证.近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清代四子部落札萨克银印引起了博物馆界的较多关注,
明清时期,随着欧洲海外贸易的扩展,西洋呢绒开始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中国,并主要流行于清代上层社会,用于赏赐、铺垫,或者用于制作衣物、帘帏等.本文不仅对西洋呢绒的种类、
清代的珐琅彩,在康熙与雍正两朝皇帝的研创推展下,于乾隆朝得以集前朝之大成,极致发展.铜胎、瓷胎、玻璃胎等珐琅彩,此时都呈现出华丽精致的样貌.随着文献史料与实物的整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