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让学生完成一定书面或口头作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了解教学效果。其优点是能普遍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总结。但存在问题也很明显。从评价目标看,重知识评价,轻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潜能评价;从评价的内容看,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轻学生的情感态度评价;从评价的方法看,以教师评价为主,轻学生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评价产生的作用看。评价低的学生易生自卑情绪。可见,课堂教学评价的弱点是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潜能,妨碍了学生素质的优化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时评价,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
一、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
1.评价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就会积极获取知识,此时褒扬,学生会在愉悦情感中更加努力。若学生情感态度冷漠,教师评价时,既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又要引导学生重视教学内容。如“看到你能关注这门知识,老师为你高兴”“你在这方面将学到很多你喜欢的东西”等。
2.评价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情况。教学中,学生能即时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应予肯定,若学生回答有误,则教师不可简单否定,而宜以暗示或期盼的话来评价。如:“你再想想,能想出”“你比以前懂事多了,努力一把会懂得更多”等。
3.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素养。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打破沙锅问到底,教师可这样评价:“你是我们班上的爱因斯坦。”如果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并坦诚告诉老师,教师可这样评价:“你很诚实,现在不懂,努力后会懂的。”
评价学生的内容是多元化的,不能囿于书本。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潜力巨大、需求旺盛、追求完美、不断发展的人,通过鼓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发展。
二、根据学科特征。选择评价方法
1.新授课需要旧知识做铺垫,可在课始进行了解评价。如:数学课的承上启下,有的课需要当场掌握的,可在课堂结束时评价。以上都是知识评价居多,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可用但不可滥用。
2.有些课堂要求在教学中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素养等及时进行语言的评价,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一句赞颂如给学生注入兴奋剂,可激励学生终身努力,如“真不简单。你就是我班的雷锋。”一句盼望的话语,可使学生备感亲切,信心陡增。如“老师会看到你成功的一天。”
3.教学中,教师也可用体态语言评价。如学生反复思考答对提问后教师可伸出大拇指,以示称赞!当学生征求老师意见时,教师可以“点头”或“摆手”示意,这样既顾及了学生颜面,互通了信息,又不至于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三、根据参与对象,多面交流评价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要根据课堂动态,及时评价学生,修正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优化发展。
2.课堂教学是群众学习活动。学生间的情感和知识需求是相似的,可让班干评价学生,也可让学生评价班干部和同学。不管怎样,首先评价者自身的人格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尊重,评价同学的同时,自身的知识也得到巩固,语言表达得到锻炼,被评价者也得以看到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时,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的友情也会得到加强。此外,学生也可自评成为对自己学习的负责人。
四、不同阶段,评价作用有异
1.课始阶段,教师可以预见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达成教学目标的信心。比如:“同学们学习很认真,通过本课学习,你们能得到更大收获。”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评价。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有针对地评价。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的夸奖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巩固。当学生在学习中表情迷惘时。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学生从中树立信心,产生战胜困难的动力。
3.课上评价。既要对课堂重点内容作总结,同时评价要能把学生从课堂学习的知识引向课外,由学校小课堂引向社会大课堂。评价的语言要有延时性,提出希望的话语利于学生不断自主努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优点是明显的,但也应注意几点:(1)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发展性,学生参差不齐,评价标准要有差异。(2)评价要注意过程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情感、知识、能力发展的过程,评价要有阶梯性,引领学生努力上进。(3)评价要注意多元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能一味作知识评价。要把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结合起来。(4)评价要注意主体性,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5)评价要注意反馈性,要能看到评价后各种素质的提高。
总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过程评价,会更好地促进学生最优发展。
一、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
1.评价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就会积极获取知识,此时褒扬,学生会在愉悦情感中更加努力。若学生情感态度冷漠,教师评价时,既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又要引导学生重视教学内容。如“看到你能关注这门知识,老师为你高兴”“你在这方面将学到很多你喜欢的东西”等。
2.评价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情况。教学中,学生能即时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应予肯定,若学生回答有误,则教师不可简单否定,而宜以暗示或期盼的话来评价。如:“你再想想,能想出”“你比以前懂事多了,努力一把会懂得更多”等。
3.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素养。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打破沙锅问到底,教师可这样评价:“你是我们班上的爱因斯坦。”如果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并坦诚告诉老师,教师可这样评价:“你很诚实,现在不懂,努力后会懂的。”
评价学生的内容是多元化的,不能囿于书本。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潜力巨大、需求旺盛、追求完美、不断发展的人,通过鼓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发展。
二、根据学科特征。选择评价方法
1.新授课需要旧知识做铺垫,可在课始进行了解评价。如:数学课的承上启下,有的课需要当场掌握的,可在课堂结束时评价。以上都是知识评价居多,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可用但不可滥用。
2.有些课堂要求在教学中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素养等及时进行语言的评价,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一句赞颂如给学生注入兴奋剂,可激励学生终身努力,如“真不简单。你就是我班的雷锋。”一句盼望的话语,可使学生备感亲切,信心陡增。如“老师会看到你成功的一天。”
3.教学中,教师也可用体态语言评价。如学生反复思考答对提问后教师可伸出大拇指,以示称赞!当学生征求老师意见时,教师可以“点头”或“摆手”示意,这样既顾及了学生颜面,互通了信息,又不至于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三、根据参与对象,多面交流评价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要根据课堂动态,及时评价学生,修正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优化发展。
2.课堂教学是群众学习活动。学生间的情感和知识需求是相似的,可让班干评价学生,也可让学生评价班干部和同学。不管怎样,首先评价者自身的人格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尊重,评价同学的同时,自身的知识也得到巩固,语言表达得到锻炼,被评价者也得以看到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时,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的友情也会得到加强。此外,学生也可自评成为对自己学习的负责人。
四、不同阶段,评价作用有异
1.课始阶段,教师可以预见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达成教学目标的信心。比如:“同学们学习很认真,通过本课学习,你们能得到更大收获。”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评价。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有针对地评价。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的夸奖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巩固。当学生在学习中表情迷惘时。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学生从中树立信心,产生战胜困难的动力。
3.课上评价。既要对课堂重点内容作总结,同时评价要能把学生从课堂学习的知识引向课外,由学校小课堂引向社会大课堂。评价的语言要有延时性,提出希望的话语利于学生不断自主努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优点是明显的,但也应注意几点:(1)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发展性,学生参差不齐,评价标准要有差异。(2)评价要注意过程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情感、知识、能力发展的过程,评价要有阶梯性,引领学生努力上进。(3)评价要注意多元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能一味作知识评价。要把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结合起来。(4)评价要注意主体性,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5)评价要注意反馈性,要能看到评价后各种素质的提高。
总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过程评价,会更好地促进学生最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