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尾退化过程中尾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ncsy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活性电泳方法对中华大蟾蜍尾退化过程中尾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酸性条件(pH3.5)下,从35期到38期,检测到的蛋白酶带数目较少,活性较弱;碱性条件(pH9.5)下,除25kD的蛋白酶带之外,检测到的其它酶带与酸性条件下相似;(2)中性条件(pH7.0)下,从35期到38期,检测到的蛋白酶带逐渐增多,活性也明显增强,尤其是在尾退化的高峰期(37期、38期),110 kD、92 kD、74 kD的酶带活性达到峰值;另外在尾退化的高峰期还检测到了7条新酶带,其中55 kD的酶带活性也
其他文献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亟需"三农"金融服务局面的突破.本文基于广东省"三农"金融服务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认为商业金融与政策支农之间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县域内"三农"融资难积
本文从研究农业银行的企业使命及其市(县)域机构的市场定位出发,提出农业银行应建立起分层次明晰的业务发展战略,其市(县)域机构应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服务于当