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惊石:空杯以待,信手拈来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惊石,福建罗源人,福州市政协委员、中国当代雕刻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工艺美术院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城市学院客座教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寿山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擅长印钮、草虫动物等雕刻。1980年从事寿山石雕刻至今,作品分别入藏于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福建博物院、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并出版《唯美寿山石-潘惊石精品集》《凤山雅集-潘惊石师生印钮艺术》、个人著作《百兽率舞-潘惊石印钮艺术》。
  从未停止的创新
  熟悉潘惊石的人都知道,他曾有一段时间自名“唐人”,这个“艺名”正是他与古典印钮激烈交流时期的所遗留的标识。在三十岁前后,他就刻下了大量以传统雕刻元素、形感语言为基础的作品。
  在收藏者的眼光看来,他的“起步当然是高的”,因为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就得以通过大量的识见和比较,以现代的眼光来对比、审视传统资源与现代美学之间的异同,并且选择未来创作与发展的方向,这对于那个时代的雕刻人而言,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优势。”这种优势能够给一个雕刻人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经济上首先能够宽裕起来,毕竟当人对一件事情,一种风格,甚至是某个大领域的元素熟练之后,往往就能做到不假思索,举手立就的程度。
  但在数年的“摹古”之后,顺风顺水的潘惊石忽然“清零”了自己的成就,猛地从清三代的风致里出走,转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2001年,他凭借俏色寿山石所雕刻的虫蛇写实作品——《昆虫记》拿下了“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而对比一年前他拿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时的那件《石破惊天》的随形飞龙摆件,无论从技法的运用还是气质的展现上都已经判若两人。
  四十岁以前的潘惊石,创新并不是多么思虑已久的“用心良苦”,更像是和世界对抗时迸发出的光芒和火花。但没人想到,这光与火,并未一闪即逝,而是一直闪耀至今。
  “打破习惯”的习惯
  此后的五年,潘惊石再次“把自己的杯子清空”,开始涉足全新的领域。2006年的《商颂》系列作品中,种种来源于商代青铜器的概念与符号,被运用在了他的作品中,令人们再度耳目一新。结束《商颂》系列之后,評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潘惊石的另一件创新之作——《天风海涛》,因为技法和作品的高度成熟而遭到非议。
  怀疑作品是“电脑雕刻”的声音,让他一度感到过啼笑皆非。因为他所用的拉丝技法,曾经是一门“失落的工艺”。这种雕刻路数源于明清古典印钮,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性手法。在过去,能够很好掌握此技的艺人并不多,因此传统艺人对于这一法门向来讳莫如深,到建国前夕,甚至有了不传外人的规矩,因此有不少人甚至不知道此法的历史。
  而潘惊石在接触大量古钮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技法。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他凭借着郭功森大师当年谈话曾点播过的只言片语,自己改装刀具,尝试手法。数年之功,才寻回这一绝技,并参照宋代马远《水波图》的概念,刻成了《天风海涛》。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渐渐发现——“打破习惯”这件事,才是潘惊石在创作上真正的习惯。
  “凤山雅集”和“百兽率舞”
  最近的十年,潘惊石做的最多的就是交流。
  2011年,潘惊石与弟子们第一次集结作品,开办了“凤山雅集——师徒作品巡展”。此后每一次《凤山雅集》他总会挑选不同的城市,展出上百件的石雕作品,而他也会尽力要求弟子们要在工艺上,或表现形式上推陈出新。
  2015年,潘惊石的《百兽率舞》系列作品横空出世,与当年的《凤山雅集》齐齐亮相,一同跳入大家的眼帘。这批以山海经为蓝本的兽钮雕刻,脱离了清代印钮的祖本,在塑形、装饰、结构上焕然一新,技法则显得更加豪放、纯熟;他历年来写实、俏雕、拉丝和古典钮雕的元素,都被圆满地融合在这批作品之中。
  已有将近三十年创作时期的潘惊石,在作品中显现出的崭新视角与蓬勃力量,都令人啧啧称奇。在这批作品之中,雕刻两三年的作品比比皆是,最耗费精力的一件,从构思到创作,前后竟投入了八年之久。
  主要艺术活动
  2001年赴新加坡举办《与蛇共舞》石雕展
  2006年2月随《从长城到奥林匹亚·中国印象》艺术团,赴意大利都灵美术馆展览
  2011年举办《凤山雅集-潘惊石师生印钮作品展》(福州、青田)
  2012年荣获“第十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受福建省人民政府表彰
  2013年举办《凤山雅集-潘惊石师生石雕艺术巡展》(香港、上海)
  2014年10月9日至12日参加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展”
  2015年举办个人《百兽率舞》深圳博物馆展、《凤山雅集-潘惊石师生印钮作品展》(深圳),并出版《百兽率舞》书籍。
  2016年10月21日,有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大学与非遗——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创作展”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艺术馆。
  2017年6月8日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斯大学博物馆举办的“2017西班牙CCACO第三届中国文化节”,中国传统艺术/工艺美术:传统的活化、再设计与当代的传承艺术大展。
  2017年6月9日至10日作品展于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都)
  2017年6月9日至7月3日作品参加在福建省博物院举办的“首届福建省非遗传统工艺精品大展”
  主要获奖作品
  2000年《石破天惊》作品获国家轻工业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1《昆虫记-2001》作品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12月作品《五毒避邪图》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1年首届福建省工艺品雕刻(寿山石雕)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特等奖”
  2013年5月作品《十二生肖(套章)》获第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金奖
其他文献
近日,韩国国防部宣布,因出入色情按摩所,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8名文艺兵将被军法处置。同时,韩国国防部决定取消文艺兵制度,现有的文艺兵将被编入野战部队。  韩国的文艺兵制度已经实行了16年,建立之初是为提振军队士气,提高军人形象。然而,经过多年的运作,却发现大牌明星难以管理且麻烦不断,频频曝出丑闻。此次事件成为彻底废除文艺兵制度的导火索,幸好韩国文艺兵人数很少,因此裁撤分流也容易。  无独有偶,因为
我们在运动过后,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全身疲惫等症状,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   答案就隐藏在你体内,就是那毫不起眼的微生物活动。   你肯定不会想到,一直影响你能跑多久的,不是别的,而是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构成复杂,且种类繁多,一直以来都是科研界的宠儿,减肥、阿尔兹海默病、癌症治疗……都被证明跟它有关系。   那么,它又是怎样提高运动成绩的呢?   针对这个问题,来自美国哈佛医学
心理医师艾米·班克斯(Amy Banks)讲过她做婚姻咨询时的一则小故事。故事开端是M与N这对普通伴侣遇到常见问题——结婚日久,生活渐趋平淡,拖着沉重身子到家后,M瘫进沙发无休止地看电视,N则跑去喝酒、叹出一口长气、觉得活了过来……偶尔一杯很快变成一天一杯,又变成一天两杯、周末一瓶——虽然还算不上酗酒,但当面对明天的勇气来自酒精,心中就应该响起警铃。  饮酒常见,婚姻倦怠常见,但班克斯建议的对策实
在国外,全科教师独自带班的现象,被称为包班制。在我国,一些教育人士提出,全科教师不是包班制。此说也有其道理——我国的小学班级人数往往比欧美小学的人数要多,教学工作量很大,一名教师确实难以胜任。于是一些国内小学创造出了不包班的全科教学法。  欧美小学课程与包班制  曾多次到中国分享教学经验的《第56号教室》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任教于美国第二大小学,该校九成孩子家庭贫困,且大多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
摘 要:地方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充分认识并重视金融发展问题不仅仅是理念问题而且是重大实践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齐齐哈尔市金融环境状况,抓住主要矛盾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齐齐哈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1—0151—03
你有没有在生活上注意别人  余文乐的普通话说得好。当然没到能当播音员的那种好,也没顺溜到听不出是哪儿人。但跟通常香港人说普通话时咬舌头的发音和老停下来想词的风格比,已经是非常拔尖的,足够让对面的人停下聊天问一句:你普通话怎么这么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露出惯有的散淡无辜样子。  20岁出头时,余文乐做出道以来的第一份工作,去台湾拍摄电视剧《爱情白皮书》。十几年后,参加真人秀《我们相爱吧》,
从题材上说,《米花之味》应该算社会问题剧。在城市打工的女子离婚回乡,被乡邻议论做了不干净的事;留守儿童偷盗、打架、沉迷于网络游戏;古老的村寨面临旅游开发;孩子得病是请神还是送医院……传统、现代、民族、信仰、女性处境、儿童成长,所有这些融汇在《米花之味》里,本来容易严肃沉重,导演鹏飞却拍出了轻灵明亮。    在许多矛盾激烈的地方,导演拍得克制。叶喃从城市回到中缅边境的小村庄,其实已经不大习惯乡邻的生
“假如一个人在国外生活了许多年,仍还以国内人的视角、国内人的思维、国内人的语言写中国人的吃喝拉撒睡或勾心斗角,只是把背景从青岛搬到了温哥华,有什么意思”  迪克牛仔  15年前,当迪克牛仔还红的时候,常有人把回国泡吧的余泽民误认为是他。不仅因为那头长发,还因为他跟摇滚圈著名鼓手余伟民同出同入,那是他弟弟。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满脸激动地凑过来合影,毕恭毕敬地递上纸笔。余泽民也不客气,接过来就签,然后安
绵虒古镇,岷江沿岸,石纽山腰,一尊高16.1m的人物铜像巍然伫立于半空。他方面阔口,鼻若悬胆,双耳垂轮,不怒自威;他头戴四方斗笠,身着皮袍,足蹬笮编芒鞋,既如帝王亦如平民;他目光坚毅,双眉紧蹙,似心系天下;他左腰挎网罟,左手执未锸,左脚前跨如行进中,右手远伸如号令千军。  他,是谁?  霎那时,钟鼓轰鸣!身着兽皮衣、头戴牛尾装饰的舞者吟唱着古老的颂词,欢呼跳跃;鲜花,祭文,虔诚的文明人在他脚下的圆
写格非一文的记者老师不愿“狗尾续貂”,他说在现场的吃瓜群众最有发言权。作为对几番威逼的报复,我决定放出他原本的标题并将持续出卖他。  这个标题不足以概括全篇,记者担心表达有些轻浮便放弃。但这种感受的存在难以否认。格非在还原冲突场景时活灵活现,不掩持续至今的愤怒。接着他说到要理解他人并希望他们能改变,克制力重新占上风,情绪转换太流畅让人恍恍惚惚。新小说中“失控”的部分被格非删除,同样的,稿件也被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