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不同目标的定位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一、案例背景分析
  
  1.分层教学实施的背景
  分层教学作为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一种模式,许多学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适应生源基础差距大的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目前我们的“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实际出发,分成A、B、C三个层次,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校实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已有两年多。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分层教学的效果较好。对基础好的学生我们增加了牛津英语,以满足这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对有困难的学生,我们采取增加课时、补差增效的方式,使之尽快赶上。
  
  2.教材分析
  本案例所示范的是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本单元所接触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外貌描述,要求学生掌握"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个疑问句的表达方式,进而要求学生能掌握最基本的人物外貌描述词汇和回答的基本句型。例如:
  词汇:hair/curly/straight/tall/medium/height/thin/heavy/ build/always/captain/team/popular/blonde/good-looking/a little bit/joke/never/stop/brown/glasses
  句型:What does he look like?He is.../has.../wears...
  
  二、教学过程实录及分析
  
  设计一:在学生有预习的前提下,向学生展示一组3人的图片,包括潘长江、姚明和另一位篮球明星。首先出现的是姚明,进而马上出现潘长江,因为两者鲜明的对比,图片一出现,下面的学生马上就叫开了。在这一步骤,我请学习程度偏中下的学生A回答这个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学生马上就能知道一者高一者矮:Yao Ming is tall and Pan Changjiang is short.然后在这两人中间出现了另一位篮球明星。"What about him?What does he look like?"因为在这个问题当中出现了本单元的新句型"What does he look like?"要求学生能听懂这个句子,而且还知道如何做答。因为在回答当中出现了本单元的一个新的词组,所以我请了一位学习程度偏中上,平时学习勤奋的学生B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要求这个学生是在有预习、且自学能力相对较好的前提下才能比较顺利地回答这个问题:He is medium height.而且通过此举,也可以让那些学习处于中等位置、比较容易让老师忽略的学生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利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我向学生又展示了一组3人的图片:一体形丰满的女子沈殿霞,一瘦女子及一位中等体形女子冯坤来教学heavy,thin, medium build。同样的,我也请了3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问题。
  设计二:在教学完基本的句型和词汇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两位各有特点的人物,并配有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汇,让学生根据人物图片选择相对应的词汇并连成句子。这一环节我先请一位偏中上的学生来对第一位人物进行示范,然后再请另一位偏下的学生重复,让其也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最后请一位偏中等的学生对第二位人物进行连句。
  设计三:因为是分层次教学,所以有些学生对来自于其他班级的同学不大了解。在这里,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彼此了解的机会。我要求学生尽自己的能力表达,如果你有能力就多说,如果你觉得表达上有点困难,那你也可以只说一句。首先,我先做了一个示范,描述了一位我比较熟悉的学生,让其他的学生来猜。学生听得认真,猜得也非常起劲。当然,在这里你也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老师进行描述。很多学生提到了我本人,学生描述得都非常有意思,不合适的地方我也给予了学生适当的补充。通过此项活动,师生间的互动、了解在不知不觉中就加深了。而在操作这项活动时,开始我请的是一位平时都不大爱发言的男生,问他:"Who is your best friend in your class?"虽然他只说出了一句,但是也表现出了他努力想提高自己的意愿。在一开始我就请平时不大爱发言、学习相对较吃力的学生来说,是希望他们不会被其他优秀同学流利的英语吓倒了而不敢说,且最终还是以鼓励他们多发言为目的。在这中间我请了一组在班里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示范,目的是希望能通过这一组学生的示范,开拓其他同学的话题范围,能更多更广地来表达自己的所想,同时也能让优秀的学生在班里感受其优越性,.让其更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由此能更加认真地学习。
  设计四:本堂课的一项综合活动内容就是让学生猜想30年后自己和同伴的模样。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我一抛出这一话题,还没等我布置任务,学生就讨论开了。有人说你30年后肯定是长满了胡子,有人说你到时候肯定是大腹便便了,也有女生说到时候说不定都是满脸皱纹了呢。想象力真是丰富啊!我及时地制止了学生的讨论,布置下我的要求:小组4人,1人构思内容,1人画图,1人执笔写稿,一人反馈信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体现了各自的能力,扬长避短,互帮互助。
  
  三、案例反思
  
  (1)课堂教学“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分层互动”既然是隐性的,教师要心中有数,在讲解、示范、提问、测查、反馈、评价时,心中都要装着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应当调动小组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习群体的亲密合作、协调互动,建构主体的参与。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学习目标明确,在主动学习中发展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个性特长有了施展的天地。
  (2)学生参与决定教学内容。Brainstorm(头脑风暴)即学生在学习之前根据课题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人物外表信息(身高,身材,头发颜色、长度及发型,脸部特征,着装,性格表达等)。这样,学生课前自己准备好学习材料,教师利用学生带入教室的各种信息组织语言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需求分析,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每一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都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勤奋的学生回家功课做得足,懒惰的学生可能回家看都不会看。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其实在心里已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了不同的分层教学方式。
  (3)课堂提问让各类学生有均等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而且不同层次学生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同。对学困生多采用表扬评价。在班内分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师生要共同建立起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教学信心,同时要让学困生多动眼、动口、动手,培养其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在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总会关心地问道:“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这一环节,教师大都希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及时说出学习中的困惑,以便实现课堂上的补差补缺。但每每令老师失望的是,此时,几乎没人举手!当老师满含期望,与有的学困生四目相对时,他们有的显得局促不安,千方百计躲避老师的目光;有的则显得异常镇静,装得若无其事。当教师点名要求他们回答时,他们
[摘 要]  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师评论学生作文优劣得失的批语,写好作文评语是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评语的实施必须讲究一个“巧”字,应凸显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充分体现习作评价的实效化。对“拙作”评语,要突出一个“趣”字;对“中作”评语,要落实一个“能”字;对“佳作”评语,要彰显一个“赏”字。真正使作文评语既发挥其评价功能,又体现其导向作用,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积累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体验夏日的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感悟夏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激情导入  1.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荷叶小水珠 摇篮 亮晶晶 停机坪透明 翅膀 蹲下笑嘻嘻  2.读歌谣:生字宝宝搬家了,你还认识
摘要:运用大量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实现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发展,是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深入和有效的重要保证。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基础,更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本文以《原子结构的模型》为例,浅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经验和认识。   关键词:提问方式;学生思维;课堂教学    通过大量科学探究活动
“整合”意即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教材整合”是指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序的整合手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本质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的归纳、概括和综合。本文试以《秦王扫六合》一课为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进行相关的阐析。  一、整合教学目标,提炼教学主线  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历史课离不开一条清晰而明确的教学主线,缺少了教学主线的课堂必然是杂乱无章的。“教学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离不开活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获得的。南通市第二附属小学吴冬冬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他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活
摘要: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设计能为儿童所接受的名画欣赏内容,通过对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选材、引导和审美,使儿童能初步感受名画作品,从而提高儿童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儿童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儿童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冬是儿童名画欣赏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名画欣赏    欣赏教学是儿童美术教育
摘 要: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如何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在加强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最优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出具有市场学理论知识与服装专业技能的新型服装专业人才,这是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本文以德清职业中专服装专业建设实践为例,主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对中职服装专业的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 校企结合 探索改革  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快
试卷评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分析得失,纠正错误,巩固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试卷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开拓进取,不断尝试,在试卷评讲中渗入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以发挥试卷评讲的最佳功能。    一、着眼于知识结构的完善与整合    例:国家统计局指出,200
叶圣陶老先生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然而,不少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心烦,小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为了应付,他们就随意地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胡编滥造,有个别敢于写真人真事的,至多也就是流水账似地记录下来,说大话,说空话,无病呻吟。因此,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从教多年,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方面重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