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建功勋先厚赏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仁宗时,将军狄青屡建战功,威名远播。
  仁宗想要召见他,正赶上敌人侵犯渭州,仁宗取消召见,下令狄青攻击敌人,传旨说:“朕欣赏将军,将军尽可立功杀敌,如有捷报,朕定有赏赐。”
  狄青杀退敌人,仁宗立刻任命狄青为真定路副都总管。有的大臣轻视狄青的出身,上奏说:“狄青出身行伍,因罪被充军,至今脸上保留着充军时所刺的字。如此卑贱之人只可利用,不可重用,否则,世人只会议论陛下用人不当。”
  仁宗气愤道:“只论出身,不论战功,谁还会为朕卖命呢?朕的国家完全靠忠臣、功臣来保卫,朕不能冷落他们。”
  仁宗极力提拔,狄青先后做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侯、眉州防御使、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马军副都指挥使等官,十多年就位居显贵行列。
  狄青深明仁宗的恩义,常告诫部下说:“皇上不介意我的出身,我才会有今天,我的荣誉、官位都是皇上所赐。皇上乃当世明君,我们都要誓死报效、英勇杀敌。”
  皇祐年间,广源州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围攻广州,岭南骚动。
  朝廷先后派了几员大将去征伐,长时间没有奏效,仁宗愁眉不展,惊慌不已。此时,狄青上书请命道:“臣当兵出身,长期承受陛下的大恩,今日当是臣报答陛下的时候了。无论多么艰苦,臣一定建功报国,死而后已。”
  仁宗大感欣慰,想要擢升狄青的官职,马上有大臣阻止道:“狄青未建功勋,此刻升迁还不是时候。不如待其凯旋,陛下再升迁其官职也不迟。”
  仁宗叹道:“这样就太势利了,怎能真正打动人心呢?朕就是要表明对狄青的信任和垂青,使其一心杀敌。”
  于是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广南盗贼事经制使,一时间,狄青身兼数职。
  狄青十分惶恐,上书请辞道:“臣杀敌报国,本属应该,陛下赏赐太优,臣不敢接受。”
  仁宗召见狄青,对他说:“朕依靠将军平叛,国家命运全在将军身上,何等赏赐都是应该的,你无须谦让。朕不是吝啬之人,更不是只说不做之辈,朕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你了。”
  狄青感動落泪,决心以死报效仁宗。他对部将说:“皇上对我天高地厚,我难道还会不尽全力吗?我们不仅为了皇上,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大好前程,奋力战斗吧。”
  狄青全力讨敌,屡打胜仗。仁宗不断给予重赏,连连升迁他的官职。
  回到京城,仁宗任命他为枢密使,赐给他一处名叫敦教坊的住宅,对他的每个儿子加官封爵。仁宗对手下大臣说:“朕借助臣子治理天下,只想着自己的好处是不行的。狄青为朕杀敌、为国建功,朕若有功不赏,哪里能令其安心呢?”
  (秋水长天摘自《势胜学》)
其他文献
窗台上的薄荷叶,随手择几片,放入茶水,一股清凉袭来,像在一缕仲夏的晚风里,听一首绝句,静待蝉鸣。  周末,去湖边听艺术讲座,赏文人画,日子充盈饱满,如同初生婴孩。回来的路上,在湖边逗留一下,无意间在街边的书店翻到一本摄影集,一根轻盈的羽毛带来的极致震撼,幽微之美,在心里烙一下。能被突然间击中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艺术,一个是感情。回想起刚才看到的一幅画,暗香盈袖,一股清幽,像一尾鱼,在心间,游移
在一个狂风骤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公共汽车站时,看见有三个人在等车:  1.一个老妇人,正面对可能危及生命的健康问题;  2.一个曾经救过你命的老朋友;  3.你梦寐以求的完美伴侣。  你的车只能坐一名乘客,你选谁?在你继续阅读前,慎重考虑一下…  好,如果选择完毕,可以读下去了……  这是一个道德伦理困境,曾经被应用于工作申请。你可以选老妇人,因为她快死了,你应该先救她;或者搭载你的老朋友,因
邻居家的老太太,在房屋后面开垦了一块荒地,有吃不完的青菜,总是喜欢东家送,西家送。早上六七点,便听见她在门口喊:“小希,我摘了一些青菜,挺新鲜的,来送给你尝尝。”我起初过意不去,觉得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不该欠她的,总是推托,后来婆婆劝我:“她给的你就拿着吧,先收着,咱们以后想办法再还她,你推来推去,反而不容易处理邻里关系。”  想想确实是,老太太原来对我挺热情的,后来因为几次推托,她竟然见了我忽冷
我要写东西时,特别爱去星巴克。这时,有些暖心的服务员会给我端上一杯温水和一份免费的糕点。众所周知,星巴克的饮品定价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都要高。星巴克的目标消费人群主要是上班族,但是你会发现,在星巴克的顾客群里,学生也不少。我注意到,很多学生会在星巴克里上网络视频课,还有一些会整理课间笔记。在星巴克,只要不自带食物,或者干扰其他顾客,每个人都有权利在里面找个位置坐下来做自己的事情。  国内大部分咖啡店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提問:“提升幸福感最快的方式是什么?”点赞最高的回答是:“降低对别人的期望值。”没有完美的别人,只有看开的自己,心简单了,人就不累了。  我认识一对夫妻,结婚多年,仍然相看两不厌。妻子说,起初她和丈夫也会有矛盾,只不过后来学会了各退一步。还记得有一阵子,她特别喜欢吃丈夫公司楼下的卷饼,丈夫连续几天下班后都会买一份回来。  可有一次,丈夫因为加班忘了买,妻子就发了脾气,觉得丈夫连自己
生活是一篇赋,萧索的由绚丽而下跌的令人悯然的《长门赋》——  巷底  巷底住着一个还没有上学的小女孩,因为脸特别红,让人还来不及辨识她的五官之前就先喜欢她了——当然,其实她的五官也挺周正美丽,但让人记得住的,却只有那一张红扑扑的小脸。  不知道她有没有父母,只知道她是跟祖母住在一起的,使人吃惊的是那祖母出奇的丑,而且显然可以看出来,并不是由于老才丑的。她几乎没有鼻子,嘴是歪的,两只眼如果只是老眼昏
“父者,家之隆者。”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撑起了兴旺幸福的一片天。  在“父”的字形里,有没有与父亲这个身份匹配的深沉博大的内涵呢?最初的字形,呈现的是一只手把持着类似石斧或骨针的竖形器物,可理解为手持工具劳作。“父”的本义该是“斧”的指称。  在远古蛮荒时代,能使用工具从事狩猎、耕田等生产劳动,具有开创性意义,这样的男子往往特别受尊重。现代如马云,有“马爸爸”之称,这一尊称,恰恰出自和工具有关的创
“小确幸”一词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一整天不等。持续短却让你能够在内心里感受到幸福,这是一种很踏实的幸福,是能够紧握在手中的幸福。  就像女儿曾对我说过,她说她能感受到的幸福就是每天我都能陪在她的身边,能够吃到我做的饭,能够与我一起手牵着手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这样的一些小事情,对于我来说似乎算不
当年,孙策临死前对其弟孙权有一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很快到了赤壁之战之际,面对曹操大兵压境,张昭直言相谏:“曹操其势正大,恐难抵挡,一旦硬战,恐怕凶多吉少,不如先送人质给他,以息战火,来日再战!”对于张昭的投降主张,周瑜却坚决反对,痛斥为“迂儒之论”,并在分析了曹操用兵的四大忌之后,十分坚定地对孙权说:“江东拒险,交通便利,兵精粮多,能割据,不必向曹操低头。送人质反而会陷入被动,受到
家住东房,常年不见阳光。  说常年有点苛刻,早晨八九点钟时可见,不过这个时候,家中大多无人;傍晚时可见,夏天西晒,太阳把厨房烤得火热,刀具、炊具烙铁一样烫手。  所以,休闲在家的日子格外珍惜阳光。别人家送来一大盆君子兰,孔雀开屏一样长得高大硕壮,为了不让它冷冷清清地待在阴影里,先生看见阳光好,就会把它孩子一样抱起来,放在一个高度合适的小凳子上,晒太阳。  我端详着阳台上不多的几盆花,吊兰像一条条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