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的小学德育工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ul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是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应丰富多彩且充满时代特色,工作形式也应灵活多样,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适应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特点。
  【关键词】小学德育 时代特色 改进 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57-02
  树立新理念,寻求新突破,逐步构建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努力创设和谐校园、和谐教育,是我们各个学校的新任务,新目标。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德育工作,用创新的精神研究德育工作,用发展的眼光完善德育工作,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一、从思想深处,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正确地、深刻地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是新时期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一是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二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挑战。社会大环境的各别不利因素经各种途径影响青少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道德失范现象在腐蚀着少年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过度溺爱、娇惯、放纵,许多孩子都有任性、懒惰、缺少爱心,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弱的特点。另外,随着进城务工潮流和外出打工潮流加剧,“进城儿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跟着爷爷奶奶或寄宿亲戚家生活,缺乏应有的父爱、母爱和正常的家庭教育,承受着与其年龄不相适应心理压力。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一些不良有害信息也给未成年人带来腐蚀等等。所有这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很大影响,给德育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
  二、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内容要丰富多彩且具有时代特色
  当前形势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要特别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求实,更要求新。一应特别注意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瑰宝,加强民族文化、传统道德及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巨大的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给每一个青少年儿童,从思想上深深地烙上中国印,这是我们的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二充分利用校本及乡土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对德育工作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周边及学生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此,我们开展了一次“家乡的昨天、今天、明天”假日小队社会调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举行了“小小童眸看变化”征文活动,校本、乡土教育资源在此成为了一部极其优秀的教材。三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应当注意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富于爱心。进入新时期,根据社会上的思想趋势与中小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并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应当特别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并富于爱心。对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及弱势群体,我校就特别注重运用“爱心”这把金钥匙。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知心老师”办公室的作用,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进行开导教育。另一方面,开展了“爱心关爱工程”,将这些儿童包干到人,每一位老师都负责几名同学,进行关爱。
  三、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形式要灵活多样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重视课堂渗透。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开设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课外活动时间,我校的文学、器乐、书画、英语角、篮球队、排球队等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武警中队、看守所、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自我完善。在德育过程中,我校一贯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不少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如班委轮换制、班长组阁制、一日小班主任制等。各班班风的制定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在此基础上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不少班级还发动学生设计了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制定了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我校给每一位学生配备德育作业本,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班主任每天利用德育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各班针对实际情况,自行布置德育作业,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无不成为学生在德育作业中进行思考的内容。此外,在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与“文明学生”时,我校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总结,从而受到最真切、最持久的教育。
  时代在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也应随之创新与发展。新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社会发展过程对教育及中小学生思想的利弊影响,深入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及思想发展特点,并积极应对,以更好地为共和国培养思想合格、素质优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人才的养成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自新课改以来,国内诸多小学学校通过在语文教育中增加阅读课程以提高学生对于课本的理解度以及语文写作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在近些年来,毕业实训已经逐步成为了校内实训的重要课程,毕业实训的主要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实践适应能力以及实际学生的专业工程素质,通过毕业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符合社会时代发展需要和未来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本文从毕业实训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入手,第一部分研究了毕业实训的特点以及毕业实训教学现状,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利用STS理念的毕业实训课程改革具体方法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阅读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同时这也是为他们今后更深层次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受长期应试教育思想所影响,当前许多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普遍处于被动地位,这就使得他们在该方面学习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践,重点围绕阅读教学中学
【摘要】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课程建设中,精品资源共享课、幕课、微课等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学生对基础课程知识的诉求。  【关键词】物理学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7-02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知识作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