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不断的发展,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所经过的区域也不断地增多,那些雷击、污闪、风偏放电以及覆冰倒塌等故障对于我国电力电缆线路运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保证配网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电网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减少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的事故。
关键词:配网电缆 运行管理 电缆敷设 事故
前 言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时,我国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电网的建设发展快速。但是,我国的电网在运行和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来自运行条件、环境气候、电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不断制约,我國电网建设和运行需要面临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日益困难和复杂。首先,在进行电力电缆线路的建设方面,本着不断满足电磁环境以及走廊安全性等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电力电缆线路走廊下面的木林进行砍伐、房屋进行拆迁,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电力电缆线路在森林砍伐、房屋拆迁、走廊征地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那些森林资源丰富、人口密集以及经济发达等地区,这些问题就更加突出。在电力电缆线路建设过程中,走廊费用占用总造价的比例也在逐年的增加,这也就使得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本体对自然灾害能力进行抵御的能力不断下降。其次,在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这也就造成了线路运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我国的重污秽区域和强雷电区域以及高海拔区域都比较多,这也就为大范围的台风、飙风以及冰雪等现象时有发生。伴随着我国电网不断的发展,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所经过的区域也不断地增多,那些雷击、污闪、风偏放电以及覆冰倒塌等故障对于我国电力电缆线路运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电缆敷设的规定
1.1 对直埋式电缆的规定
(1)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适用于铠装和交联电缆。在选择直埋电缆线路时,应注意直埋电缆周围的土壤,对有可能出现的电解腐蚀、化学腐蚀、热影响及小动物活动的地点敷设电缆应采取防止损伤的措施。
(2)电缆埋置深度(由地面至电缆外皮)0.7 m,如电缆穿越农田时,为防止被农业机械挖掘,可适当考虑加深。
(3)敷设在郊区及空旷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位置标志。
(4)电缆与树木主干的距离一般不宜少于 0.7 m。若城市绿化个别地区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可采取措施,协调解决。
(5)电缆与城市管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管中或隧道内,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且不得小于100 mm;管顶距铁路路轨底或公路路面深度不应小于 1 m,管长除跨越公路或轨道宽度外一般应在两端各伸长 2 m,在城市街道,管长应伸出车道路面。
(6)电缆直接敷设时,应在电缆沟底铺上一层砖,两边应放砖,电缆敷设以后,上面应铺 100 mm 的砂层,然后盖上一层砖。
(7)直埋电缆自沟引至隧道、人井及建筑物时,应穿在管中,并在管口加以堵塞,以防漏水。
(8)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地面上 2 m 的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以下 0.1 m。
(9)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其中间接头盒位置须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 0.5 m。
1.2 对安装在沟内和隧道内电缆的规定
(1)敷设在沟内和不填砂土的电缆沟内的电缆,应采用裸铠装或非易燃性外护套电缆。
(2)电缆在隧道内和电缆沟内宜保持有关规定所列的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包带作防火延燃处理。
(3)电缆固定于建筑物上,水平装置时,电力电缆外径大于 50 mm 时每隔 100 mm 宜加支撑,电力电缆外径小于 50 mm时每隔 600 mm 宜加支撑,排成正角形的单芯电缆每隔 1 000 mm应用绑带扎牢,垂直安装时电力电缆每隔 1 000~1 500 mm 应进行固定。
(4)电缆隧道和沟的全长应装设有连续的接地线,接地线的两头和接地极连通,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电缆铅包和铠装除了有绝缘要求以外,应全部互相连接并和接地线连接起来。
(5)装在户外以及安装在水井、隧道和电缆沟内的金属结构物,应全部镀锌或涂以防锈漆。
(6)电缆隧道和沟应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电缆隧道应具有良好的照明设施和良好的通风设施。
1.3 电缆敷设在水底的规定
(1)敷设在排管内的电缆应使用裸铅或塑料护套的电缆,排管应由对电缆金属包皮没有化学作用的材料组成,排管内表面应光滑。
(2)电缆入井位置的距离应根据电缆施工时允许拉力、电缆制造长度和地理位置而定,一般不宜大于 200 mm。
1.4 水底电缆的规定
(1)水底电缆应用金属丝铠装,如果承受允许拉力、允许使钢带铠装电缆,在承受拉力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按扣或相反的双层金属丝铠装。
(2)水底电缆应是整根的,但允许有软接头,电缆全长应尽可能埋设在沟(海)床下至少 0.5 m 深处。
(3)水底电缆如不能深埋应采用预防外力损伤措施。
(4)水底电缆线路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为:不能埋设时,尽可能保持最高水位深的 2 倍;埋设时,按埋设方式或埋设机的工作活动能力而定。
1.5 安装电缆的其他要求
(1)电缆中间接头和两端终头应有可靠的防水密封,以防水浸入;对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应通过试验鉴定。
(2)电缆沟、隧道及水井内电缆的中间接头,以及电缆两端的终端头应安装铭牌和相应标志牌,其相序色和系统相序色相同。
(3)安装电缆接头或终端头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尽量避免在雨天、风雪天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安装;安装户外接头和终端头时,应有防止灰尘和污物的措施。 (4)敷设电缆时,如电缆存放在敷设前 24 h 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施工现场的温度低于一定数值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
2、电缆的巡视检查
(1)运行人员是管辖电缆线路直接设备的主人,运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状况和安全运行,责任重大,因此要求每个运行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地做好运行工作。
(2)运行人员应做到“三熟三能”。“三熟”是指:熟悉所管所辖线路的设备情况,对基本参数、型号等应了如指掌;熟悉缺陷情况及事故规律;熟悉本规程及有关规程和制度。“三能”是指:能正确判断缺陷和事故隐患;能掌握一般的测试技能;能积累和建立运行技术资料。
(3)必须按规定的周期、项目、标准对电缆线路定期或不定期地巡视、检查和测试,并认真做好记录。
(4)定期巡视。对所管辖的电缆线路、设备要认真检查,要特别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不得在线路远处一望而过。
(5)不断积累和整理运行技术资料。要求设备台账及缺陷记录等各种资料正确无误,缺陷上报及时,台账与实际情况相符。
(6)新建和大修改进的工程,要做好质量监督以及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工作。
(7)运行人员负责电缆线路的故障巡查,并参加事故处理和调查分析。
(8)电缆线路应每日巡视一次,敷设在水底的电缆线路可每年检查一次。对挖掘暴露的电缆,应酌情加强巡视。
(9)电缆终端头,根据现场情况 35 kV 以上每年停电清扫检查一次,10 kV 电缆线路每年停电检查清扫两次。
(10)对敷设在地下的每条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及线路标准是否完整无缺。
(11)电缆线路上不应堆置瓦砾、矿渣、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或砌堆石灰坑等。
(12)对于通过桥梁的电缆,应检查桥梁两端电缆是否拖拉过紧,保护管或槽有无脱开或锈烂现象。
(13)水井内电缆在排管及挂钩处不应有磨损现象。
(14)安装有保护器的单芯电缆,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阀片或间隙有无击穿或烧熔现象。
(15)对户外与架线连接的电缆和终端头应检查终端是否完整,引出线的接头有无发热现象,靠近地面的一段电缆是否被车撞破等。
(16)隧道内的电缆要检查电缆位置是否正常,接头温度是否正常,构件是否失落,通风、排水、照明设施是否完整,特别注意防火设施是否完整。
(17)检查海底电缆入海点是否受海水冲刷。
(18)巡视人员应将巡视线路的情况记入巡线记录簿,以备检修工根据缺隐的严重程度安排缺隐处理。
(19)检查交联电缆表面及雨罩有无积灰、绝缘老化现象。
(20)节日前夕、恶劣天气、负荷高峰期应特别加强巡视。
3、防止电缆绝缘和导线接头损坏的办法
(1)电缆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即使在处理事故时出现负荷,也应迅速恢复其正常电流。
(2)测量直埋电缆温度时,应测量同地段的土壤温度,测量土壤温度的热偶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沟间的距离不小于
3 m,在测量 3 m 半径范围内应无其他热源。
(3)检查电缆的温度,应在夏季或电缆最大负荷时,选择电缆排列最密处、散热情况最差处进行检查。
4、电力电缆运行管理之减少运行的事故
在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电缆和其自身的附件所产生的那些对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并且要求我们必须要在限定期限之内进行消除的异常情况一直都被我们称为电力电缆线路的缺陷,想要将电力电缆运行的缺陷消除,从而减少其运行的事故,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定期的检查、发现电力电缆运行缺陷、统计电力电缆登录、消除电力电缆缺陷、定期对电力电缆运行进行复查这些制度,并且对其实施缺陷的闭环管理,将存在的缺陷及時消除,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的事故。
按照电力电缆的缺陷,对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管理产生影响的程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主要包括一般缺陷、紧急缺陷和重要缺陷,所谓的一般缺陷就是指对于电力电缆安全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比较轻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对下月的维修计划进行编制来将其消除。比如电缆的保护管以及金属护套严重腐蚀等等。紧急缺陷就是指那些情况相对来说极其严重,对于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已经构成了极其大的威胁,要求我们必须要立刻将其进行消除,对于紧急缺陷我们必须要当时进行处理,比如充油电缆失压、接点发热过红等等。而重要缺陷也就是指那些情况比较严重,对于电缆运行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我们尽快将其消除的各种缺陷,这一类型的缺陷要求在一周之内进行处理。
5、结束语
通过实行以上规范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的措施,必将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避免麻痹大意,养成自觉照章办事的好习惯,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以达到保证人身及电缆安全的目。■
关键词:配网电缆 运行管理 电缆敷设 事故
前 言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时,我国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电网的建设发展快速。但是,我国的电网在运行和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来自运行条件、环境气候、电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不断制约,我國电网建设和运行需要面临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日益困难和复杂。首先,在进行电力电缆线路的建设方面,本着不断满足电磁环境以及走廊安全性等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电力电缆线路走廊下面的木林进行砍伐、房屋进行拆迁,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电力电缆线路在森林砍伐、房屋拆迁、走廊征地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那些森林资源丰富、人口密集以及经济发达等地区,这些问题就更加突出。在电力电缆线路建设过程中,走廊费用占用总造价的比例也在逐年的增加,这也就使得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本体对自然灾害能力进行抵御的能力不断下降。其次,在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这也就造成了线路运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我国的重污秽区域和强雷电区域以及高海拔区域都比较多,这也就为大范围的台风、飙风以及冰雪等现象时有发生。伴随着我国电网不断的发展,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所经过的区域也不断地增多,那些雷击、污闪、风偏放电以及覆冰倒塌等故障对于我国电力电缆线路运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电缆敷设的规定
1.1 对直埋式电缆的规定
(1)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适用于铠装和交联电缆。在选择直埋电缆线路时,应注意直埋电缆周围的土壤,对有可能出现的电解腐蚀、化学腐蚀、热影响及小动物活动的地点敷设电缆应采取防止损伤的措施。
(2)电缆埋置深度(由地面至电缆外皮)0.7 m,如电缆穿越农田时,为防止被农业机械挖掘,可适当考虑加深。
(3)敷设在郊区及空旷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位置标志。
(4)电缆与树木主干的距离一般不宜少于 0.7 m。若城市绿化个别地区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可采取措施,协调解决。
(5)电缆与城市管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管中或隧道内,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且不得小于100 mm;管顶距铁路路轨底或公路路面深度不应小于 1 m,管长除跨越公路或轨道宽度外一般应在两端各伸长 2 m,在城市街道,管长应伸出车道路面。
(6)电缆直接敷设时,应在电缆沟底铺上一层砖,两边应放砖,电缆敷设以后,上面应铺 100 mm 的砂层,然后盖上一层砖。
(7)直埋电缆自沟引至隧道、人井及建筑物时,应穿在管中,并在管口加以堵塞,以防漏水。
(8)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地面上 2 m 的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以下 0.1 m。
(9)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其中间接头盒位置须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 0.5 m。
1.2 对安装在沟内和隧道内电缆的规定
(1)敷设在沟内和不填砂土的电缆沟内的电缆,应采用裸铠装或非易燃性外护套电缆。
(2)电缆在隧道内和电缆沟内宜保持有关规定所列的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包带作防火延燃处理。
(3)电缆固定于建筑物上,水平装置时,电力电缆外径大于 50 mm 时每隔 100 mm 宜加支撑,电力电缆外径小于 50 mm时每隔 600 mm 宜加支撑,排成正角形的单芯电缆每隔 1 000 mm应用绑带扎牢,垂直安装时电力电缆每隔 1 000~1 500 mm 应进行固定。
(4)电缆隧道和沟的全长应装设有连续的接地线,接地线的两头和接地极连通,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电缆铅包和铠装除了有绝缘要求以外,应全部互相连接并和接地线连接起来。
(5)装在户外以及安装在水井、隧道和电缆沟内的金属结构物,应全部镀锌或涂以防锈漆。
(6)电缆隧道和沟应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电缆隧道应具有良好的照明设施和良好的通风设施。
1.3 电缆敷设在水底的规定
(1)敷设在排管内的电缆应使用裸铅或塑料护套的电缆,排管应由对电缆金属包皮没有化学作用的材料组成,排管内表面应光滑。
(2)电缆入井位置的距离应根据电缆施工时允许拉力、电缆制造长度和地理位置而定,一般不宜大于 200 mm。
1.4 水底电缆的规定
(1)水底电缆应用金属丝铠装,如果承受允许拉力、允许使钢带铠装电缆,在承受拉力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按扣或相反的双层金属丝铠装。
(2)水底电缆应是整根的,但允许有软接头,电缆全长应尽可能埋设在沟(海)床下至少 0.5 m 深处。
(3)水底电缆如不能深埋应采用预防外力损伤措施。
(4)水底电缆线路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为:不能埋设时,尽可能保持最高水位深的 2 倍;埋设时,按埋设方式或埋设机的工作活动能力而定。
1.5 安装电缆的其他要求
(1)电缆中间接头和两端终头应有可靠的防水密封,以防水浸入;对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应通过试验鉴定。
(2)电缆沟、隧道及水井内电缆的中间接头,以及电缆两端的终端头应安装铭牌和相应标志牌,其相序色和系统相序色相同。
(3)安装电缆接头或终端头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尽量避免在雨天、风雪天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安装;安装户外接头和终端头时,应有防止灰尘和污物的措施。 (4)敷设电缆时,如电缆存放在敷设前 24 h 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施工现场的温度低于一定数值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
2、电缆的巡视检查
(1)运行人员是管辖电缆线路直接设备的主人,运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状况和安全运行,责任重大,因此要求每个运行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地做好运行工作。
(2)运行人员应做到“三熟三能”。“三熟”是指:熟悉所管所辖线路的设备情况,对基本参数、型号等应了如指掌;熟悉缺陷情况及事故规律;熟悉本规程及有关规程和制度。“三能”是指:能正确判断缺陷和事故隐患;能掌握一般的测试技能;能积累和建立运行技术资料。
(3)必须按规定的周期、项目、标准对电缆线路定期或不定期地巡视、检查和测试,并认真做好记录。
(4)定期巡视。对所管辖的电缆线路、设备要认真检查,要特别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不得在线路远处一望而过。
(5)不断积累和整理运行技术资料。要求设备台账及缺陷记录等各种资料正确无误,缺陷上报及时,台账与实际情况相符。
(6)新建和大修改进的工程,要做好质量监督以及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工作。
(7)运行人员负责电缆线路的故障巡查,并参加事故处理和调查分析。
(8)电缆线路应每日巡视一次,敷设在水底的电缆线路可每年检查一次。对挖掘暴露的电缆,应酌情加强巡视。
(9)电缆终端头,根据现场情况 35 kV 以上每年停电清扫检查一次,10 kV 电缆线路每年停电检查清扫两次。
(10)对敷设在地下的每条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及线路标准是否完整无缺。
(11)电缆线路上不应堆置瓦砾、矿渣、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或砌堆石灰坑等。
(12)对于通过桥梁的电缆,应检查桥梁两端电缆是否拖拉过紧,保护管或槽有无脱开或锈烂现象。
(13)水井内电缆在排管及挂钩处不应有磨损现象。
(14)安装有保护器的单芯电缆,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阀片或间隙有无击穿或烧熔现象。
(15)对户外与架线连接的电缆和终端头应检查终端是否完整,引出线的接头有无发热现象,靠近地面的一段电缆是否被车撞破等。
(16)隧道内的电缆要检查电缆位置是否正常,接头温度是否正常,构件是否失落,通风、排水、照明设施是否完整,特别注意防火设施是否完整。
(17)检查海底电缆入海点是否受海水冲刷。
(18)巡视人员应将巡视线路的情况记入巡线记录簿,以备检修工根据缺隐的严重程度安排缺隐处理。
(19)检查交联电缆表面及雨罩有无积灰、绝缘老化现象。
(20)节日前夕、恶劣天气、负荷高峰期应特别加强巡视。
3、防止电缆绝缘和导线接头损坏的办法
(1)电缆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即使在处理事故时出现负荷,也应迅速恢复其正常电流。
(2)测量直埋电缆温度时,应测量同地段的土壤温度,测量土壤温度的热偶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沟间的距离不小于
3 m,在测量 3 m 半径范围内应无其他热源。
(3)检查电缆的温度,应在夏季或电缆最大负荷时,选择电缆排列最密处、散热情况最差处进行检查。
4、电力电缆运行管理之减少运行的事故
在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电缆和其自身的附件所产生的那些对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并且要求我们必须要在限定期限之内进行消除的异常情况一直都被我们称为电力电缆线路的缺陷,想要将电力电缆运行的缺陷消除,从而减少其运行的事故,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定期的检查、发现电力电缆运行缺陷、统计电力电缆登录、消除电力电缆缺陷、定期对电力电缆运行进行复查这些制度,并且对其实施缺陷的闭环管理,将存在的缺陷及時消除,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的事故。
按照电力电缆的缺陷,对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管理产生影响的程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主要包括一般缺陷、紧急缺陷和重要缺陷,所谓的一般缺陷就是指对于电力电缆安全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比较轻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对下月的维修计划进行编制来将其消除。比如电缆的保护管以及金属护套严重腐蚀等等。紧急缺陷就是指那些情况相对来说极其严重,对于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已经构成了极其大的威胁,要求我们必须要立刻将其进行消除,对于紧急缺陷我们必须要当时进行处理,比如充油电缆失压、接点发热过红等等。而重要缺陷也就是指那些情况比较严重,对于电缆运行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我们尽快将其消除的各种缺陷,这一类型的缺陷要求在一周之内进行处理。
5、结束语
通过实行以上规范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的措施,必将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避免麻痹大意,养成自觉照章办事的好习惯,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以达到保证人身及电缆安全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