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化学用语有效教学的研究与策略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出现厌学情绪,进而影响整个化学的学习。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从而顺利地通过“化学用语”的教学关。
  【关键词】矛盾;分化点;有效措施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语言,很多化学知识都建立在化学用语的基础上,语言不通是学习化学的障碍,更谈不上深入学习其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用语教学恰恰是“易滑坡”的地方,弄得不好,学生往往会出现厌学情绪,对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进而顺利地通过这一关,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对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策略。
  
  一、教育对象与教材特点的矛盾
  
  小学各年级的《科学》书,笔者研究后發现其中包罗着天文、地理、生物、物理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化学知识则少得可怜,仅有廖廖无几的几个知识点。因此,造成中学生化学常识的“先天不足”。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本身就是个知识的“飞跃”,而“化学用语”更是个“难关”。教师的职责在于了解、启发、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叩开化学王国的大门。
  
  二、“化学用语”是分化点
  
  化学用语学起来往往感到枯燥;记起来繁杂、容易混淆;写起来易错、易臆造,困难很多,所以它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们初上化学课时,首先学的是序言、实验基本操作以及他们比较熟悉的空气、氧气和水,然后逐步开始学习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此时分化便开始了,待学到第四单元“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内容时,分化的现象更加突出,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从教材系统来看,学过空气、氧气和水之后认识分子、原子、元素以及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化学式与化合价,该部分教材是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飞跃,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较难接受。
  (二)上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不是真正理解,故不能灵活运用,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
  (三)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积极性也不高,见到大量抽象的概念就产生畏难情绪,造成一步跟不上而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
  
  三、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基本概念力争讲清、讲透、讲准确,切忌半生不熟地 “炒冷饭”。心理学指出,教师的刻板和千篇一律的讲述,单调重复的刺激,不易引起人注意,甚至会使人厌烦。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变零敲碎打为演绎、推理,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和事半功倍。如:以分子——原子——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主线,引出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又如:由原子结构的不稳定,导出离子及其化合物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化合价的实质,为正确书写化学式、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打下基础。
  (二)让学生弄清含义,使化学用语与所代表的实际相结合。学习当中,学生经常出现以下问题:第一,搞不清化合价法则的应用,例如将化学式H2SO4、Na2CO3、CaSO4写成HSO4、NaCO3、Ca2SO4等;第二,搞不清某些符号所代表的元素名称或物质名称或粒子名称而张冠李戴,例如将铜写成Ca,将氧化铁写成FeO,将两个氮分子写成2N,将正二价的镁元素写成Mg2+等;第三,搞不清某些物质的性质而随意仿造,例如仿造Zn + H2SO4= ZnSO4 + H2↑而错误推出Cu + H2SO4=Cu SO4 + H2↑,仿造CaO + H2O=Ca(OH) 2
  而错误推出CuO + H2O=Cu(OH) 2等。所以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实物、实验现象及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本原理来讲授化学用语。例如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与有关实验、化学反应事实及质量守恒定律结合起来;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时,要与其所代表的意义结合起来;学习离子符号时,则要与物质结构、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及其表示的意义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学生正确理解每一个化学用语的含义和所代表的物质及其变化的化学事实。
  (三)加强训练,使读、写、用相结合。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出现将NaCl写成ClNa、P2O5写成5O2P的错误,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化学式的读写规律(读写顺序相反)。又如将Na写成na、Mg写成mg、Mn写成MN,这是由于对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理解不深而造成的。再如有的学生记忆模糊而将Ba写成Be、将银写成Hg。为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就必须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狠抓读、写、用的结合。第一,在开始几个单元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天早自习读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几分钟;第二,有计划地在上课前听写1~3种元素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分小组批改(教师给出正确答案),未写正确的则要求重写,这样可促使学生在平时识记化学用语,使学生在读写化学用语中联想其含义,加强记忆。第三,根据作业批改记录情况在全班作正误练习,教师说意义,学生写“用语”,或者学生一人说“用语”,一人说意义。严格训练,形成正确书写的技能与习惯,达到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循序渐进,“用语”教学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初中学生开始学化学时,所掌握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不多,因此对表达化学知识的化学用语不可能一下就掌握很多,所以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做到层层渗透、步步为营、新旧知识结合、前后呼应、反复练习、经常应用。例如学习木炭还原氧化铜这个反应时,当做完实验,教师先不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要求学生根据反应物和实验现象推理出有什么物质生成,并根据反应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C + 2CuO 2Cu + CO2↑,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要求学生看见C + 2CuO 2Cu + CO2↑,就能联想或口述:木炭与氧化铜在试管中高温加热时,黑色粉末逐渐变红,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这一化学事实。经常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练习,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且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和推理能力。
  (五)指导学生规律记忆。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记忆性知识相对较多的学科,尤其是化学用语这一块内容要靠有意和无意识记的,而现在的学生多数是“怕记忆型”的,因此必须要在指导学生的记忆上下功夫。例如指导学生做元素符号、化学式卡片,帮助学生编顺口溜,如教化学方程式时可总结:左是反应物,右是生成物,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明。再如给金属活动顺序断句,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顺口溜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用语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①利用黑板报专栏介绍化学常识和提出问题征答,便于学生思考;②制作各种卡片(如元素符号卡片、化学式卡片、化学方程式卡片等),便于学生复习巩固;③在教室里展出一些实物样品(可用小安瓿玻璃纸做成小口袋,固定在墙上),写上名称及化学式,便于学生经常观察。④利用青少年好胜心强的心理,在教学的某些阶段可以进行“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竞赛”。
  总之,化学用语几乎是贯穿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否则化学用语是不容易学好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每个老师关注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摸索、总结。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显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也谈点体会。  关键词:化学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而新课程教学的宗旨在于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按照“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实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