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研究表明,看似无忧无虑的孩子,其实并非没有一点心理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幼儿园繁重的学习、社会竞争氛围的影响、活动空间的局限以及生活中的变动与不确定性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这时候,如果不能适当帮孩子缓解压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能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埋下隐患。因此,作为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除了不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不对孩子抱以过高的期望,还要善于做孩子的“减压阀”和“心理按摩师”,留心观察孩子的“压力源”,及时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并尽早帮助孩子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尽可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用心帮孩子减压
  (黄女士,32岁,旅游用品公司职员)
  小孩子也有心理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就说我姐家的孩子吧,因为跳绳没小伙伴跳得好,焦躁不安,甚至吃不香睡不好。据说他们班跳得最好的孩子,一分钟能跳60多下,她只能跳40多下,因此,有几天,一从幼儿园回到家,她都会下楼练跳绳。不仅如此,我姐告诉我,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闹意见了,被老师批评了,都会因为压力而变得烦躁,甚至乱发脾气。
  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我女儿渐渐长大后,我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就特别注意帮孩子减压。我女儿静好活泼开朗,自理能力强,吃饭、睡觉、上厕所等都基本能够自理,原以为上幼儿园不会有啥问题,可没想到,刚入园时还是有些不适应。记得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我接她时,她一上车便开始搜寻车里能吃的东西,发现一盒放置已久的小饼干,拿起来就吃。回到家,外婆煮了皮蛋瘦肉粥,她一口气吃了两小碗,明显饿急了的样子。我问女儿中午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女儿竟说没吃。我忙问:“为什么没吃饭呢?不好吃吗?”女儿竟委屈地说有小朋友推她。什么情况啊?我赶忙打电话跟幼儿园老师了解。原来,那天我离开幼儿园后,女儿一直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发呆,中午吃饭时,有个小朋友没在意,碰到了她,把饭碰洒了一些,她就哭闹发脾气,饭也不吃了。老师说:“估计孩子多少有些分离焦虑,以发脾气的方式来缓解。”听老师这么一说,我就留心观察女儿,发现那几天她总是睡不安稳,半夜会惊醒好几次,而且一大早就醒了,醒了就闹,哼哼唧唧地不知道想要怎样。以前女儿很少这样,我想跟刚入园肯定有关系。因此,再送女儿去幼儿园时,我不是把她往那儿一丢就走,而是在情绪上多给她安抚,以减轻分离焦虑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时候我还会把车停得离幼儿园远一点,然后跟女儿一起步行一段路去幼儿园,一路上跟女儿聊天、玩耍,陪女儿十来分钟。快到幼儿园时,我会蹲下来跟女儿紧紧拥抱,告诉她:“宝贝儿我爱你!”然后亲一下她的面颊。这看似肉麻的举动,其实对孩子很重要,让孩子知道妈妈爱她,给她安全感,让她以轻松的心态走进幼儿园。渐渐地,女儿的情绪稳定了,也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我还比较注意为女儿减轻学前教育的压力。我不像有些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一堆兴趣班,早早地让孩子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甚至周末都不让孩子玩,拉着孩子到处“流学”,逼着孩子考这级那级。其实我女儿兴趣很广泛,画画、舞蹈、弹琴她都喜欢,但我只给她报了个画画班,还是因为事先我了解过,那个画画班注重引导孩子画画的兴趣。所以,静好非常期待上画画课,每次上课对她来说都是享受。而且,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她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画画,堪称兴趣浓厚。一张纸,几只笔,她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前能画好半天。幼儿园老师见静好爱画画,曾动员我让她参加儿童画考级,静好也有此意,但经过考虑,我没有同意,我不想因考级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画画兴趣。可没过多久,老师又说让静好参加画画比赛,这回我不好意思再拒绝了。但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静好反复问我什么是金奖,什么是银奖、铜奖,还说老师说了,让她最低要拿银奖。更让我担心的是,她画画不像过去那么快了,以前10分钟能画一幅很有创意的画,那段时间有时一个钟头也画不了两笔,烦躁起来,还会胡乱涂抹,不停地说自己画得不好,别人画得都比她好。特别是有一次,看了小朋友瑶瑶画的《美羊羊顶呱呱》,回来的路上她难过地哭了,说她没小朋友画得好。我明显感觉到,参加画画比赛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笑容少了,吃饭胃口也差了。我决定设法帮女儿减压。
  我先跟老师进行沟通,希望老师不要给静好定获奖目标。然后我利用周末带女儿到外面写生,让她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寻找灵感。很快,女儿的情绪调整过来了,画画也恢复了以往的淡定和自信。参加画画比赛时,她画了一幅《雨中精灵》,真的获了银奖。
  我的体会是,不给孩子太大压力,反而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之喜。
  要求过高成压力
  (常女士,30岁,医务工作者)
  我5岁的儿子小益,原本性格温和,懂事听话,爱看书,可有段时间经常无端发火,无理取闹,“不行”、“我不”、“我就不”成了他的口头禅,而且明显有暴力倾向,好用东西砸人、撕书、掰断铅笔,甚至掀翻小桌板,弄得我们很是头疼。其间,他还迷上了《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以前爱看的书都扔到了一边,一有时间就趴在电脑前打游戏。更让我不解和头疼的是,他特别热衷“打架”,经常向我或他爸挑战:“我们打架吧!”要是我们不配合,他就撒泼耍赖,没完没了地哭闹、捣乱。儿子以前很好学,英语、美术、跆拳道等几个兴趣班,他都很喜欢,而且表现出色,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可那段时间啥班他都不想上了,即便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去了,也是没精打采,没有了一丝往日的热情。跆拳道曾是小益最喜欢的,可有一天我去接他时,在教室外面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他根本不看老师的示范,做动作时懒洋洋的,典型的“消极怠工”。
  我心里着急,正琢磨孩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召见”我了。老师告诉我,小益最近表现很异常,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跟小朋友相处很友善,现在爱欺负小女生,把小朋友的饼干扔到水里;以前学习很用心,现在上课不听讲,有时还故意捣乱,嘴里不停地发出“噗噗”的声音,很多小朋友也学他,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以前参加什么活动都很踊跃,都要争第一,现在什么活动都没兴趣参加,叫他参加才艺展示表演,他不干,尖叫着从教室跑到院子里……听老师这么一说,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把小益在家里的表现跟老师如实讲了一遍。老师听了,分析道:“这些反常表现,有可能是压力过大造成的。乱发脾气、搞破坏、迷恋电脑游戏、热衷于‘打架’等,都是发泄和缓解压力的方式。”老师提醒我,“是不是你们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给孩子带来了压力?我想起来了,有一次班里孩子练写字,我没给小益的字画圈,他很着急,非要我画圈,还说要是我不给他画圈,你就会让他写好多遍。还有一个周五,他闷闷不乐地问我,星期六、星期天可不可以也上幼儿园,我不解,问他为什么问这个,他竟说周六、周日要上好多课,累。你们是不是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我点了点头。老师很严肃地提醒我,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弄不好孩子会出问题。   这次谈话,让我开始认真反思对儿子的教育。跟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我对培养孩子特别重视,不仅给儿子报了多个兴趣班,希望他从小多才多艺,而且凡事都要求他比别人做得好——在幼儿园吃饭要第一个吃完,跑步要比别人快,回答问题要抢先,参加活动要争第一……平时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我都对孩子严格要求,背《三字经》《弟子规》不能错一个字,否则重新背10遍;用黏土捏东西,我要求他捏什么像什么,还要有创意,否则就得重捏;他用不好筷子,我就让他一遍一遍地练习夹花生米……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我只是按照自己较高的期望值去要求孩子,从没想过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好在老师及时提醒,让我意识到,这么教育孩子不行,必须尽快调整、改变。
  我的最大改变是,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把重心放在引导孩子如何去做,而不是只要求好的结果和成绩。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他出了错,我不再骂他笨,而是引导他尝试不同的方法,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再比如他弹钢琴时,以前我要求他一动不动地坐半个小时,全身心地练琴,现在我变得灵活了,如果弹一会儿他分心了,不在状态了,我会让他停下来玩一会儿,然后再弹。反复弹几个曲目,时间一长孩子便会失去兴趣,我为他想了个抓阄儿的方法来选择弹什么曲子。练琴因此更像是一种游戏,让小益兴趣大增。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儿子终于从重压中解放出来,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状态。
  舒缓压力有技巧
  (尹教授,男,42岁,儿童心理学专家)
  孩子的压力源,除了来自家庭、幼儿园教育方面,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压力源”家长也应重视,比如突发的家庭变故,孩子养的宠物死亡或受伤,电视上的暴力恐怖镜头或有关儿童受到伤害的相关报道,生病时打针吃药,脏乱、黑暗、陌生的环境,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意外遭遇的惊吓,等等,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压力。由于幼儿身心发育不成熟,认知和生活经验缺乏,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对某些未知事物产生担忧和害怕,并形成压力。父母要注意捕捉和发现孩子的“压力源”,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年幼的孩子感到压力时,往往无法清楚地讲出来,也很难自行解除压力,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引导。有这样一些帮助孩子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供借鉴。
  首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有了压力,最糟糕的做法是憋在心里。成年人遇到困难,有了压力,会找人倾诉,所谓一吐为快,就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这种方式同样适合幼儿。家长应多花些时间与孩子接触和交流,多跟孩子聊幼儿园的事情,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特别是当孩子生气或哭闹时,不要过多地压抑或责骂他,而应循循善诱,让他说出自己的委屈和不快,这样孩子才不会把不愉快的事憋在心里。年幼的孩子很多时候还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家长可以借助其他方式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自然地释放压力。比如,发现孩子闷闷不乐或焦躁不安时,可以给孩子纸和笔,让他随心所欲地画画;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开头,让他续编故事。当孩子从梦中惊醒时,安慰他之后,不妨让他说说都梦见了什么。而当孩子叙述时,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提建议或下结论,只要倾听就行。倾听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使孩子感到压力的原因,而诉说则能帮孩子减轻或解除压力。
  其次,教孩子适度宣泄情绪。孩子的情绪如果没有正当的渠道释放出来,会越积越多,积攒到一定程度,也许就会以令人措手不及的方式爆发出来,或者常年压在内心深处,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孩子适度宣泄情绪。孩子在幼儿园里,没有机会也不敢释放这种压力。而家里的环境是孩子熟悉的,孩子会感到安全,也容易放松,有了不快,往往会发脾气,其实这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您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个固定的角落,每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温和地将他带到那个地方,允许他发泄一通。或者给他提供一些枕头、棉靠垫、沙袋、塑胶不倒翁等,让他通过击打这些东西的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
  再次,通过玩耍、游戏等帮助孩子释放压力。玩是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对付压力的最重要方法就是玩。“让我们看云去”是一个浪漫的解压方式,如果孩子因压力而紧张得大哭大叫,父母可以带他出去散步,看看天上变幻的云朵,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周围世界的开阔与美好上去;或者与孩子一起坐下来找本书看,在亲子共读中,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也可以玩玩“跑跑跳跳向前冲”之类的游戏:选择一块草地,妈妈走在最前面,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如兔子跳、单脚跳、张开双臂唱“啦啦啦”等,让孩子模仿,而爸爸则在孩子身后保护;也可以抱着孩子转圈圈,在草地上打滚,最后爸爸妈妈一起牵着孩子的手欢快地向前奔跑。通过这种亲子游戏,让孩子放松身心。
  总之,“压力管理”是父母的必修课之一,希望你能帮助孩子甩掉压力,获得正能量。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老lǎo师shī,看kàn我wǒ的de早zǎo餐cān,牛niú奶nǎi、面miàn包bāo加jiā鸡jī蛋dàn,搭dā配pèi得de不bú错cuò吧bɑ!  鸡jī蛋dàn不bù仅jǐn可kě以yǐ吃chī,还hái可kě以yǐ用yònɡ来lái创chuànɡ作zuò艺yì术shù作zuò品pǐn呢ne!拜bài占zhàn庭tínɡ镶xiānɡ嵌qiàn画huà是shì由yóu小xiǎo块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