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酸盐对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道下裂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尿道成形术后常发生尿道狭窄,治疗后易复发,影响手术效果,这始终是小儿泌尿外科十分棘手的难题.尿道狭窄与尿道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有关,因此抑制尿道瘢痕形成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发现钒酸盐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是促进愈合,抑制瘢痕的有效物质,Ehrlich等[1]研究了钒酸盐对皮肤伤口愈合作用,发现钒酸盐可提高皮肤愈合速度和质量,减少瘢痕形成.钒酸盐还可以抑制韧带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a-SMA)过表达,从而抑制瘢痕收缩[2-3].但钒酸盐在防治小儿尿道瘢痕中能否发挥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利用人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观察钒酸盐对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a-SMA表达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24例,非手术方法治疗13例.对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儿的肩关节功能、放射学检查结果、肩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组平均随访15.8个月(4~37个月),手术组平均随访17.4个月(5~30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获愈合
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虽然较低 ,但最近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为妇女主要的恶性肿瘤 ,且发病年龄逐渐下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具体表现,以加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心脏损害的认识和防治.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81例患者(糖尿病
期刊
期刊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即教与学之矛盾,是教学过程中3对基本矛盾之一,高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不断地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
1959年,Kasai首创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的肝门空肠吻合术[1].虽然KP (Kasai procedure)可以根治BA,但是术后约30%~60%的患儿并发胆管炎[2],仅约20%患儿依赖自体肝脏无症状长期存活[3].术后频发胆管炎严重影响了黄疸减轻,同时也是制约KP临床疗效的最主要因素.为提高疗效,KP术后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尽管这一治疗已有30多年,但目前仍争
漏斗胸和鸡胸是小儿最为常见的两种胸壁畸形.临床上按照不同的胸壁解剖形状和手术治疗方式,又将鸡胸分为3型,即船形胸、球形鸽胸和单侧鸡胸.从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术联合胸骨横行截骨术治疗漏斗胸合并球形鸽胸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6.8(5~9)岁,平均体重18.5(16~22.5)kg,不对称型1
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在小儿急腹症中比较少见,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12例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患儿,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手术时年龄3个月至1岁,平均8个月.临床表现以急性腹痛、腹胀、发热和呕吐为主.病程约1~5 d,有2例病程小于24 h.各病例均考虑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能(其中9例经术前腹穿),但术前不能确诊。
前瞻记忆是指未来要执行的记忆任务,是和回溯记忆相对应的.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关于前瞻记忆文章的基础上,从前瞻记忆的概述、研究方法、加工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前瞻记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